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會“妥協”的人,下場都很慘……

文/張雅微 本文由銷售與管理原創

《潛伏》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有一種勝利叫撤退, 有一種失敗叫佔領”。 同樣的, 有一種智慧叫妥協。

很多人常常把妥協等同於懦弱和屈服, 認為是慫包軟蛋才會做的事, 其實, “小不忍則亂大謀”, 那些逞口舌之快的人, 那些意氣用事逞英雄的人, 有幾個是有好下場的?

在解決問題上, 做出“妥協”未必是最佳選擇, 當事人也會有“人在屋簷下, 不得不低頭”的負面情緒, 然而, 在沒有更好的方法出現之前, 它不失為最好的解決方案。

在職場上, 做出“妥協”更是家常便飯, 不過, 有些人十分傲嬌,

不願意低下高貴的頭顱, 往往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01

我還記得當年, 有一個叫L的同事跟我差不多同一時間入職, 雖然都是菜鳥級別, 但是, 她在職場上的表現很積極, 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意思。

積極沒問題, 但是, 她這個人多少有點自以為是, 自帶一種天然的優越感,

有一套強大的理論體系, 不輕易對他人讓步。

有時, 部門領導給她安排任務, 她總要與領導“理論”一番, 認為這個事情不應該交給她來做, 她手上的工作已經超飽和;或者, 公司出了新的規章制度, 她對某項條款不滿意, 就會徑直找到領導“理論”一番, 從不輕易妥協。

私下裡, 領導幾次表示對這樣不按套路出牌的員工很頭疼, 雖然工作上沒大問題, 但是合作精神太差, 沒有大局意識, 太沉浸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正考慮是否繼續讓她留在這個部門。

果然, 她最終沒能通過轉正, 並不是領導主動辭退了她, 而是因為她屢次“上訴”各種問題, 對公司的制度, 對領導的一些安排很排斥, 這一連串的不妥協最終逼走了自己。

我們可以有自己的價值體系, 但是, 身在職場, 當個人的價值觀與企業的價值觀有衝突之際, 如果你想繼續留在這家公司, 就有必要做出適度的妥協和讓步, 否則, 你就可以直接走人了。

後來, L連續換了幾家公司, 她始終不明白,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工作, 職場上的適度妥協不是懦弱, 而是要為自己職業道路的發展鋪平道路, 留足空間。

02

王總曾經是我一個朋友的領導, 他“在位”時, 雖然身居公司的二把手, 但依然大權在握, 一手遮天。 因為北京這邊是分公司, 大老闆身在香港, 他擁有絕大部分的“自治權”。

按理說他應該是滿足的了, 年薪近百萬, 待遇優厚, 員工也都很擁戴他。 然而, 即便如此, 王總依然甩手辭職了。

朋友跟我說,

王總辭職不為別的, 就是因為他跟大老闆在經營理念上有衝突, 而他不願意妥協。

王總在北京分公司一直做得還不錯, 但香港的大老闆要進行全面改革, 顛覆了很多固有的模式, 要進行創新性的管理。

王總覺得這樣是“胡搞”, 而大老闆又態度堅決, 在分公司同樣“說一不二”的王總沒有妥協的習慣, 他有一種權威遭到挑戰甚至蔑視的感覺, 與大老闆發生了爭吵, 而幾次爭執的後果就是, 王總甩袖子走人了。

朋友說, 後來的改革還是有一定成效的, 如果當初王總能對大老闆做出適當的妥協和讓步, 他依然還是那個瀟灑的副總, 而且待遇還會有提升, 不像現在……

“現在怎麼了?”

“也沒怎麼, 就是聽說王總辭職後創業了, 但是, 不太順利,

賠了錢, 險些破產……”

高層領導之間發生意見分歧是尋常事, 關鍵是怎麼去解決問題。 不願妥協的背後藏匿了一些自負的影子, 但結果還是容易讓自己吃虧。

王總的意氣辭職看似瀟灑, 實則是一種自斷後路的選擇, 就算去創業, 也喪失了江湖好相逢的可能。 原本可以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只因為不願妥協而因小失大, 多少有些不值得。

03

美國總統羅斯福還是紐約州州長的時候, 為了使各黨派人士通力合作, 完成他們並不贊成的改革行動, 他就巧妙地運用了妥協的技巧。

在面臨任命一些重要職務時, 羅斯福請各黨派推舉候選人, 最初, 他們給予的人選基本上都是各黨派中令人矚目的人物, 但羅斯福知道這些人選很難得到議會的同意。

於是就舉行了第二次推薦,這次選出的人在各黨派中各有地位,但是羅斯福繼續請他們考慮有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以免把人員名單推送到議會時被否定。

第三次他們推薦出了比較合適的人選,羅斯福向他們表達了誠摯的謝意,感謝他們的大力配合,但是還請他們再仔細考慮一下。

結果,第四次的人選推薦與羅斯福心目中的預期名單非常接近,羅斯福再次向他們道謝後,就發表了候選名單,並請議會行使同意權。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過:“妥協是決策的常態。一個優秀的決策者是不會把自己的決定強加給下屬的,他總是想辦法爭取他們的支援,減少決策的阻力,為決策的執行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作為決策者,羅斯福在整個過程中充當了一個引導者的角色,為了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他沒有直接做出可能會引起較大爭議和不滿的決定,而是採用妥協和迂回的策略,讓選舉者參與決策,並讓他們把決策視為自己的貢獻。

這樣一來,通過一定程度的妥協,通過求同存異的辦法,雙方意見達到一致,從而實現最終的決策目的。

華為總裁任正非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強調:“方向是不可以妥協的,原則是不可以妥協的,但是,實現目標過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協,只要它有利於目標的實現,為什麼不能妥協一下?當目標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們妥協一下,繞個彎,總比原地踏步要好,幹嘛非要一頭撞到南牆上?”

任總的話,我深以為然,企業如此,生活如此,人生也是如此,適度做出妥協是為了雙贏和多贏,而非要撞南牆的結果,只有兩敗俱傷。

於是就舉行了第二次推薦,這次選出的人在各黨派中各有地位,但是羅斯福繼續請他們考慮有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以免把人員名單推送到議會時被否定。

第三次他們推薦出了比較合適的人選,羅斯福向他們表達了誠摯的謝意,感謝他們的大力配合,但是還請他們再仔細考慮一下。

結果,第四次的人選推薦與羅斯福心目中的預期名單非常接近,羅斯福再次向他們道謝後,就發表了候選名單,並請議會行使同意權。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過:“妥協是決策的常態。一個優秀的決策者是不會把自己的決定強加給下屬的,他總是想辦法爭取他們的支援,減少決策的阻力,為決策的執行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作為決策者,羅斯福在整個過程中充當了一個引導者的角色,為了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他沒有直接做出可能會引起較大爭議和不滿的決定,而是採用妥協和迂回的策略,讓選舉者參與決策,並讓他們把決策視為自己的貢獻。

這樣一來,通過一定程度的妥協,通過求同存異的辦法,雙方意見達到一致,從而實現最終的決策目的。

華為總裁任正非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強調:“方向是不可以妥協的,原則是不可以妥協的,但是,實現目標過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協,只要它有利於目標的實現,為什麼不能妥協一下?當目標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們妥協一下,繞個彎,總比原地踏步要好,幹嘛非要一頭撞到南牆上?”

任總的話,我深以為然,企業如此,生活如此,人生也是如此,適度做出妥協是為了雙贏和多贏,而非要撞南牆的結果,只有兩敗俱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