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55年前嚴鳳英的恩師暢談黃梅戲源頭

黃岡新視窗網通訊員 桂靖雷

名列中國劇壇“五朵金花”的黃梅戲, 發源于湖北黃梅, 發展於安徽安慶, 早就在學界形成共識, 《辭海》、《辭源》、《中國漢語大辭典》、《中國戲曲曲藝詞典》等典籍相繼作出權威注釋。 2006年6月國務院批准, 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將安徽安慶、湖北黃梅同時列為黃梅戲保護單位。 最近, 有安徽省黃梅戲專家通過考證, 認為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 確定不是湖北省黃梅縣。 由此, 使我想起先父桂遇秋55年前拜訪安徽省著名黃梅戲藝人、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的恩師丁永泉的往事,

以及丁永泉對黃梅戲源頭的說法。

1992年10月6日至12日, 首屆中國黃梅戲藝術節在安徽省安慶市拉開帷幕。 主辦方在黃梅戲藝術節期間, 同時舉辦了黃梅戲研究會第三次學術討論會, 先父桂遇秋作為湖北的黃梅戲史論專家應邀出席了這次盛會。 在此次黃梅戲學術研討會上, 他向大會提交了《清歌妙舞 源出黃梅--關於黃梅戲源頭之我見》(見《黃梅戲藝術》1992年第2期 )論文, 用大量第一手資料對當時關於黃梅戲源頭的11種說法進行了論證, 其中特地談到1960年9月, 拜訪丁永泉這段鮮為人知的往事。

丁永泉(1892-1968), 安徽懷寧人, 生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 因排行老六, 人稱丁老六。 13歲拜當時著名花旦葉丙池學戲, 17歲出師, 18歲搭班唱戲,

一炮走紅。 但他對自己出名並不滿足, 得知女藝人胡普伢唱做極佳, 藝術造詣很深, 便趕去求教。 經過他多年的勤學苦練, 24歲就成了一名藝術水準很高的旦角。 在懷寧, 桐城一帶都知道有個丁老六旦角唱的好, 他以嗓音圓亮、行腔流暢、吐字清晰、表演細膩著稱, 譽滿大江南北, 有"南程北丁"(江南程積善、江北丁老六)之贊。 他也曾被迫離開過舞臺, 當過"茶房"。 即使如此, 他還給工友們教唱黃梅戲, 這說明他對黃梅戲有著深厚的感情, 摯著的追求。

丁永泉為黃梅戲的發展作出的最大的貢獻, 就是同藝友們一起, 把黃梅戲從農村帶進安慶市, 成為黃梅戲從農村草台進入城市舞臺的先行者。 隨後他又和藝友們一起將黃梅戲帶到上海,

進一步擴大了黃梅戲的影響, 這是黃梅戲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兩件大事。 在演出中他大膽探索革新, 虛心吸取姊妹劇種的表演藝術, 移植了一批劇碼, 為提高黃梅戲表演藝術和豐富上演劇碼, 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於民國十四年(1925)首次同徽劇藝人汪雲甫等合作, 將黃梅戲配上了胡琴伴奏, 開創了弦樂伴唱之先河。 他一生塑造了許多正面、反面的婦女形象, 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也曾得其教益。 丁永泉這個名字, 在黃梅戲藝術界具有很高的威望。 1958年, 周恩來總理在合肥江淮大劇院接見黃梅戲演員, 當時在安徽省藝術學校擔任戲曲科教師的丁永泉參與接見並合影。

1960年9月17日下午, 先父為調查黃梅戲的歷史淵源,

同當時黃梅縣黃梅戲劇團團長樂柯記(黃梅戲旦行名老藝人)在安徽省藝術學校拜訪、請教了丁永泉先生。 丁老先生說, “解放前黃梅戲在安慶府六縣叫黃梅調, 因它起源于湖北省黃梅縣, 最初安徽藝人唱黃梅戲, 其唱腔、道白, 都用湖北的原腔、土語, 有的地方因黃梅的語言太俗, 又難聽懂, 就用漢話演出。 我在《蕎麥記》、《告經承》、《私情記》戲中就是用漢話和黃梅話演唱的。 大約光緒年間(可能還要早些)黃梅戲傳到石碑之後, 懷甯、望江、桐城唱黃梅戲的人多了, 在道白就改用懷寧話, 因此在安慶地區黃梅戲又叫懷腔。 ”

丁永泉先生說:“ 黃梅戲大部分劇碼, 包括一套常演劇碼, 如《張朝宗告漕》、《告壩費》、《私清記》、《賣花記》、《夫妻觀燈》、《秧麥》等,

都是在黃梅形成的。 不然的話, 怎麼叫黃梅調呢?如果說三十六大本, 七十二小出的基本戲是在安徽形成的, 那麼安徽藝人怎麼能同黃梅藝人同台呢?安徽、湖北、江西三省黃梅戲採茶雙藝人都同台唱過戲。 ”

丁永泉先生還說:“〔平詞〕你們叫〔七板〕, 它與〔火攻〕、〔二行〕等是黃梅採茶戲固有的主要唱腔, 不過傳到安慶之後, 在黃梅採茶戲唱腔的基礎上, 經徽劇藝人汪雲甫等進行了唱腔改造, 伴唱配上了胡琴。 在改造的唱腔中, 吸引了安慶的地方語言, 民歌小調, 還有徽劇的表演程式, 因而形成了有安慶地方特色的黃梅戲。 發展到今天, 就與採茶戲不同了, 這個不同, 主要在唱腔。 ”

那次訪問結束時, 先父還特地請丁永泉、樂柯記二老, 用民國年間黃梅調的老唱腔,清唱了《上天臺》(即《山伯訪友》)中“敘起來美不美, 鄉中水,親不親, 故鄉人”那個〔平詞對口〕唱段。兩位名師素不相識,初次見面清唱,竟然對唱如流,臺詞、唱腔都非常默契。如果不是劇碼相同,唱腔一樣,唱詞無別,道白一致,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先父向大會提交論文時,丁永泉先生已離世24年,無法驗證先父在32年前拜訪丁老一事和丁老所言的真偽。根據歷史考據學“孤證不立”的原則,先父在論文中引用了丁永泉口述、車明(王冠亞)整理,發表在《安徽戲劇》1959年8至11月號上的《丁老縱談黃梅戲》加以佐證:“ 黃梅戲是從湖北傳到我們安慶地區來的。老黃梅調,還是按湖北鄉音咬字,曲調跟語言走,也是湖北鄉音。……黃梅調是黃梅縣逃水荒的人用漁鼓、簡板唱過來的。”

佐證丁永泉關於黃梅戲起源于黃梅縣說法的資料還有很多,如1982年《黃梅戲藝術》第二期發表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梅戲電影藝術片《天仙配》傅員外扮演者張雲風的《裝龍像龍 裝虎像虎》中說:“如丁老(指丁永泉)在《蕎麥記》中扮演王三女,在‘夜宿馬棚’一段唱腔裡,唱得感有肺腑、催人落淚。丁老唱得樸實無華,非常動人,還有濃厚的湖北鄉音……”198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戲曲音樂學會名譽會長、著名黃梅戲音樂家、《天仙配》與《女駙馬》的作曲時白林的《黃梅戲音樂概論》中說:“據黃梅戲著名老藝人丁永泉說,本世紀初還出現過採茶戲與黃梅戲老藝人合班演出的情況。合起來時在劇本、唱腔、語言等以誰為主(指湖北與安徽)那就看哪方的人多。當時叫做‘四不拗六。’另外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藝人還在一起唱過採茶戲。如果不是在劇碼和音樂上有這麼多相同相近之處,這樣做是不可能的。”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資料相互銜接、相互印證,已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足以證明先父在55年前拜訪丁老一事和丁老所言的真實性。除以上資料外,還有安慶市的宿松、太湖、望江、懷寧、桐城、潛山、嶽西、樅陽,池州市的東至、石台、青陽, 還有巢湖市的廬江、銅陵市的銅陵、黃山市的祈門等地的名老藝人口碑資料佐證, 他們眾口同聲地談到安慶的黃梅戲,是從清乾隆年間起, 陸續從湖北黃梅縣傳來的,在此不一一列舉。

丁永泉不僅是安徽省黃梅戲藝術界德高望重的著名藝人,而且是安徽省藝術學校頗有名氣的戲曲科老師,他以自己闖蕩江湖的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在55年前道出黃梅戲起源于湖北黃梅縣的說法,當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可靠性。

用民國年間黃梅調的老唱腔,清唱了《上天臺》(即《山伯訪友》)中“敘起來美不美, 鄉中水,親不親, 故鄉人”那個〔平詞對口〕唱段。兩位名師素不相識,初次見面清唱,竟然對唱如流,臺詞、唱腔都非常默契。如果不是劇碼相同,唱腔一樣,唱詞無別,道白一致,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先父向大會提交論文時,丁永泉先生已離世24年,無法驗證先父在32年前拜訪丁老一事和丁老所言的真偽。根據歷史考據學“孤證不立”的原則,先父在論文中引用了丁永泉口述、車明(王冠亞)整理,發表在《安徽戲劇》1959年8至11月號上的《丁老縱談黃梅戲》加以佐證:“ 黃梅戲是從湖北傳到我們安慶地區來的。老黃梅調,還是按湖北鄉音咬字,曲調跟語言走,也是湖北鄉音。……黃梅調是黃梅縣逃水荒的人用漁鼓、簡板唱過來的。”

佐證丁永泉關於黃梅戲起源于黃梅縣說法的資料還有很多,如1982年《黃梅戲藝術》第二期發表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梅戲電影藝術片《天仙配》傅員外扮演者張雲風的《裝龍像龍 裝虎像虎》中說:“如丁老(指丁永泉)在《蕎麥記》中扮演王三女,在‘夜宿馬棚’一段唱腔裡,唱得感有肺腑、催人落淚。丁老唱得樸實無華,非常動人,還有濃厚的湖北鄉音……”198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戲曲音樂學會名譽會長、著名黃梅戲音樂家、《天仙配》與《女駙馬》的作曲時白林的《黃梅戲音樂概論》中說:“據黃梅戲著名老藝人丁永泉說,本世紀初還出現過採茶戲與黃梅戲老藝人合班演出的情況。合起來時在劇本、唱腔、語言等以誰為主(指湖北與安徽)那就看哪方的人多。當時叫做‘四不拗六。’另外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藝人還在一起唱過採茶戲。如果不是在劇碼和音樂上有這麼多相同相近之處,這樣做是不可能的。”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資料相互銜接、相互印證,已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足以證明先父在55年前拜訪丁老一事和丁老所言的真實性。除以上資料外,還有安慶市的宿松、太湖、望江、懷寧、桐城、潛山、嶽西、樅陽,池州市的東至、石台、青陽, 還有巢湖市的廬江、銅陵市的銅陵、黃山市的祈門等地的名老藝人口碑資料佐證, 他們眾口同聲地談到安慶的黃梅戲,是從清乾隆年間起, 陸續從湖北黃梅縣傳來的,在此不一一列舉。

丁永泉不僅是安徽省黃梅戲藝術界德高望重的著名藝人,而且是安徽省藝術學校頗有名氣的戲曲科老師,他以自己闖蕩江湖的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在55年前道出黃梅戲起源于湖北黃梅縣的說法,當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可靠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