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王俊凱高考,粉絲的行為竟然引來了CNN的關注!

論追星姿勢, 哪家強?

最近, 高考雖然結束了, 但話題榜上高考的熱度卻一直被花式重溫。

小益的盆友圈也一直被“全國大型知識競賽真人秀”——高考刷屏。

跟往年不一樣的是, 小益注意到今年的高考考場當中, 准高三生TFBOYS隊長王俊凱也是今年高考大軍中的一員。

愛豆高考, 粉絲緊張這也是在理的, 然而, 王俊凱參加高考, 他背後龐大的粉絲群體竟然引起CNN的關注。

原因在於日前, CNN發了一篇名為《年輕偶像加入數百萬人的行列中參加中國高考》的文章, 文中有提到王俊凱是因其健康陽光以及鄰家男孩的形象吸引了大量粉絲, 偶像對粉絲的影響是積極的, 他的粉絲們也正通過幫助他人來進行同樣的回報。

說到這裡, 就不得不提一下:這次王俊凱高考, 有超過100名有經驗的老師和來自知名學校的大學生組成了學習小組為王俊凱編寫考試複習材料, 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發了180多個學習貼, 而且全程公開, 説明其他有需要的學生!

提到粉絲, 我們傳統印象是“瘋狂”。 但是現在, 我們看到的更多是“理智粉”、“愛心粉”。 粉絲群體不僅支持他們偶像, 還帶著對偶像的愛投入到公益活動當中。

除了在高考前夕, 粉絲組團編輯複習資料與偶像一同迎戰高考,

在高考當天, 偶像在考場上奮筆疾書, 粉絲們也沒閑著:高考當天正好也是“世海洋日”, 王俊凱的粉絲又在各個省市組織了“淨灘”活動, 以正能量的舉動來為偶像高考加油。

粉絲追星, 大部分人都有著不好的印象, 認為追星是盲目的, 衝動的行為。

不難看出, 曾經就有女粉絲楊麗娟追劉德華不得, 而家破人亡;後有粉絲怒髮衝冠為愛豆, 上演網路語言暴力;還有粉絲沉迷追星、荒廢學業……但還是有一部分追星者能從偶像身上汲取正能量, 不僅能轉換成甜蜜的情話, 撫平網路戾氣, 還能影響到其他社會弱勢群體, 她們選擇的就是——為偶像做公益。

以前, 總能聽到一些粉絲嘴上掛著一句:是我的偶像讓我變成更好的人。

一開始, 小益是不相信的, 直到我們漸漸在盆友圈、網頁上看到這樣一些消息:

粉絲正能量

鹿晗的2016年生日不收粉絲禮物, 鹿飯們選擇了愛豆願意接受的方式慶生, 共捐贈24場“快樂足球“設施裝備;

李易峰出道9周年紀念日, 李易峰粉絲參與關愛聽力障礙兒童活動接力;

2016年, 易烊千璽粉絲僅用113天完成三年目標, 即籌款52萬元, 在寧夏種下52000棵枸杞樹, 並命名為“千璽林”;

世乒賽前, 張繼科粉絲走遍全國24個城市, 幫扶環衛工人……

細數粉絲類型的話, 這類粉絲可以算得上是花式追星屆的一股清流了, 以偶像的名義做公益, 建圖書館、學校、慰問老人、孤兒, 組織粉絲傳遞正能量……

喜歡一個偶像, 瘋狂的飯只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麻煩。

喜歡一個偶像, 和他一起傳播正能量, 也不枉這一場喜歡。

正是因為偶像一直在身體力行地做著這件事, 粉絲才會願意與他感同身受。

事實上, 王俊凱作為95後優質偶像, 憑自身強大的影響力也一直號召粉絲關注環保及其他公益活動, 就在2016年, 王俊凱公益組的粉絲就已經組織過“藍海計畫”淨灘活動;而捐獻希望小學、為保護動物發聲、關愛患病兒童等等公益行動, 王俊凱一直在身體力行。

這樣的偶像, 才是新時代偶像存在的意義, 偶像用他們的積極、上進、善意影響了超多的粉絲, 而這種善意又通過粉絲傳達給了更多的人!偶像和粉絲正在顛覆著既有的規則, 一步步改變粉絲和偶像之間的互動方式, 向著更加積極陽光的方向進發。

飯上這樣的愛豆,是不是感覺正能量滿滿,內心暖暖呢?

因此,以上種種的“追星行為”都可以解釋為一個詞語“飯隨愛豆”。粉絲作為一個投資回報率最低的身份,她們是最願意用虔誠的心去相信愛豆的群體,去跟隨優秀的藝人腳步去説明有需要的群體,做公益的心也因此更加的純粹,這樣的本質其實是很可貴的。

一個人做公益,是獨善其身。能夠帶動周圍的人一起做公益,就是兼濟天下了。馬雲在阿裡巴巴首屆全球XIN公益大會上也曾說過:公益是以群體行動為主,不是花了多少錢而是看你喚醒了多少愛心。

早在2005年,超女李宇春初登冠軍寶座的時候,她的龐大粉絲團就為她捐設了一個“玉米愛心基金”,比現在很多知名的基金成立都要早,也成為國內粉絲公益的標杆。而今年李宇春的粉絲組成的玉米愛心基金博愛衛生站在7小時內籌集了19萬元。由此可見,粉絲群體已經成為公益事業不可小覷的力量。

隨著粉絲公益力量的不斷傳播和壯大,這些粉絲還創造了一個新的名詞:公益應援。

中國粉絲花式追星最開始是受到韓國粉絲應援文化的影響,以各種名義給偶像送禮物、拍片、刷專輯等,粉絲應援最開始被稱為“貢品文化”。而公益應援除了粉絲同好們一起做公益的自豪,更多的是在回贈社會的同時為偶像樹立一個正能量的形象,由此,便滋生了不少浪漫:

與上面以偶像的愛好為出發點不一樣的是,王凱的粉絲則是因為對偶像飾演角色的喜愛,而上演了一次創意的公益捐贈:

一個王凱粉絲用《偽裝者》裡王凱扮演的“明誠”的名字,通過一定的管道向四川省某山村捐贈了一條路,署名便是“明誠”。在粉絲心裡,那位為剛正勇敢、為祖國赴湯蹈火的明誠是真實存在的,他的精神流傳至今。

對於演員來說,這無疑是對其的肯定:飾演過角色被粉絲喜愛並呵護著,角色的精神也在螢屏外延伸…….

這些溫馨的“化學反應”在一幕幕上演著,也改寫著公益的傳播方式。當狂熱被馴服,粉絲效應開始逐漸產生真正的社會效益。

“始于顏值 ,陷於才華 ,忠於人品”,透過層層的濾鏡,我們開始在新一代的粉絲文化中看到了“真善美”,一種明星與粉絲之間的有力的互動。

年輕的一代粉絲不信奉說教,不會被煽情說服,不管其出發點如何,偶像用正面的形象去影響著一代人的價值觀,粉絲追隨著陽光而來,這就是偶像的意義。

向著更加積極陽光的方向進發。

飯上這樣的愛豆,是不是感覺正能量滿滿,內心暖暖呢?

因此,以上種種的“追星行為”都可以解釋為一個詞語“飯隨愛豆”。粉絲作為一個投資回報率最低的身份,她們是最願意用虔誠的心去相信愛豆的群體,去跟隨優秀的藝人腳步去説明有需要的群體,做公益的心也因此更加的純粹,這樣的本質其實是很可貴的。

一個人做公益,是獨善其身。能夠帶動周圍的人一起做公益,就是兼濟天下了。馬雲在阿裡巴巴首屆全球XIN公益大會上也曾說過:公益是以群體行動為主,不是花了多少錢而是看你喚醒了多少愛心。

早在2005年,超女李宇春初登冠軍寶座的時候,她的龐大粉絲團就為她捐設了一個“玉米愛心基金”,比現在很多知名的基金成立都要早,也成為國內粉絲公益的標杆。而今年李宇春的粉絲組成的玉米愛心基金博愛衛生站在7小時內籌集了19萬元。由此可見,粉絲群體已經成為公益事業不可小覷的力量。

隨著粉絲公益力量的不斷傳播和壯大,這些粉絲還創造了一個新的名詞:公益應援。

中國粉絲花式追星最開始是受到韓國粉絲應援文化的影響,以各種名義給偶像送禮物、拍片、刷專輯等,粉絲應援最開始被稱為“貢品文化”。而公益應援除了粉絲同好們一起做公益的自豪,更多的是在回贈社會的同時為偶像樹立一個正能量的形象,由此,便滋生了不少浪漫:

與上面以偶像的愛好為出發點不一樣的是,王凱的粉絲則是因為對偶像飾演角色的喜愛,而上演了一次創意的公益捐贈:

一個王凱粉絲用《偽裝者》裡王凱扮演的“明誠”的名字,通過一定的管道向四川省某山村捐贈了一條路,署名便是“明誠”。在粉絲心裡,那位為剛正勇敢、為祖國赴湯蹈火的明誠是真實存在的,他的精神流傳至今。

對於演員來說,這無疑是對其的肯定:飾演過角色被粉絲喜愛並呵護著,角色的精神也在螢屏外延伸…….

這些溫馨的“化學反應”在一幕幕上演著,也改寫著公益的傳播方式。當狂熱被馴服,粉絲效應開始逐漸產生真正的社會效益。

“始于顏值 ,陷於才華 ,忠於人品”,透過層層的濾鏡,我們開始在新一代的粉絲文化中看到了“真善美”,一種明星與粉絲之間的有力的互動。

年輕的一代粉絲不信奉說教,不會被煽情說服,不管其出發點如何,偶像用正面的形象去影響著一代人的價值觀,粉絲追隨著陽光而來,這就是偶像的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