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上海小微科創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發佈會在上海召開

2017年6月9日, 由澳大利亞公共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IPA AU”)和上海田耘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田耘諮詢”)主辦, 由螞蟻創客空間協辦的《上海小微科創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以下簡稱“白皮書”)新聞發佈會在上海浦東張江螞蟻創客空間召開。 IPA AU全球執行總裁安德魯·康威先生、主席達米安.莫爾先生、代理主席托尼.麥卡廷先生、國際教育經理兼中國區首席代表陳榮女士;上海團市委兼職副書記、滬江聯合創始人、螞蟻計畫發起人于傑書記;田耘諮詢創始人及合夥人崔皓丹先生, 來自IPA AU、田耘諮詢、螞蟻創客空間相關人員,

以及教育行業、小微科創企業代表等近60人出席了本次發佈會, 以白皮書的發佈為切入點, 熱議上海小微科創企業的發展痛點、相關政策變化, 探討未來創新舉措。

圖一:與會領導合影

會上, 田耘諮詢的創始人及合夥人崔皓丹先生首先對到場嘉賓表達了誠摯歡迎和衷心感謝,

隨後介紹此份白皮書的由來。 2013年秋, 他結緣IPA AU, 並在協會網站上偶然看到《Small Business White Paper “中小企業白皮書”》, 對南半球同樣聚焦中小企業、積極發揮社會影響力的專業服務機構產生深刻印象, 萌生在上海推出這樣一份白皮書的想法。 2015年 “科創22條”出臺以及市工商局支持眾創11條意見的頒佈, 白皮書工作組實地調研10多家科技園區、開辦了近20場分享會, 搜集300多家小微企業情況, 瞭解其生存現狀和上海市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對這些企業的實際影響, 最終撰寫了這份調研報告。 這份報告通過分析影響中小企業發展的科技創新、人才管理、融資管理、市場推廣四大因素來剖析上海科創企業的生存狀態,
發掘自相關系列政策頒佈以來的落實情況分析上海科創企業的生存變化, 以發現企業發展痛點, 以尋找瓶頸突破點, 實現互惠共贏。

圖二:田耘諮詢的創始人及合夥人崔皓丹先生發言

IPA AU全球執行總裁安德魯·康威先生在隨後的發言中強調了研究對於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政策變革的重要性。

他表示, 很高興能與田耘諮詢一起在上海推出這份白皮書。 通常, 小企業政策的支持者往往都依賴主觀判斷和經驗, 但是當我們開始推動白皮書調研的時候, 有一種感覺驅動我們, 即必須收集一系列證據, 從而為政策建議提供理論依據。 不一定所有的提議都會被採納, 但我們提供了 “與政策對話”, 將觀點引入公共政策的辯論中。 促進持續探討至關重要, 可以確保當小企業的關鍵利益相關者與小企業家提出見解時, 可得到行業與相應的證據支持, 並在旨在促進小企業生產力提高的平臺上發聲。 安德魯先生舉例說, 技術與創新要努力趕上潮流, 擁抱變化, 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這與飆網者需要自我調整以適應浪潮大相徑庭, 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是擁抱變革。 安德魯先生表示, 感謝田耘諮詢的調研團隊, 期待以這樣的小企業白皮書框架繼續進行合作, 為小微科創企業的成長與繁榮作出努力。

圖三:IPA AU全球執行總裁安德魯·康威先生發言

上海團市委兼職副書記、滬江聯合創始人、螞蟻計畫發起人于傑書記就自己的創業經歷發表了講話,“我作為一個創業者、新上海人,到上海16年,一直聚焦幹一件事,圍繞“互聯網改變教育”這個信念,一干就是16年。十一年的滬江學習平臺創業和兩年的螞蟻教育創業平臺的創業,就是圍繞著互聯網改變教育這個目標,堅定信念,保持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 他指出,國家或者上海的人才政策,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但人才政策不聚焦,很難落地,創新創業的創業者或者人才,獲得感不強。如何打破人才政策的落地的最後一公里,不僅需要團市委來引領,也需要建立相應的孵化體系,要讓青年有獲得感,不能讓政策停留在最後一公里上。就如何建立產業生態體系進行孵化,于傑書記通過他發起的“螞蟻計畫”做了詳細的詮釋,講述了“螞蟻計畫”是如何為有教育夢想、敢於創業的夥伴提供場地、資金、資源等?系列的創業扶持及説明,並吸引到上千名創業企業、上萬名創業夥伴的加入。

最後,三名發言人分別就記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答。

上海團市委兼職副書記、滬江聯合創始人、螞蟻計畫發起人于傑書記就自己的創業經歷發表了講話,“我作為一個創業者、新上海人,到上海16年,一直聚焦幹一件事,圍繞“互聯網改變教育”這個信念,一干就是16年。十一年的滬江學習平臺創業和兩年的螞蟻教育創業平臺的創業,就是圍繞著互聯網改變教育這個目標,堅定信念,保持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 他指出,國家或者上海的人才政策,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但人才政策不聚焦,很難落地,創新創業的創業者或者人才,獲得感不強。如何打破人才政策的落地的最後一公里,不僅需要團市委來引領,也需要建立相應的孵化體系,要讓青年有獲得感,不能讓政策停留在最後一公里上。就如何建立產業生態體系進行孵化,于傑書記通過他發起的“螞蟻計畫”做了詳細的詮釋,講述了“螞蟻計畫”是如何為有教育夢想、敢於創業的夥伴提供場地、資金、資源等?系列的創業扶持及説明,並吸引到上千名創業企業、上萬名創業夥伴的加入。

最後,三名發言人分別就記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