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周永信:產融結合層級——從財務收益到波段操作

文 / 9C資本力創始人 周永信律師

在中國商界, 有大量的優秀企業都是產融結合模式。 由於資源、能力、機會和對產融結合理解程度的不同, 各個企業, 能實現的產融結合的層級不同。 這在很大程度上, 造成了企業之間成長速度和資產規模的重大差異。

產融結合的層級分為五個, 企業能達到的層級越高, 成長速度越快, 資產規模膨脹的越大。 這五個層級分別為:

1、財務收益

由於金融牌照的稀缺性, 與普通行業相比, 金融行業的盈利能力更強, 它可以成為很好的財務投資的對象。 所以, 很多企業做大了以後,

都熱衷於入股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

原本從事產業的企業, 入股了金融機構, 就已經是產融結合了。 但如果只是為了獲取財務收入, 或實際上只能獲取財務收入, 那這種產融結合的深度就是很淺的, 只能算是產融結合的初級階段。

2、資源引入

一家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 就是外部資金、資源不斷注入的過程(見《想做大做強, 必產融結合(做大篇)》)。 就像一個雪球, 越滾越大, 是因為沾附的積雪越來越多。 所以, 企業對資金、資源的需求, 是長期的、持續的。

金融領域和資本市場, 擁有的資金、資源幾乎是無限的。 如果企業能讓這些資金、資源源源不斷的流入企業, 就達到了產融結合的第二個層級。 要實現這一點, 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一, 企業要建立與金融領域和資本市場之間的資金、資源通道;二, 要讓企業成為價值窪地, 使資金、資源形成“水往低處流”的勢能;三, 要消除資訊不對稱, 解決資金、資源向企業流動的安全性障礙。

3、產融協同

產業的快速發展, 離不開金融、資本的支持。 金融、資本的價值成長, 也必須依託於產業。 所以, 產融雙方都希望與對方有更深入更全面的協作。 但在產融之間不存在股權聯繫的情況下, 由於資訊不對稱和信任度障礙, 產融協作的程度難以深入、範圍難以全面, 協作的效率是很低的。

如果企業以投資、合資等方式, 與某些金融或資本機構之間, 建立起股權聯繫, 就在原有的產業端之外, 構建了自己的金融端。 由於兩者存在股權關係,

可以大大消除資訊不對稱和信任度障礙, 就有機會進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協作, 使各自的價值都能得到最大發揮。 如果能夠實現這一點, 就達到了產融結合的第三層級。

4、產融互動

產融互動的前提, 是構建資本端, 即企業的市值或估值。

有了資本端以後, 資本端為產業端提供資金、資源, 拉動產業端快速成長。 產業端的成長, 再反過來推動資本端的提升, 然後進入下一輪迴圈。 最終實現產融的良好互動和整體的螺旋式上升。 這就是產融結合的第四層級。

所有的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 都具備產融互動的條件, 但能實現這種效果的, 只有少數企業。

5、波段操作

產業、金融、資本都有週期, 有週期就有波動, 有波動就有機會。

波段操作, 就是利用這種機會。 這種利用, 不是簡單的對股票和資產的低吸高拋, 而是對企業整體進行系統的佈局、準備和運作。

每個大週期, 都會打垮一大批企業。 但懂得波段操作的企業, 則能在大週期中獲得大發展。

企業的跨越式增長, 都依賴於這種操作。 越是大公司, 這種操作越重要。

小結:產融結合的五個層級, 沒用嚴格的先後之分, 前面的層級也不是後面層級的必經過程。 並且, 它們也不是互相排斥的關係, 是可以共存的。 對產融結合理解深刻並應用嫺熟的企業, 這五個層級能夠同時實現, 從而可以最大化發揮產融結合的威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