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樓夢》占花名兒,為什麼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首的晴雯反而無花?

怡紅夜宴占花名兒小解

作者:子凡shine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賈寶玉的生日在全書中並沒有明確描述, 我們只知道是一個芍藥花盛開的季節。

在這次群芳聚集恣肆歡悅的晚宴上, 行的酒令是占花名。 襲人說要行個斯文點的口令, 半夜三更別大呼小叫的;麝月提議拿骰子搶紅;寶玉覺得無趣, 提議占花名兒;晴雯笑道早就想玩這個了。 於是大家一致同意行占花名兒酒令。

酒宴之上, 黛玉、寶釵等姑娘們都占了花名, 丫鬟裡襲人、麝月等也都占了, 卻唯獨沒有晴雯的花名兒。 作為“占花名兒”酒令的主要發起者, 而且還是金陵十二釵又副冊的首位金釵, 如何沒有晴雯的花名呢?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 看官莫急, 待子凡一一道來。

千紅一窟、萬豔同杯。 大觀園諸女兒的悲劇命運正是《紅樓夢》要表達的主題之一, 在第五回的判詞判曲中已經對《紅樓夢》主要金釵的命運提前預示了, 這一次占花名的酒令, 可以說是對眾女兒悲劇命運和結局的再度渲染, 而且人物更全、更具有代表性。

寶釵簽上畫著一支牡丹, 題著“豔冠群芳”四字, 下麵寫道:任是無情也動人。

“任是無情也動人”出自宋代詞人秦觀的《南鄉子·妙手寫徽真》, 原詞如下:妙手寫徽真, 水剪雙眸點絳唇。 疑是昔年窺宋玉, 東鄰, 只露牆頭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 誰記當年翠黛顰?盡道有些堪恨處, 無情, 任是無情也動人。

這是秦觀對崔徽肖像畫的題詩, 是當時河中府的歌妓, 美豔無雙, 她與一個臨時到蒲州辦公事的官員裴敬中相愛,

兩人相處了數月, 裴敬中公事辦完返回, 崔徽不能跟他一起走, 從此天各一方, 崔徽因而悒郁成疾, 不久病重而死。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畫像雖然不是真人, 但仍然明豔動人, 同時也對崔徽的命運遭逢報以深切的同情。

“任是無情也動人”與薛寶釵平時冷美人的形象相吻合, 崔徽的悲劇也昭示了薛寶釵的命運, 她在和賈寶玉成婚之後不久, 寶玉棄家為僧, 留下了薛寶釵一生孤獨。

在寶釵的要求之下, 芳官唱了一支《賞花時》:翠鳳毛翎紮帚叉, 閑踏天門掃落花。 您看那風起玉塵沙。 猛可的那一層雲下, 抵多少門外即天涯。 您再休要劍斬黃龍一線兒差, 再休向東老貧窮賣酒家。 您與俺眼向雲霞。 洞賓呵, 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兒回話;若遲呵, 錯教人留恨碧桃花。

《賞花時》出自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湯顯祖的作品《邯鄲記》, 寫呂洞賓下凡去度一人上天代替何仙姑天門掃花之役, 他到了邯鄲巧遇盧生, 於是便把他帶到仙界。 這首《賞花時》由芳官唱出, 預示著她最後被王夫人逐出大觀園後, 芳官跟了水月庵的智通出家為尼;同時也預示了賈寶玉出家為僧的命運。因為在宴席一開始,大家就笑話芳官和賈寶玉像,說“他兩個倒像是雙生的弟兄兩個。”而且芳官後來在怡紅院女扮男裝,稱作耶律雄奴,金星玻璃等名。芳官命運實際上也是賈寶玉命運的一個縮影。

探春的花簽是一枝杏花,那紅字寫著“瑤池仙品”, 詩雲: 日邊紅杏倚雲栽。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高蟾的《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這是高蟾科舉不第,感慨自己懷才不遇的詩作。和探春的命運有相似之處。探春是賈府姊妹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文采精華,見之忘俗,在代替鳳姐理家的過程中發揮了優異的聰明才幹。而最終卻英雄無用武之地,被迫遠嫁和蕃。

李紈的花簽畫著一枝老梅,是寫著“霜曉寒姿”四字。舊詩是: 竹籬茅舍自甘心。

這是宋朝詩人王淇的詠梅佳作: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歌頌了梅花的堅貞孤傲的品格,也抒發了自己不慕榮利,淡泊自守的人生情懷。試想李紈的命運,身處膏粱錦繡的大觀園,卻如槁木死灰,只知奉親養子。這分淡泊堅貞的情懷讓人稱道,但這份寂寞孤獨又讓人心痛。

史湘雲的花簽畫著一枝海棠,題著“香夢沉酣”四字,詩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該句出自蘇軾的《海棠》: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該詩由花及人,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癡絕,當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愛憐之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不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因此點亮紅燭,與海棠共度黑夜。當然也可以讀出另一層意思,處在黑暗之中的海棠,就像詩人自己一樣處江湖之遠,不得識馬伯樂一樣。史湘雲就像一朵嬌豔的海棠花,然而剛剛成婚,丈夫就疾病而死,在那一個個寂寞的寒夜裡,史湘雲像海棠一樣燦爛盛開也無奈凋落,沒有人為她高燃紅燭,相伴紅妝。

麝月的花簽是一枝荼縻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詩道是: 開到荼縻花事了。

該句出自宋代王淇《春暮遊小園》詩: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開到荼蘼事了”的意思就是花已凋謝,一年花季的終結。荼蘼的花語就是末路之美。按照脂批的意思,晴雯已死,襲人出嫁,麝月是最後陪伴在賈寶玉身邊的人。

香菱的花簽是一根並蒂花,題著“聯春繞瑞”,詩道是:連理枝頭花正開。

該句出自宋朝女詩人朱淑真的《落花》: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香菱美麗聰明,心地善良,性格平和。她沒有更多的理想和追求,即使是作為薛蟠的侍妾,也甘心安於本分,過上平靜而簡單的生活。然而當夏金桂進門之後,香菱便處於了水深火熱之中。因為夏金桂強烈的佔有欲和妒忌心,屢次迫害香菱,只至最終慘死。香菱占到的是並蒂花,但卻遭到了無情的“妒花風雨”。

林黛玉的花簽是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詩道是: 莫怨東風當自嗟。

這一句出自宋代歐陽修《和王介甫明妃曲》: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誇。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狂風日暮起,漂泊落誰家?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本詩敘述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明妃“自嗟”“薄命”,怨而不怒。林黛玉的悲劇命運是《紅樓夢》裡最令人心痛的悲劇,然而這樣的命運難道只能感慨自己“紅顏勝人”嗎!

襲人的花簽是一枝桃花,題著“武陵別景”,詩寫著:桃紅又是一年春。

該句出自宋朝詩人謝枋得的作品《慶全庵桃花》: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桃源即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理想樂土。我們知道襲人最終並沒有如願以償地守在寶玉身邊,而是極不情願地嫁給了蔣玉涵。襲人嫁與蔣玉涵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豐衣足食,相對於最終的風雨飄搖,仿佛是躲在一處世外桃源一樣。只是襲人的曾經對寶玉的一往情深,如今又情何以堪啊!

在賈寶玉的生日宴會上,大觀園內主要的女兒命運都通過花簽之上的讖語暗示出來。而且以寶釵花簽開始,以黛玉的花簽結束,又通過寶釵之邀,芳官的一曲《賞花時》暗示了賈寶玉出家為僧,懸崖撒手的最終結局。

可是晴雯的花名是什麼呢?為什麼唯獨她沒有花名?我們不妨從文本中尋找答案。在《紅樓夢》第七十八回,晴雯被逐後病逝。寶黛為其作誄祭奠。寶玉說:“不但花有一個神,一樣花有一位神之外還有總花神。但他不知是作總花神去了,還是單管一樣花的神?”小丫頭本來是胡謅之言,說晴雯是芙蓉花神,而我們知道黛玉的花名才是芙蓉花,因此在意境上,晴雯才是所有花的花神,因此,怡紅夜宴上並沒有任何一種花可以代表晴雯,她是總花神。而《芙蓉女兒誄》名誄晴雯,實則誄的是黛玉。

賈寶玉的生日夜宴,眾女兒悉數登場,並且通過占花名的方式,體現了這些可愛的女兒們的最終悲慘的命運。

花容月貌為誰妍!

芳官跟了水月庵的智通出家為尼;同時也預示了賈寶玉出家為僧的命運。因為在宴席一開始,大家就笑話芳官和賈寶玉像,說“他兩個倒像是雙生的弟兄兩個。”而且芳官後來在怡紅院女扮男裝,稱作耶律雄奴,金星玻璃等名。芳官命運實際上也是賈寶玉命運的一個縮影。

探春的花簽是一枝杏花,那紅字寫著“瑤池仙品”, 詩雲: 日邊紅杏倚雲栽。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高蟾的《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這是高蟾科舉不第,感慨自己懷才不遇的詩作。和探春的命運有相似之處。探春是賈府姊妹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文采精華,見之忘俗,在代替鳳姐理家的過程中發揮了優異的聰明才幹。而最終卻英雄無用武之地,被迫遠嫁和蕃。

李紈的花簽畫著一枝老梅,是寫著“霜曉寒姿”四字。舊詩是: 竹籬茅舍自甘心。

這是宋朝詩人王淇的詠梅佳作: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歌頌了梅花的堅貞孤傲的品格,也抒發了自己不慕榮利,淡泊自守的人生情懷。試想李紈的命運,身處膏粱錦繡的大觀園,卻如槁木死灰,只知奉親養子。這分淡泊堅貞的情懷讓人稱道,但這份寂寞孤獨又讓人心痛。

史湘雲的花簽畫著一枝海棠,題著“香夢沉酣”四字,詩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該句出自蘇軾的《海棠》: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該詩由花及人,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癡絕,當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愛憐之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不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因此點亮紅燭,與海棠共度黑夜。當然也可以讀出另一層意思,處在黑暗之中的海棠,就像詩人自己一樣處江湖之遠,不得識馬伯樂一樣。史湘雲就像一朵嬌豔的海棠花,然而剛剛成婚,丈夫就疾病而死,在那一個個寂寞的寒夜裡,史湘雲像海棠一樣燦爛盛開也無奈凋落,沒有人為她高燃紅燭,相伴紅妝。

麝月的花簽是一枝荼縻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詩道是: 開到荼縻花事了。

該句出自宋代王淇《春暮遊小園》詩: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開到荼蘼事了”的意思就是花已凋謝,一年花季的終結。荼蘼的花語就是末路之美。按照脂批的意思,晴雯已死,襲人出嫁,麝月是最後陪伴在賈寶玉身邊的人。

香菱的花簽是一根並蒂花,題著“聯春繞瑞”,詩道是:連理枝頭花正開。

該句出自宋朝女詩人朱淑真的《落花》: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香菱美麗聰明,心地善良,性格平和。她沒有更多的理想和追求,即使是作為薛蟠的侍妾,也甘心安於本分,過上平靜而簡單的生活。然而當夏金桂進門之後,香菱便處於了水深火熱之中。因為夏金桂強烈的佔有欲和妒忌心,屢次迫害香菱,只至最終慘死。香菱占到的是並蒂花,但卻遭到了無情的“妒花風雨”。

林黛玉的花簽是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詩道是: 莫怨東風當自嗟。

這一句出自宋代歐陽修《和王介甫明妃曲》: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誇。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狂風日暮起,漂泊落誰家?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本詩敘述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明妃“自嗟”“薄命”,怨而不怒。林黛玉的悲劇命運是《紅樓夢》裡最令人心痛的悲劇,然而這樣的命運難道只能感慨自己“紅顏勝人”嗎!

襲人的花簽是一枝桃花,題著“武陵別景”,詩寫著:桃紅又是一年春。

該句出自宋朝詩人謝枋得的作品《慶全庵桃花》: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桃源即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理想樂土。我們知道襲人最終並沒有如願以償地守在寶玉身邊,而是極不情願地嫁給了蔣玉涵。襲人嫁與蔣玉涵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豐衣足食,相對於最終的風雨飄搖,仿佛是躲在一處世外桃源一樣。只是襲人的曾經對寶玉的一往情深,如今又情何以堪啊!

在賈寶玉的生日宴會上,大觀園內主要的女兒命運都通過花簽之上的讖語暗示出來。而且以寶釵花簽開始,以黛玉的花簽結束,又通過寶釵之邀,芳官的一曲《賞花時》暗示了賈寶玉出家為僧,懸崖撒手的最終結局。

可是晴雯的花名是什麼呢?為什麼唯獨她沒有花名?我們不妨從文本中尋找答案。在《紅樓夢》第七十八回,晴雯被逐後病逝。寶黛為其作誄祭奠。寶玉說:“不但花有一個神,一樣花有一位神之外還有總花神。但他不知是作總花神去了,還是單管一樣花的神?”小丫頭本來是胡謅之言,說晴雯是芙蓉花神,而我們知道黛玉的花名才是芙蓉花,因此在意境上,晴雯才是所有花的花神,因此,怡紅夜宴上並沒有任何一種花可以代表晴雯,她是總花神。而《芙蓉女兒誄》名誄晴雯,實則誄的是黛玉。

賈寶玉的生日夜宴,眾女兒悉數登場,並且通過占花名的方式,體現了這些可愛的女兒們的最終悲慘的命運。

花容月貌為誰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