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驢得水》首登廣州:身價漲了,票房爆了

去年上映的國產電影中, 《驢得水》絕對是當中叫好又叫座的佳作, 不僅豆瓣評分高達8.3, 更以高達476%的回報率成為“最賺錢國產片”。 看過電影之後很多人才恍然發現, 原來話劇當中有這麼好的一部佳作, 而隨著電影的走紅, 話劇《驢得水》如今身價和票房可謂大不同。 據悉, 《驢得水》本週末在廣州的兩場演出, 票房已提前售罄, 票價更是比電影還沒上映前漲了不少。 對於想看還沒來得及買票的粉絲, 也唯有轉戰深圳、惠州等其他站的巡演, 或是期待該劇下一輪的演出了。

作為一部問世於2012年的話劇, 其實, 《驢得水》在電影版上映以前,

就已經在圈內小有名氣, 還進行過小範圍的巡演, 在廣東就曾登陸過中山。 編劇史航、演員郝蕾、胡歌、何炅、賈玲看過之後, 都曾對該劇強力推薦。 很多觀眾表示, 話劇《驢得水》是一部真正有笑有淚的戲劇作品, 而其中對於現實的深刻諷刺讓人走出劇場仍能有所思考。

從舞臺搬上大銀幕之後, 《驢得水》真正大火起來。 看過電影之後, 你一定好奇, 話劇版跟電影版哪一個更好看?不得不說, 雖然電影《驢得水》堅持沿用同一組編導——周申、劉露, 但因為鏡頭與舞臺兩種媒介的不同, 還是進行了相當篇幅的改編。 為此, 曾有話劇版的“真愛粉”批評電影版太遜色:“比起話劇版《驢得水》的舞臺張力、審美蘊藉以及旨意遙深,

電影版《驢得水》真的相差甚遠。 ”也有影迷對每個人物形象的塑造進行對比後, 覺得電影版在很多細節處理上, 比舞臺更勝一籌。 究竟哪個版本更接近於你心中的理想, 也許,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了。

對此, 編導周申就曾表示, 話劇與電影的不同來自於一種假定性, 電影也許更接近於真實的生活, 而舞臺則在表現形式上可以更加荒誕。 “一到劇場裡, 就等於你接受一桌四椅所代表的環境, 我們在交流時就可以用一些很跳脫的方式。 我們在話劇《驢得水》中大量運用了這種手段, 所以整個話劇是飛著演的, 觀眾看到的是別人的笑話, 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 喜劇效果特別明顯。 ”

所以, 電影可能會少了些許話劇舞臺上的張揚與癲狂,

而這份張揚, 正是話劇這門舞臺藝術所獨有的魅力。 從這一點說, 也許話劇版《驢得水》會讓你笑得更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