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抱松傷別鶴, 向鏡絕孤鸞——一天一首古詩詞

詠懷

日色臨平樂, 風光滿上蘭。

南國美人去, 東家棗樹完。

抱松傷別鶴, 向鏡絕孤鸞。

不言登隴首, 唯得望長安。

注釋

孤鸞, 漢語詞彙,

本意為孤單的鸞鳥。 用來比喻高人隱士。 又比喻失去配偶或沒有配偶的人。 孤鸞 【讀音】:gū luán 。 【解釋】: 1. 孤單的鸞鳥。 比喻高人隱士。 南朝 梁 江淹 《贈煉丹法和殷長史》:“譬如明月色, 流采映歲寒。 一待黃冶就, 青芬遲孤鸞。 ” 2. 孤單的鸞鳥。 比喻失去配偶或沒有配偶的人。 北周 庾信 《擬詠懷》之二二:“抱松傷別鶴, 向鏡絕孤鸞。 ”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鏡裡, 孤鸞別鶴之哀;竹死城崩, 杞 婦 湘 妃之怨。 ” 宋 張先 《蔔運算元》詞:“臨鏡無人為整裝, 但自學孤鸞照。 ” 明 張珽 《龍膏記·空訪》:“長垂天幔孤鸞舞, 旋炙銀笙雙鳳語。 ” 清 李漁 《意中緣·誑姻》:“多應是犯孤鸞, 紅顏數奇。 ”參見“ 孤鸞照鏡 ”。 3. 琴曲名。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五:“上弦驚《別鶴》, 下弦操《孤鸞》。 ” 宋 蘇軾 《歐陽晦夫惠琴枕》詩:“《孤鸞》、《別鵠》誰複聞,
鼻息齁齁自成曲。 ”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 小字蘭成, 北周時期人。 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 他以聰穎的資質, 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 又來到北方, 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 並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 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願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一天一首古詩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