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宜信:用金融科技重新定義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

從0到1 需要經歷多長的時間?1年、10年抑或是20年, 每個企業的步伐是不同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 能從無到有、能從小到大都是極為艱辛和不易的, 其不僅需要滿足市場的需求, 在極具競爭的環境下生存下來, 還要有前瞻性的視野, 在市場化的浪潮下把握正確的方向, 宜信正是這樣一個“弄潮兒”。

6月7日, 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新加坡, 宜信財富宣佈新加坡新辦公室盛裝開業。 作為宜信財富全球化戰略佈局的重要一環, 宜信財富新加坡新辦公室的開業受到了各方關注。 “新加坡彙聚了世界頂級金融機構,

是亞太地區極為重要的財富管理中心。 希望宜信在金融科技領域所取得的創新成果, 能夠與新加坡的全球化資源相結合, 讓金融科技助力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 為中國乃至全球的高淨值華人提供更好的全球資產配置服務。 ”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表示。

至此, 已經成立11年的宜信已經在金融科技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個領域——支付、網貸、眾籌、機器人投顧、智慧保險、區塊鏈等完成了佈局, 並實現了在中國內地40多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搆, 以及在新加坡、以色列、歐洲、北美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辦公室。

正如唐寧所說, 宜信早已不能用P2P來簡單描述, 而是一家在中國甚至世界範圍內具有領先性、代表性的, 從事普惠金融與財富管理事業的金融科技企業。

而對於未來, 唐寧認為, 眾籌、機器人投顧、智慧保險、區塊鏈等已經嶄露頭角, 在未來的10年將會迎來爆發式發展。 宜信在這些領域的創新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而宜信將分享上述領域的發展紅利, 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

●新加坡新辦公室重裝開業再出發 全球化戰略佈局顯現

6月7日, 宜信財富的新加坡新辦公室盛裝開業, 該辦公室位於獅城CBD核心區的亞洲廣場大廈, 與黑石集團、KKR集團、花旗銀行等全球金融巨頭比鄰而居。 但這不是宜信的首個新加坡辦公室, 也非宜信首次在新加坡開展業務, 宜信與新加坡的淵源是從2014年開始的。

2014年10月,宜信財富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 融合新加坡的地緣優勢和人才資源,

全面落地“全球資產配置”的戰略。 承擔的主要工作是全球房地產金融投資業務, 發行全球地產母基金系列產品。 因此申請新加坡政府頒發的基金管理牌照, 打通國內人民幣、美元資金與新加坡所管理基金的來往通道成為當時的主要工作。

2015年11月, 宜信財富新加坡辦公室獲得新加坡註冊基金管理公司牌照。 獲得該牌照後, 宜信財富在新加坡的基金運作在政府監督和保護之下全面展開, 並且基金在新加坡之外的投資收入均可享受免稅, 為投資者帶來直接的費用減免。

2016年5月11日, 又成功申請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資產管理全牌照(CapitalMarkets Services(CMS)License), 這標誌著宜信財富新加坡公司已經成為新加坡最全面的資產管理牌照擁有者,

未來可以在新加坡開展更多業務與合作。

“今天新加坡的開業慶典其實是一個喬遷儀式, 我們在2014年就來了, 所以說是早有佈局。 ”唐寧表示, 過去三年, 新加坡團隊主要側重點是圍繞全球房地產私募基金方面的投資, 而新加坡在這個方面具備相應的資源和優勢, 我們的想法就是離自己的夥伴更近, 這是來新加坡的一個初衷。 此外, 新加坡在金融科技方面是大力推動的, 同時它在東南亞地區也是金融科技投資的一個橋頭堡。

事實上, 不只是新加坡, 作為國內領先的財富管理集團, 宜信的全球化戰略佈局已經深入到世界各大金融中心。 據悉, 宜信已經在新加坡、以色列、歐洲、北美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辦公室,

並通過廣泛建立合作關係將觸角延伸到了以色列特拉維夫、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等全球各地。

“國際化是一個非常多維度的考量, 而不是說到各地設點就是國際化了。 從宜信自身國際化的經驗來講, 人才的國際化, 面向全球獲取人才是相當重要的, 而不僅僅局限於中國的一畝三分地。 我們的管理團隊主要來自於國內外各大金融機構, 熟悉海外私募股權、資本市場、房地產金融、投資移民, 以及海外生活相關各個領域。 ”唐甯結合宜信多年全球化佈局的經驗談到, 國際化是市場大勢, 也是企業迎合投資者需求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不僅要積極拓展業務, 還要接觸國際化的資訊與全球先進的資本結合。

唐寧表示,宜信願意做一家Glocal的企業,即Global+Local,這也是宜信國際化的邏輯:立足全球視野,深耕本地市場。

●成立11周年 重新定義“未來生活、未來金融”

作為以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為己任的宜信,其業務佈局不只是限於全球化。

在成立的11年間,唐寧帶領宜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蛻變”:從一個想法(發明P2P模式)發展出了兩個行業(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從信用價值釋放到支持雙創,從資產配置到“黃金三原則”的落地,從國內到海外……用唐寧自己的話來說,“想要更好地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定要面向未來,瞄準客戶長期的、真實的、正確的需求,而不是短期的、顯性的、錯誤的需求。”

2006年,宜信為解決大學畢業生獲取小額信用資金需求,開創出個人對個人的借款模式,並在早期中國信用環境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線下風控之路;2008年,宜農貸走進農村,到普惠金融最前沿的地方,去解決農村貧困婦女建立信用獲取資金的問題;2012年,率先推出的全球領先的移動借款APP“宜人貸借款”,現在仍然在大資料征信和移動借款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準;2015年,宜人貸率先與銀行簽訂資金存管協定,時間比監管要求提早一年;同年,宜人貸登陸美國紐交所,與全球金融科技企業同場競技……

此後,通過網貸、小微租賃、眾籌、區塊鏈等各種創新的模式,通過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等各種創新的技術,宜信源源不斷為中小微企業、個人和農戶提供信貸服務。

以宜天使為例,其依託宜信11年深耕金融行業的優勢資源,運用包括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為專業天使投資機構、天使投資人,及有志于以天使投資的方式參與和推動新一代創新創業的投資人,與初創企業之間用科技的方式搭建橋樑,提供優秀創新專案的挑選、資金募集、行銷推廣、項目運營、投後管理等全方位服務。成立至今,宜天使已成功募集涵蓋科技+、消費升級、泛文化娛樂等領域的多個項目。

據悉,宜天使所依託的大資料企業征信和背景調查系統,被認為在業內獨樹一幟。它連結的後臺大資料企業征信系統,擁有超過8700萬家中國企業資料,與超過1200萬筆信貸征信資料,讓天使投資人于盡職調查前即可對企業股權、相關事業、相關債務有詳細瞭解;投資後,任何股權結構調整、股東變更、份額變更等異動系統均會主動警示。

目前,成立11年的宜信已經在金融科技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個領域——支付、網貸、眾籌、機器人投顧、智慧保險、區塊鏈等完成了佈局。可以看到,在金融科技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個領域,宜信都在扮演著創新者、引領者的角色。

正如宜信創始人、CEO唐寧所說,宜信早已不能用P2P來簡單描述,而是一家在中國甚至世界範圍內具有領先性、代表性的,從事普惠金融與財富管理事業的金融科技企業。

●堅持多元化、全球化 把握未來十年投資風口

從宜信的發展進程不難看出,宜信已經完成了業務方面的全方位佈局,作為走在財富管理前沿的機構,宜信對於未來發展的前景將如何定義呢?

“從金融科技行業發展階段來講,不同的細分領域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網貸和支付屬於兩個相對比較成熟的領域,有十年以上的歷程,萬億的市場規模,有相應的代表性企業,同時也有相應的監管框架落地,所以這兩個細分領域更加成熟。而像眾籌、智慧投固、保險科技、監管科技、區塊鏈等相關的這些細分領域,我們也持續看好,認為三年五年十年一浪推一浪。”唐寧認為,今後十年、二十年真正影響人們財富創造和傳承最重要的事,應該是與貼心、信任、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一起進行資產組合的架構,進行資產配置。要充分瞭解自己的投資組合,包括短期、中期、中長期、長期的流動性,風險情況是什麼樣,跨地域國別、跨資產類別都是什麼樣。

在唐寧看來,像眾籌、智慧投顧、保險科技、區塊鏈和區塊鏈驅動的應用,都會漸漸嶄露頭角。這些領域有些落後P2P行業3年,或5年、10年,但所有領域都會經歷類似P2P的爆發式發展。

對於全球化戰略,唐寧認為,“出海”只是一個開始。美國的高淨值人士在全球佈局方面有20%~30%的資產是配置到美國之外的。中國現在高淨值超高淨值人士連5%都不到,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是萬億的機遇,所以這塊兒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國的高淨值客戶“出海”在未來幾年會極為踴躍,這是一個大的背景。

對未來的三到五年,唐寧認為,征信體系將建立起來,實現普惠金融行業的資料共用,有效規避多頭負債問題;中小微企業的“金融力”和“科技力”得以大幅提升;支付與網貸行業擁抱不斷深化的金融監管,在更加規範、健康的大環境下,持續取得良好發展;眾籌、智慧投顧、智慧保險、區塊鏈等領域,會成為新風口,但市場各方會更加理性,創業企業的金融底蘊更強。

作為從業者,宜信會如何制定未來發展戰略呢?唐甯表示無論普惠金融行業、還是財富管理行業,都才剛剛開始,要解決的事還有很多,宜信作為領軍企業更加需要去捕捉未來發展的“種子”。“我們會看到眾籌、智慧投顧、智慧保險、監管科技、區塊鏈等,等都在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很好地顯現出來,”唐寧相信,“我們能夠在數年之後分享不同領域的成長紅利,也是所謂後浪推前浪,宜信堅持經營“未來”。

“未來的宜信將是國際化的宜信,是科技驅動的宜信,是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宜信,是投資匠人齊聚、投資精品迭出的宜信,是讓金融更美好的宜信。”唐寧介紹道。 文/寒夜

(市場資訊)

唐寧表示,宜信願意做一家Glocal的企業,即Global+Local,這也是宜信國際化的邏輯:立足全球視野,深耕本地市場。

●成立11周年 重新定義“未來生活、未來金融”

作為以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為己任的宜信,其業務佈局不只是限於全球化。

在成立的11年間,唐寧帶領宜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蛻變”:從一個想法(發明P2P模式)發展出了兩個行業(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從信用價值釋放到支持雙創,從資產配置到“黃金三原則”的落地,從國內到海外……用唐寧自己的話來說,“想要更好地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定要面向未來,瞄準客戶長期的、真實的、正確的需求,而不是短期的、顯性的、錯誤的需求。”

2006年,宜信為解決大學畢業生獲取小額信用資金需求,開創出個人對個人的借款模式,並在早期中國信用環境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線下風控之路;2008年,宜農貸走進農村,到普惠金融最前沿的地方,去解決農村貧困婦女建立信用獲取資金的問題;2012年,率先推出的全球領先的移動借款APP“宜人貸借款”,現在仍然在大資料征信和移動借款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準;2015年,宜人貸率先與銀行簽訂資金存管協定,時間比監管要求提早一年;同年,宜人貸登陸美國紐交所,與全球金融科技企業同場競技……

此後,通過網貸、小微租賃、眾籌、區塊鏈等各種創新的模式,通過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等各種創新的技術,宜信源源不斷為中小微企業、個人和農戶提供信貸服務。

以宜天使為例,其依託宜信11年深耕金融行業的優勢資源,運用包括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為專業天使投資機構、天使投資人,及有志于以天使投資的方式參與和推動新一代創新創業的投資人,與初創企業之間用科技的方式搭建橋樑,提供優秀創新專案的挑選、資金募集、行銷推廣、項目運營、投後管理等全方位服務。成立至今,宜天使已成功募集涵蓋科技+、消費升級、泛文化娛樂等領域的多個項目。

據悉,宜天使所依託的大資料企業征信和背景調查系統,被認為在業內獨樹一幟。它連結的後臺大資料企業征信系統,擁有超過8700萬家中國企業資料,與超過1200萬筆信貸征信資料,讓天使投資人于盡職調查前即可對企業股權、相關事業、相關債務有詳細瞭解;投資後,任何股權結構調整、股東變更、份額變更等異動系統均會主動警示。

目前,成立11年的宜信已經在金融科技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個領域——支付、網貸、眾籌、機器人投顧、智慧保險、區塊鏈等完成了佈局。可以看到,在金融科技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個領域,宜信都在扮演著創新者、引領者的角色。

正如宜信創始人、CEO唐寧所說,宜信早已不能用P2P來簡單描述,而是一家在中國甚至世界範圍內具有領先性、代表性的,從事普惠金融與財富管理事業的金融科技企業。

●堅持多元化、全球化 把握未來十年投資風口

從宜信的發展進程不難看出,宜信已經完成了業務方面的全方位佈局,作為走在財富管理前沿的機構,宜信對於未來發展的前景將如何定義呢?

“從金融科技行業發展階段來講,不同的細分領域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網貸和支付屬於兩個相對比較成熟的領域,有十年以上的歷程,萬億的市場規模,有相應的代表性企業,同時也有相應的監管框架落地,所以這兩個細分領域更加成熟。而像眾籌、智慧投固、保險科技、監管科技、區塊鏈等相關的這些細分領域,我們也持續看好,認為三年五年十年一浪推一浪。”唐寧認為,今後十年、二十年真正影響人們財富創造和傳承最重要的事,應該是與貼心、信任、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一起進行資產組合的架構,進行資產配置。要充分瞭解自己的投資組合,包括短期、中期、中長期、長期的流動性,風險情況是什麼樣,跨地域國別、跨資產類別都是什麼樣。

在唐寧看來,像眾籌、智慧投顧、保險科技、區塊鏈和區塊鏈驅動的應用,都會漸漸嶄露頭角。這些領域有些落後P2P行業3年,或5年、10年,但所有領域都會經歷類似P2P的爆發式發展。

對於全球化戰略,唐寧認為,“出海”只是一個開始。美國的高淨值人士在全球佈局方面有20%~30%的資產是配置到美國之外的。中國現在高淨值超高淨值人士連5%都不到,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是萬億的機遇,所以這塊兒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國的高淨值客戶“出海”在未來幾年會極為踴躍,這是一個大的背景。

對未來的三到五年,唐寧認為,征信體系將建立起來,實現普惠金融行業的資料共用,有效規避多頭負債問題;中小微企業的“金融力”和“科技力”得以大幅提升;支付與網貸行業擁抱不斷深化的金融監管,在更加規範、健康的大環境下,持續取得良好發展;眾籌、智慧投顧、智慧保險、區塊鏈等領域,會成為新風口,但市場各方會更加理性,創業企業的金融底蘊更強。

作為從業者,宜信會如何制定未來發展戰略呢?唐甯表示無論普惠金融行業、還是財富管理行業,都才剛剛開始,要解決的事還有很多,宜信作為領軍企業更加需要去捕捉未來發展的“種子”。“我們會看到眾籌、智慧投顧、智慧保險、監管科技、區塊鏈等,等都在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很好地顯現出來,”唐寧相信,“我們能夠在數年之後分享不同領域的成長紅利,也是所謂後浪推前浪,宜信堅持經營“未來”。

“未來的宜信將是國際化的宜信,是科技驅動的宜信,是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宜信,是投資匠人齊聚、投資精品迭出的宜信,是讓金融更美好的宜信。”唐寧介紹道。 文/寒夜

(市場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