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邳州花幹製作技藝(縣級非遺保護專案)

邳州花幹製作技藝

文/邳州非遺保護中心 圖/郭銳

邳州市地處黃淮流域, 境內水陸河網縱橫, 歷史曾是有名的洪水走廊, 多產雜糧。

邳州花幹製作起源于清唐熙七年(1688年), 民國時的花幹作坊遍佈, 目前仍有少數村鎮製作, 產品銷售輻射到蘇魯豫皖接壤地區。

邳州花幹製作主要材料是黃豆、豆油及石膏。 主要工具有磨豆汁的石磨, 濾渣用的吊包, 煮豆汁、炸花幹用的大、中鍋, 盛豆汁、豆槳用大盆,

包豆腦、濾豆漿的竹篩、包布, 劃豆片用切刀, 托豆片用的木托和涼花幹用的涼架。 製作工藝是先做好豆腐, 即泡好黃豆, 磨成豆汁, 濾出渣, 煮開後用石膏點成豆腦, 包好擠壓便成豆腐。 做花幹時先將豆腐切成長約10釐米、寬約5釐米、厚約1釐米的片狀, 然後將豆片放在木托上, 正反對稱斜切成菱形, 通過上架晾到一定程度後, 放入油鍋炸開即成。 炸好的花幹亦呈長方形, 正反兩面斜花對稱, 為金黃色, 香酥可口。

邳州花幹既可涼拌, 又可烹炒, 是邳州的一道美食佳餚, 既可作家常菜食用, 也可作為地方土特產送給各地賓朋, 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邳州花幹製作技藝”於2012年被邳州市人民政府列入縣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