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東方神眼”張國楨為阿裡雲人工智慧ET授課 成天池醫療AI大賽評委

2017年06月14日 15:03 次閱讀 稿源:cnBeta.COM 條評論

“不管是醫生還是工程師, 都需要一個綜合性、基礎性、理論性、應用性四強的人才, 人是最可貴的。 我非常贊成馬雲說的那句話, 跟阿爾法狗去比什麼, 它永遠會超過你, 因為人的計算能力就是搞不過它。 ”

日前, 有“東方神眼”之稱的全國著名醫學影像診斷專家、阿裡雲天池醫療AI大賽首席評委張國楨教授走上雲棲大會的舞臺, 講述了現代影像學技術在腫瘤診斷中的價值。

在坐的聽眾包括阿裡機器視覺研究員華先勝及ET團隊成員、零氪科技CTO羅立剛等眾多技術領域專家。 他們聯手啟動了國內首個針對早期肺癌篩查的天池醫療AI大賽, 獲勝演算法有望集成到阿裡雲ET醫療大腦中。

年近80的張國楨是國內頂尖的讀片專家, 他改變了醫學界過去將10毫米作為肺癌手術下限的固有認知, 總結出“腫瘤微血管CT成像征”, 為早期肺癌的鑒別提供了重要指導。

張國楨說, 我們處在一個影像引導治療的時代, 以前是打開肚子、打開胸看看裡頭什麼東西。 現在是看清楚了再打開。 時代不一樣了。 “所以要求各位一定要高效、智慧、直觀, 不是一般的圖像視覺化, 一般的圖像視覺化是不能做診斷, 只能找到位置, 也就是現在體檢中心發現的。 所以一定要強調高級別的演算法。 ”

對於機器與人的關係, 張國楨認為電腦再厲害, 也要聽人的意見。 “電腦找出五個片子, 給了十個建議, 我要重新再去取我最認可、最接近的。 機器無法代替人, 但我們做醫生的必須跟上機器的腳步。 ”

機器診斷在醫療領域的優勢在於計算速度。 假如2萬張片子先由機器進行一輪篩查, 最終鎖定200張可能存在問題的再交由人類醫生判斷,

這相當於把醫生的效率提升了100倍。 而這正是阿裡雲ET醫療大腦要做的。

張國楨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工程師以及他們開發的人工智慧。 “一個15歲的女孩子, 有這麼點結節, 你敢說她是肺癌嗎, 沒有醫生有這個膽量說。

做了圖像後處理以後, 就會發現是原位癌。 之前轉了兩年多, 家長都認為不是, 再耽誤下去就轉移了”。

張國楨說, “看到影像是要畫生死的, 這是我醫生的責任”, “如果你沒有膽量拍這個胸脯, 你做不好醫生, 你是醫死, 不是醫生”。

訪問:

[廣告]投資優惠入口:

對文章打分

“東方神眼”張國楨為阿裡雲人工智慧ET授課 成天池醫療AI大賽評委

1 (50%)

1 (50%)

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