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宋清輝等專家:減負持續性帶來好的市場預期

本期嘉賓: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歐陽日輝;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李全;著名經濟學家 宋清輝

6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

決定推出新的降費措施, 兌現全年為企業減負萬億元的承諾。 在今年已出臺4批政策減稅降費7180億元的基礎上, 從今年7月1日起, 再推出一批降費舉措, 預計每年可再減輕企業負擔2830億元, 合計全年為企業減負超過1萬億元, 讓廣大企業真正受益。

國家全年給企業減負萬億元的力度和決心, 將帶來哪些深遠影響?如何才能確保減負“大禮包”的持續性?本報特邀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中國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長城保險首席經濟學家李全,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發表看法。

減稅降費是刺激經濟向好的潤滑劑

記者:新的降費措施合計全年為企業減負超過1萬億元。 國家再次大力給實體經濟減負,

究竟出於怎樣的決策考量?

宋清輝:萬億減稅降費為企業釋放出近萬億的經營收入, 曾有經濟理論指出, 在高稅率的經濟體中, 通過降低稅率, 可以刺激經濟發展、企業增收、稅基增加, 財政稅收會不降反升。 因此, 在宏觀經濟進入低迷、經濟增速降低時期, 降低企業稅負將起到全面刺激作用。 如果稅基增加、財政收入增多, 國家將會有更多的資金去扶持企業發展, 形成良性迴圈。

希望減負能夠起到更重要的效果, 就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從此次減稅力度來看, 我國不是基於一點, 而是綜合考慮, 希望通過減稅作為刺激經濟向好的潤滑劑, 同時也希望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 並保持人民幣的穩定性。

歐陽日輝:下半年在此前減稅降費的基礎上,

將在工程建設領域進一步清理規範保證金, 在能源領域清理規範政府非稅收入電價附加, 取消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 降低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基金徵收標準;此外還將在“十三五”期間暫免征銀行業和保險業兩項監管費, 降低無線電頻率占用費、水土保持補償費等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 以上降費措施與已實施的減稅降費總量, 將大致滿足或略超出全年的計畫。

必須看到一點, 減稅降費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環節, 可以提升微觀經濟活力, 刺激經濟增長, 萬億減負力度也體現了中國通過改革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決心和勇氣。

李全:在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中, 減稅降費是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的重要路徑。 早在今年3月, 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明確提出, 大幅度降低非稅負擔, 實際上這項改革一直在路上。 今年下半年開始再推出一批降費措施, 一方面體現了財稅體制改革中涉及稅費的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另一方面也是進一步落實簡政放權等。 此前的減稅降費政策, 貫徹了中央發展經濟穩中求進的基本思路, 優化了實體經濟的發展環境, 清理和規範了一批不合理稅費。

減負可對沖美國減稅帶來的不利影響

記者: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推出了1986年以來美國力度最大的減稅計畫, 大力下調企業所得稅實現刺激經濟增長,

提升就業率。 此舉也給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很大挑戰, 中國今年如此龐大的降費減負, 是不是也有應對美國大規模減稅的考慮?

歐陽日輝:美國政府目前已開始實施近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減稅計畫, 實際上是供給學派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實踐。 目前美國已開始嘗試進入加息週期, 緊縮的貨幣政策必須有相對積極的財政政策相配套, 否則將會對其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基於以上原因, 美國減稅只是積極財政政策的一個具體體現。

宋清輝:國家在減稅之後需要對企業進行引導。 在企業稅負降低、壓力減輕之後, 其獲利後的資金流向是外界所不能把控的。 這部分資金可以繼續投入生產、用於投資、進行科研、增加員工工資、裝入經營者口袋, 不同的資金用途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也會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這部分資金需要用到能夠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效率提升、競爭力增強的道路上。

李全:我國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必須跟隨世界經濟波動而進行相機抉擇的政策安排,從我國的減稅政策來看,目前已實施了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範圍等政策;在降費方面,已出臺清理規範一批涉企收費,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推進網路提速降費,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等政策。這些政策都能從一定意義上為企業運行減輕負擔,同時能夠對沖美國減稅政策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和投資帶來的不利影響。

政策連續性關係到改革成效

記者:減稅降費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擴大了企業的增長空間,優化了營商環境。決不能讓已“瘦身”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反彈,要做好動態化管理,規範收費。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從制度安排上規範收費?

歐陽日輝:國務院要求從7月1日起公佈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及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實現全國“一張網”動態化管理,從源頭上防範亂收費。減稅降費直接關係到地方財政收入,動態化管理就是從制度上提供保障,強化了制度的收費管理,保障了政策的連續性。

對企業減負政策進行制度安排,進一步轉變了政府職能,將給市場帶來好的預期,從而提升了創業環境、營商環境,帶動了企業在創新方面的投入,進而有力提升國家創新能力,對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轉變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李全:在改革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改革的方向及可持續發展,過去我們曾經在財稅體制改革方面有很多有益的改革,但有些改革效果有限,究其原因,政策的連續性不足是重要的誘因。在本輪改革中,要把減稅降費落到實處,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援,就需要堅定不移地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避免相關政策執行不到位甚至發生反彈,還應該積極地實行動態化管理,把減稅降費的相關政策落到實處,切實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企業運營成本。

宋清輝: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業無法掌控的,這種成本的增加只有看政府政策。如果希望制度性成本降低,那麼就需要依靠政府的制度及政策的調整,或者專項改革。減稅就是降低制度性成本的方式,然而由於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即便是極大限度地壓縮政府官員的行政性支出、“三公”消費等,規模過大的全面減稅還是可能影響到用之於民的社會建設、公共服務等,對地方政府造成一定的壓力,導致地方政府為了滿足所需,就通過稅收外的其他手段增加收入。

因此,對國家、地方政府做好收費規範,眼前最好的建議就是加強監管,加大亂收費、加收費的懲罰力度,嚴重的納入刑事處罰。從長遠發展來看,制度創新是做好收費規範的要點,要強制性實施簡政放權,並強制性從上到下全部落實,否則短暫性的降稅降費收效甚微。

李全:

減稅降費政策能從一定意義上為企業運行減輕負擔,同時能夠對沖美國減稅政策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和投資帶來的不良影響。

歐陽日輝:

美國政府開始實施的近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減稅計畫,實際上是供給學派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實踐。

宋清輝:

國家希望通過減稅作為刺激經濟向好的潤滑劑,同時也希望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並保持人民幣的穩定性。

不同的資金用途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也會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這部分資金需要用到能夠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效率提升、競爭力增強的道路上。

李全:我國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必須跟隨世界經濟波動而進行相機抉擇的政策安排,從我國的減稅政策來看,目前已實施了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範圍等政策;在降費方面,已出臺清理規範一批涉企收費,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推進網路提速降費,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等政策。這些政策都能從一定意義上為企業運行減輕負擔,同時能夠對沖美國減稅政策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和投資帶來的不利影響。

政策連續性關係到改革成效

記者:減稅降費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擴大了企業的增長空間,優化了營商環境。決不能讓已“瘦身”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反彈,要做好動態化管理,規範收費。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從制度安排上規範收費?

歐陽日輝:國務院要求從7月1日起公佈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及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實現全國“一張網”動態化管理,從源頭上防範亂收費。減稅降費直接關係到地方財政收入,動態化管理就是從制度上提供保障,強化了制度的收費管理,保障了政策的連續性。

對企業減負政策進行制度安排,進一步轉變了政府職能,將給市場帶來好的預期,從而提升了創業環境、營商環境,帶動了企業在創新方面的投入,進而有力提升國家創新能力,對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轉變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李全:在改革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改革的方向及可持續發展,過去我們曾經在財稅體制改革方面有很多有益的改革,但有些改革效果有限,究其原因,政策的連續性不足是重要的誘因。在本輪改革中,要把減稅降費落到實處,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援,就需要堅定不移地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避免相關政策執行不到位甚至發生反彈,還應該積極地實行動態化管理,把減稅降費的相關政策落到實處,切實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企業運營成本。

宋清輝: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業無法掌控的,這種成本的增加只有看政府政策。如果希望制度性成本降低,那麼就需要依靠政府的制度及政策的調整,或者專項改革。減稅就是降低制度性成本的方式,然而由於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即便是極大限度地壓縮政府官員的行政性支出、“三公”消費等,規模過大的全面減稅還是可能影響到用之於民的社會建設、公共服務等,對地方政府造成一定的壓力,導致地方政府為了滿足所需,就通過稅收外的其他手段增加收入。

因此,對國家、地方政府做好收費規範,眼前最好的建議就是加強監管,加大亂收費、加收費的懲罰力度,嚴重的納入刑事處罰。從長遠發展來看,制度創新是做好收費規範的要點,要強制性實施簡政放權,並強制性從上到下全部落實,否則短暫性的降稅降費收效甚微。

李全:

減稅降費政策能從一定意義上為企業運行減輕負擔,同時能夠對沖美國減稅政策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和投資帶來的不良影響。

歐陽日輝:

美國政府開始實施的近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減稅計畫,實際上是供給學派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實踐。

宋清輝:

國家希望通過減稅作為刺激經濟向好的潤滑劑,同時也希望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並保持人民幣的穩定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