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兵探究:“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的真正原因!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歷史是由許多國家的恩恩怨怨演義而成的。 諸侯間爭雄稱霸的春秋戰國尤其如此。 地處長江下游的吳、越兩國就曾演出了一幕歷史上動人心魄的樂章。 西元前496 年, 吳王夫差為報父仇, 攻打越國大獲全勝, 使越王勾踐成為階下囚, 被吳王扣押了三年。 越王勾踐在忍受了三年的屈辱生活後回到越國, 在大臣范蠡、文種的輔佐下, 臥薪嚐膽、勵志圖強, 用艱苦的生活磨練自己的意志。 經過十年努力、十年自強, 終於使越國由弱轉強。 西元前473年, 越王勾踐率精兵滅亡了吳國, 迫使吳王夫差自殺,

並進而成就了越國霸業。 從此,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 就在中國歷史上代代相傳, 膾炙人口, 延續至今。 有趣的是1965年12月在湖北一個叫望山的地方, 竟然出土了一把鋒利如初的青銅劍, 而劍的主人就是越王勾踐。 劍如同他的主人一樣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同時也是越國那段歷史的見證者。

▲越王勾踐劍

第一個謎

這把青銅劍出土時, 置於棺內人骨架的左側, 並插入塗黑漆的木鞘內。 劍長55.6 釐米, 劍形挺拔、莊重, 製作精良考究, 保存完好如新。 劍身上面滿飾黑色菱形暗紋, 劍格的一面由綠松石組成美麗的圖案, 另一面則鑲嵌著藍色琉璃, 整個裝飾顯得華貴、典雅。 靠近劍格處有兩行錯金鳥篆銘文, 銘文為“越王勾踐, 自作用劍”。 劍柄以絲纏繞, 劍出鞘時寒光凜凜, 耀人眼目, 劍刃薄而鋒利。 既然是越王勾踐用過的劍, 而且又出土在人骨架的左側,您一定不會懷疑此骨架是越王勾踐的, 但這種推測可能是錯誤的。 因為此劍出土于地處長江中游的楚國墓葬中, 而地處長江下游的越國國君的劍為何沒有留存在越國故地,

卻埋藏在千里之外的楚國貴族墓葬中?這就是越王勾踐劍留給我們的第一個謎。

▲越王勾踐劍

劍的用途之謎

有人認為這柄珍貴的青銅劍是在楚國滅亡越國的戰爭中被楚軍繳獲, 然後作為戰利品而流入楚國貴族手中。

楚國貴族死後則把它作為陪葬品伴隨身邊。 還有人認為, 這把劍是越女嫁給楚國時的陪嫁品。 因為歷史上記載, 越王勾踐的女兒是楚昭王的寵姬。 關於楚越之間的關係, 在《史記》、《左傳》、《吳越春秋》等書中都有記載, 在楚威王以前楚越的關係還很密切, 而後才漸漸疏遠, 並且相互攻伐, 最後楚把越滅亡的。 根據同墓出土的大批竹簡得知, 該墓入葬的年代為楚威王或楚懷王前期, 所以說越王勾踐青銅劍是因贈送而自越傳入楚地, 是很有可能的。 目前考古發現傳世的越王劍, 雖然有些是贈送而傳入楚地, 但也有些必然是楚滅越時的戰利品而流入楚國的。 這把越王勾踐親自用過的劍到底是友好時贈送的禮品,
還是戰爭時繳獲的戰利品, 確實是歷史上的一個謎。

▲越王勾踐劍

劍的製造之謎

劍是一種作直刺用的兵器, 要保證其強度以免彎折。 據科學分析, 越王勾踐劍使用了合理的含錫成分, 保持了劍的強度和延伸性。 而且越王勾踐青銅劍因劍的各個部位的作用不同, 銅和錫的比例也不一樣。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容易折斷;而刃部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但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劍上又是怎樣鑄成的呢?專家們考證後認為是採用了複合金屬工藝,即兩次澆鑄使之複合成一體。這種複合金屬工藝,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到近代才開始使用的。2000 多年以前的越國人是如何掌握和使用這種技術的,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謎。

▲現代仿造的越王勾踐劍

不鏽原因之一

中國古代的青銅器,主要為銅與錫的兩元合金,成書于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中就有“四分其金(銅),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合金組成中,銅與錫的含量依製作的年代、地點、原料來源、工藝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說來,銅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錫的含量在10%-20%左右,此外,合金中常常還含有鉛、鐵等其它成分。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可能是原料中含的雜質。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銹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墓葬中,它發生銹蝕的途徑一般說來有這樣幾條:在潮濕的條件下,有空氣或氧氣存在時,發生銹蝕,生成銅鹽;在潮濕的條件下與貴重金屬(如金、銀等)接觸,產生電化學腐蝕;與硫或含有硫的物質接觸,生成銅的硫化物等。

不鏽原因之二

再來看看越王勾踐劍所處的外部環境:該劍1965年冬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內棺中,位於墓主人的左側,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內。這座墓葬深埋在數米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學界稱之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經過夯實的填土等原因,該墓的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這麼多的密封層基本上隔絕了墓室與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鋼鐵都不會生銹的。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二。

不鏽原因之三

望山一號楚墓處在現代荊州附近的漳河二幹渠上,地下水位較高,該墓的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鹼性不大,基本上為中性,這從該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況較好而得到證實。地下水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三。環境條件所致的三點證據

此外,還有三點證據可以證明,越王勾踐劍的不鏽之謎完全是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

第一,越王勾踐劍出土時不是絕對的沒有生銹,只是其銹蝕的程度十分輕微,人們難以看出。該劍出土後一直放在囊盒中妥善保管,但是,出土至今還不足40年,該劍的表面已經不如出土時明亮,說明在目前這樣好的保管條件下,銹蝕的進程也是難以絕對阻止的。

第二,與越王勾踐劍同時出土的還有三件青銅劍,這三件青銅劍都放在該墓棺外的槨室內,相對說來它們所處環境的密封程度不如越王勾踐劍,但是它們的銹蝕程度也較輕微,甚至與越王勾踐劍完全相同。

第三,與越王勾踐劍時代相近、製造工藝也相近的吳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于江陵馬山楚墓,由於該墓的保存情況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經腐爛,夫差矛出土時不僅矛柄幾乎全部腐爛,其青銅表面也都佈滿了綠色的鏽層。後德俊研究員說,他曾親手保護處理過這件珍貴文物,其銹蝕情況與同時期的其它出土青銅器基本相同。以上所述均已說明,越王勾踐劍的不鏽之謎完全是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而不是其它。

銅和錫的比例也不一樣。劍脊含銅較多,能使劍韌性好,不容易折斷;而刃部含錫高,硬度大,使劍非常鋒利。但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劍上又是怎樣鑄成的呢?專家們考證後認為是採用了複合金屬工藝,即兩次澆鑄使之複合成一體。這種複合金屬工藝,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到近代才開始使用的。2000 多年以前的越國人是如何掌握和使用這種技術的,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謎。

▲現代仿造的越王勾踐劍

不鏽原因之一

中國古代的青銅器,主要為銅與錫的兩元合金,成書于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中就有“四分其金(銅),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合金組成中,銅與錫的含量依製作的年代、地點、原料來源、工藝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說來,銅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錫的含量在10%-20%左右,此外,合金中常常還含有鉛、鐵等其它成分。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可能是原料中含的雜質。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銹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墓葬中,它發生銹蝕的途徑一般說來有這樣幾條:在潮濕的條件下,有空氣或氧氣存在時,發生銹蝕,生成銅鹽;在潮濕的條件下與貴重金屬(如金、銀等)接觸,產生電化學腐蝕;與硫或含有硫的物質接觸,生成銅的硫化物等。

不鏽原因之二

再來看看越王勾踐劍所處的外部環境:該劍1965年冬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內棺中,位於墓主人的左側,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內。這座墓葬深埋在數米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學界稱之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經過夯實的填土等原因,該墓的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這麼多的密封層基本上隔絕了墓室與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鋼鐵都不會生銹的。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二。

不鏽原因之三

望山一號楚墓處在現代荊州附近的漳河二幹渠上,地下水位較高,該墓的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鹼性不大,基本上為中性,這從該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況較好而得到證實。地下水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鏽的原因之三。環境條件所致的三點證據

此外,還有三點證據可以證明,越王勾踐劍的不鏽之謎完全是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

第一,越王勾踐劍出土時不是絕對的沒有生銹,只是其銹蝕的程度十分輕微,人們難以看出。該劍出土後一直放在囊盒中妥善保管,但是,出土至今還不足40年,該劍的表面已經不如出土時明亮,說明在目前這樣好的保管條件下,銹蝕的進程也是難以絕對阻止的。

第二,與越王勾踐劍同時出土的還有三件青銅劍,這三件青銅劍都放在該墓棺外的槨室內,相對說來它們所處環境的密封程度不如越王勾踐劍,但是它們的銹蝕程度也較輕微,甚至與越王勾踐劍完全相同。

第三,與越王勾踐劍時代相近、製造工藝也相近的吳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于江陵馬山楚墓,由於該墓的保存情況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經腐爛,夫差矛出土時不僅矛柄幾乎全部腐爛,其青銅表面也都佈滿了綠色的鏽層。後德俊研究員說,他曾親手保護處理過這件珍貴文物,其銹蝕情況與同時期的其它出土青銅器基本相同。以上所述均已說明,越王勾踐劍的不鏽之謎完全是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而不是其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