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電氣設備與新能源行業週報2017年第24周:我國先進核裂變技術獲大突破,棄風棄光現象迎首雙降

上周,2017年6月第2個交易周2017年6月5日到6月9日,經6月第一周微調後,市場本周大幅反彈收出4連陽,至6月9日上證指數收報3158.40點。 各個板塊中有家用電器與食品飲料領漲,28個板塊全部上漲。 上證綜指上漲1.70%,電氣板塊上漲3.30%,漲跌幅處於一級行業中游,表現一般,跑贏大盤1.60個百分點。 子行業中上漲幅度較大的高壓設備和儲能設備,上漲幅度較小的是中壓設備和火電設備等。

這一周在電力行業方面,臨近週末有一個重要消息就是中國核燃料研究獲得重大突破,鈾資源利用率有望超95%。 該技術“可將鈾資源利用率由不到1%提高到超過95%,處理後核廢料量不到乏燃料的4%,放射壽命由數十萬年縮短到約500年。

有望使核裂變能成為近萬年可持續、安全、清潔的戰略能源”。 目前來說,核裂變能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核燃料的利用效率和乏燃料的安全處理處置問題,這是國際核能界面臨的共同挑戰。 中國科學院取得的這項技術突破,意義何在呢?用我們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徐瑚珊的大白話來說就是“由乏燃料‘分離-嬗變’策略的‘精耕細作’,改為‘吃粗糧且吃幹榨淨’。 ”一句話“以前吃細糧改為吃粗糧”。 另外我們也注意到專家也有提到,此類技術近幾年是原理驗證、系統集成及規模驗證階段,力爭到2030年時建成百兆瓦級工程示範專案。 綜合來看,我國的核電技術近幾年可說是後來者居上。
產業應用上,我國已經有了自主的核電品牌(大堆為“華龍一號”,小堆為“玲瓏一號”);前沿技術上,此次核裂變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可說在國際核裂變技術應用方面都是標誌性重大進展,為確立我國的核電國際領先地位做出了巨大貢獻。 後續還是提醒投資者長期關注我國的核電產業的相關領域,特別是擁有自主核電技術及海外項目的相關平臺。

在新能源領域,國家電網公佈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今年1-4月棄風率16.5%,同比下降7.2個百分點;棄光率9.2%,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 屬於首次實現“棄風棄光雙降”。 說明我國在新能源消納,減少“棄風棄光”現象的諸多措施,見到了一定的效果,說明我國在新能源消納上做著不懈的努力,後續仍需持續的努力改進,如此未來清潔能源才可獲得持續良性發展。

風險提示:未來電力市場改革政策不如預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