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蒙娜麗莎的“強顏歡笑”:佛山瓷磚“小弟”頂著行業魔咒衝刺上市

斑馬消費 沈庹

6月初, 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蒙娜麗莎”)遞交招股書, 準備在深交所上市。

這一消息能夠在資本市場引起一絲漣漪,

但卻很難在蒙娜麗莎的故鄉——廣東佛山引起太大關注。

畢竟, 在曾經佔據中國瓷磚產量半壁江山的佛山, 做瓷磚的大型企業遍地都是, 蒙娜麗莎只能說是“小弟”;它們也曾經歷過瓷磚企業的上市潮, 但如今在資本市場卻所剩無幾。

2016年, 蒙娜麗莎營收23.24億元, 同比增長47%, 淨利潤2.33億元, 同比增長101%。 但是, 與同在佛山的新明珠、東鵬和隔壁東莞的唯美(馬可波羅)等大哥相比, 無論是體量、品牌還是管道建設, 蒙娜麗莎談不上有太大優勢。

更為關鍵的是, 目前仍然對A股懷有留戀的瓷磚企業, 無一例外都在謀劃轉型, 東鵬控股從港股退市準備登陸A股, 轉型“大家居”;斯米克改名悅心健康更是令人詫異——如果不指出來, 你知道這是一家做瓷磚的上市公司嗎?

有人擠破頭想進去, 有人惹了一身騷想出來, 還有人看穿一切冷眼旁觀, 帶著蒙娜麗莎般的微笑。

佛山建築陶瓷界的“小弟”

全國裝修建材有40%的材料產品都來自廣東佛山, 其中瓷磚最為著名。

資料顯示, 2006年佛山的建築陶瓷生產規模達到頂峰,

佔據全國產量的接近一半。 後來製造業轉移, 目前佛山規模以上的建築陶瓷企業有62家, 生產線330條;產量20億平方米/年, 年產值1000億元;產量占全國的30%, 出口量占70%。

因此, 佛山也誕生了多家製造瓷磚的大型企業, 比如說國產瓷磚三巨頭之一的新明珠集團, 旗下擁有冠珠、薩米特等多個品牌, 年銷售額達百億級別;比如說曾在港股上市的東鵬控股(03386.HK), 2014年底就在全國擁有3271家零售門店, 2015年的銷售額為42.11億元。

在佛山瓷磚界, 蒙娜麗莎只能說是一個“小弟”, 其2014年-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40億元、15.81億元、23.24億元, 近三年的淨利潤分別為7695.05萬元、1.16億元、2.33億元, 增速可觀, 但體量一般。

不過, 近年全國的住宅竣工面積、工程總產值等指標的增速進一步下滑, 伴隨著建築陶瓷行業產能過剩日益嚴重, 全國的瓷磚產量從2014年開始下滑, 當年的106億平方米, 預計2016年跌破75億平方米。

佛山市建材行業協會秘書長孔海發對外披露的資料表示, 2016年上半年, 佛山陶瓷企業生產線的開工率為80%, 下半年不足60%。

行業整體萎縮,

蒙娜麗莎能夠長期保持較高增長?

除此之外, 中國建築陶瓷行業最大的問題在於, 過於分散, “大行業、小公司”盛行。 蒙娜麗莎2014年和2015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0.34%個0.36, 即使到目前為止, 全國也沒有一家瓷磚企業的市場份額超過10%。

競爭對手退市或轉型, 蒙娜麗莎衝刺上市

瓷磚行業既然這麼大, 出現幾家行業巨頭,順勢上市也比較常見。但是,資本市場和瓷磚行業兩兩相望,卻無端添了幾分尷尬。

登陸資本市場的瓷磚企業,要麼選擇私有化退市,要麼轉型,搭上別的概念,拼了老命也要“去瓷磚化”。

前者如鷹牌陶瓷、亞洲陶瓷、東鵬控股。東鵬控股2013年12月在港股上市,首次招股即認購不足,最終不得不打折上市,2016年6月退市,準備登陸A股。

而且,東鵬控股來A股有了新的戰略,“大家居”,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將不再是一家純瓷磚生產企業,這和歐神諾併入帝王潔具(002798.SZ)成為其產業鏈的一環、斯米克轉型大健康產業更名悅心健康(002162.SZ)如出一轍——A股幾乎只剩下這兩家瓷磚企業了。

資本市場和瓷磚行業的隔閡,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行業增速下滑導致企業業績不穩定;另一個,做瓷磚的還是非常傳統的工業企業,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爹不疼娘不愛,放在股市也很難有人去追捧。

在瓷磚企業對上市呈兩級看法的佛山,蒙娜麗莎再一次成為異類,卯足了勁衝刺業績準備上市。

瓷磚價格下跌的情況下,蒙娜麗莎取得了業績的高速增長,為了提高產量,不得不大量啟用OEM代工,2016年OEM採購金額達到4.8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57%,雖然提升了效率,但品控方面留下巨大隱患。

為了高速發展,蒙娜麗莎不得不高負債運行,2014年-2016年的負債率分別為79.27%、72.01%、62.70%,雖然有所改善,但還是高於行業均值。

蒙娜麗莎能不能打破行業和環保雙重“魔咒”拿到入場券,能不能在大環境變差的背景下,在這個賽道上持續奔跑下去,誰都沒底,包括蒙娜麗莎。

出現幾家行業巨頭,順勢上市也比較常見。但是,資本市場和瓷磚行業兩兩相望,卻無端添了幾分尷尬。

登陸資本市場的瓷磚企業,要麼選擇私有化退市,要麼轉型,搭上別的概念,拼了老命也要“去瓷磚化”。

前者如鷹牌陶瓷、亞洲陶瓷、東鵬控股。東鵬控股2013年12月在港股上市,首次招股即認購不足,最終不得不打折上市,2016年6月退市,準備登陸A股。

而且,東鵬控股來A股有了新的戰略,“大家居”,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將不再是一家純瓷磚生產企業,這和歐神諾併入帝王潔具(002798.SZ)成為其產業鏈的一環、斯米克轉型大健康產業更名悅心健康(002162.SZ)如出一轍——A股幾乎只剩下這兩家瓷磚企業了。

資本市場和瓷磚行業的隔閡,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行業增速下滑導致企業業績不穩定;另一個,做瓷磚的還是非常傳統的工業企業,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爹不疼娘不愛,放在股市也很難有人去追捧。

在瓷磚企業對上市呈兩級看法的佛山,蒙娜麗莎再一次成為異類,卯足了勁衝刺業績準備上市。

瓷磚價格下跌的情況下,蒙娜麗莎取得了業績的高速增長,為了提高產量,不得不大量啟用OEM代工,2016年OEM採購金額達到4.8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57%,雖然提升了效率,但品控方面留下巨大隱患。

為了高速發展,蒙娜麗莎不得不高負債運行,2014年-2016年的負債率分別為79.27%、72.01%、62.70%,雖然有所改善,但還是高於行業均值。

蒙娜麗莎能不能打破行業和環保雙重“魔咒”拿到入場券,能不能在大環境變差的背景下,在這個賽道上持續奔跑下去,誰都沒底,包括蒙娜麗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