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復旦才子在火車上用咖啡機做了一杯茶,年入300萬

喜茶紅了, 它的成功是可以複製的嗎?

只能說, 很難。 但600億的茶飲市場, 機會依然很大。 你需要換一個角度想想, 比如, 咖啡和奶茶是兩個最紅火的品類,

最為傳統的茶為什麼不行?

這也是“彼此的茶”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這個品牌想讓喝茶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讓一杯茶成為年輕人的時尚標籤。

最近喜茶的爆紅, 讓茶飲市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據統計, 中國茶飲的市場規模已達600億。 市場很大, 玩家眾多。

Coco、快樂檸檬和一點點等連鎖品牌已經做出了規模和知名度, 但商場、街邊沒什麼名氣的小店也有顧客盈門, 這成了很多新玩家入場的信心:茶飲市場的機會依然很大。

反正喜茶抓住了這個機會, 拒絕被稱為中國的星巴克, 只想做自己的品牌, 雄心滿滿。 對於其他想要在茶飲市場中分一杯羹的後來者而言, 喜茶的成功很難複製, 更難的在於怎樣做出差異。

“彼此的茶”想要做出一些不同, 甚至是顛覆。

年輕人不是不喝茶, 只是沒有愛上的理由

都市白領總喜歡端著一杯星巴克, 年輕小姑娘捧著各式各樣的奶茶, 只有老幹部隨身帶著的保溫杯裡可能泡著竹葉青。

星巴克和奶茶店都賺到了錢, 茶館卻只是少數人的去處。 反倒是國外的很多年輕人喜歡喝茶。 美國最大的茶連鎖店 Teavana, 以及時尚的David's Tea, 都是年輕人追捧的茶飲店。

▲ 美國最大的茶連鎖店 Teavana 店內的茶葉, 主張健康的生活理念。

“彼此的茶”創始人張子驊開始反思, 為什麼一個沒有茶底蘊的國家, 卻有人能把茶做成年輕人喜歡的模樣?我們的年輕人為什麼更喜歡咖啡和奶茶?

年輕人真的不喝茶嗎?為此, 張子驊做了一次調研, 調研結果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對200多名25-35歲的公司職員進行調研, 結果顯示, 這些人平日最常喝的飲料第一位是白開水, 第二位是果茶、奶茶等茶飲料, 咖啡僅排在第三位。

▲ 張子驊的調研結果顯示, 辦公室一族常喝的飲品, 茶飲排在咖啡前面。

“年輕人喝茶, 喝的絕不只是茶, 而是一種儀式感, 同時通過喝什麼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 ”張子驊想用做精品咖啡的方式, 做一杯屬於年輕人的茶, 通過做出附加值, 讓傳統變得時尚起來。

品質和個性是年輕人愛你的理由

精品咖啡質感的茶

“彼此的茶”試圖將茶做出精品咖啡的質感。

為此, 張子驊從美國引進了一台“蒸汽朋克”(Steampunk), 按照做精品咖啡的方式萃取精品茶。 不同的茶葉和水量, 對應不同的萃取溫度、時間和攪拌次數。 比如, 玄米煎茶, 350ml, 90度, 100秒。 “蒸汽朋克”可以保證每一杯茶的口味純正、穩定。

▲ 美國引進的一台“蒸汽朋克”, 按照做精品咖啡的方式萃取精品茶。

用“蒸汽朋克”萃取完茶,張子驊還從冰滴咖啡獲得靈感,用冰滴咖啡的方式冰滴茶。他將茶葉稍加碾磨,讓融化的冰水1秒1滴濾過,8個小時後,終於萃取出600ml的冰滴茶,一口喝下去,鮮甜,又不帶茶的苦澀。冰滴茶成了店裡的爆款。

DIY專屬茶的樂趣

對張子驊來說,做每一杯茶都是一次挑戰,都需要冒險,同時也能收穫意外的驚喜和快樂。

▲ 在“彼此的茶”混茶實驗室,客人可以用與眾不同的配方調製專屬於自己的茶。

他想把這種快樂帶給每一個客人,於是發起了名為Tealab的混茶實驗室。在這裡,每個客人都可以用與眾不同的方式拼配、沖泡,做一杯獨屬於自己的茶,當做禮物。

連而不鎖的風格

“彼此的茶”第一家店開在上海半島灣。建築是1933年建的一幢老廠房,改造成了現代空間。“邊上是石庫門,蘇州河就從店前流過。傳統又時尚,就像我對茶的理解。”張子驊說。

▲ 彼此的茶半島灣概念店。

“彼此的茶”要做連鎖品牌,連鎖,但不複製,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和社區特點,每一家店都不一樣。

大悅城是上海的愛情地標。“彼此的茶”在這裡的店,頭頂就有一個摩天輪。浪漫的氛圍下,為了增加情侶之間的互動,店內設了一個開放式吧台,客人可以自己做一杯茶,在茶杯上寫上一句話,遞給那個ta。

▲ 一節綠皮火車車廂改造的茶館。

最有特色的是位於淞滬鐵路舊址的創客火車店。張子驊將一節綠皮火車車廂改造成了茶館,將車廂內陳舊的硬座改造成了小吧台。晚上店內還會放映電影,是一大票文藝青年的聚集地。

目前,上海三家“彼此的茶”一年的營業總額已經超過300萬,並在廈門、南京和昆明等地開了多家分店。這個品牌的文藝屬性,也使其獲得了和三聯書店、天真藍照相館和UME電影院跨界合作的機會。

▲ 顛覆茶飲體驗,把茶帶到年輕人的生活當中,是“彼此的茶”的一個願景。

張子驊說自己雖然在復旦學的是經濟學,卻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他用4年的時間做出了一格符合自己理想主張的品牌,想顛覆茶飲體驗,把茶帶到年輕人的生活當中。但情懷和商業有時難以避免產生碰撞,這朵茶飲市場裡的小浪花,以後是變大還是變小,是否有踏實落地的運營能力和策略或許才是更關鍵的。

餐飲公會原創,轉載標注來源。

按照做精品咖啡的方式萃取精品茶。

用“蒸汽朋克”萃取完茶,張子驊還從冰滴咖啡獲得靈感,用冰滴咖啡的方式冰滴茶。他將茶葉稍加碾磨,讓融化的冰水1秒1滴濾過,8個小時後,終於萃取出600ml的冰滴茶,一口喝下去,鮮甜,又不帶茶的苦澀。冰滴茶成了店裡的爆款。

DIY專屬茶的樂趣

對張子驊來說,做每一杯茶都是一次挑戰,都需要冒險,同時也能收穫意外的驚喜和快樂。

▲ 在“彼此的茶”混茶實驗室,客人可以用與眾不同的配方調製專屬於自己的茶。

他想把這種快樂帶給每一個客人,於是發起了名為Tealab的混茶實驗室。在這裡,每個客人都可以用與眾不同的方式拼配、沖泡,做一杯獨屬於自己的茶,當做禮物。

連而不鎖的風格

“彼此的茶”第一家店開在上海半島灣。建築是1933年建的一幢老廠房,改造成了現代空間。“邊上是石庫門,蘇州河就從店前流過。傳統又時尚,就像我對茶的理解。”張子驊說。

▲ 彼此的茶半島灣概念店。

“彼此的茶”要做連鎖品牌,連鎖,但不複製,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和社區特點,每一家店都不一樣。

大悅城是上海的愛情地標。“彼此的茶”在這裡的店,頭頂就有一個摩天輪。浪漫的氛圍下,為了增加情侶之間的互動,店內設了一個開放式吧台,客人可以自己做一杯茶,在茶杯上寫上一句話,遞給那個ta。

▲ 一節綠皮火車車廂改造的茶館。

最有特色的是位於淞滬鐵路舊址的創客火車店。張子驊將一節綠皮火車車廂改造成了茶館,將車廂內陳舊的硬座改造成了小吧台。晚上店內還會放映電影,是一大票文藝青年的聚集地。

目前,上海三家“彼此的茶”一年的營業總額已經超過300萬,並在廈門、南京和昆明等地開了多家分店。這個品牌的文藝屬性,也使其獲得了和三聯書店、天真藍照相館和UME電影院跨界合作的機會。

▲ 顛覆茶飲體驗,把茶帶到年輕人的生活當中,是“彼此的茶”的一個願景。

張子驊說自己雖然在復旦學的是經濟學,卻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他用4年的時間做出了一格符合自己理想主張的品牌,想顛覆茶飲體驗,把茶帶到年輕人的生活當中。但情懷和商業有時難以避免產生碰撞,這朵茶飲市場裡的小浪花,以後是變大還是變小,是否有踏實落地的運營能力和策略或許才是更關鍵的。

餐飲公會原創,轉載標注來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