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眼鏡成本30售價高達300,淨利率卻只有10%?

眼鏡, 也就是兩片玻璃加上一支鏡架。 這麼不起眼的物品, 卻隨著創業板公司博士眼鏡招股書中的資料引起了大家的紛紛議論。

眼鏡行業一直被人們認定為暴利行業。 隨著博士眼鏡在深交所的成功上市, “暴利”特性終於曝光:鏡片300元的賣價, 成本連30元都不到, 鏡片的毛利率超過86%, 主營業務的毛利平均算起來也在75%左右。

可是眼鏡零售業真的掙錢嗎?仔細想想, 要是某個行業真的有暴利而且沒有進入壁壘, 那麼一定會吸引其他企業參與其中, 充分的競爭最終一定會使每個參與者的利潤率達到一個正常的水準。 確實, 這個國內眼鏡零售業第一股——博士眼鏡——的財報吐出了難言之隱:75%的毛利率背後, 淨利率其實只有10%不到。

為什麼眼鏡能有這麼高的毛利率, 而淨利率卻這麼低?高毛利率的原因無非來自于高零售價和低進貨價。 既然鏡片本身是沒有多少成本的,

那麼賣高價更多的是賣服務、品牌和地段。 的確, 公司也直言不諱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眼鏡的零售價格中包含了眼視光專業和個性化定制服務的價值, 同時, 以購物中心為主的實體店帶來的租賃成本和人力成本也會影響眼鏡的定價。

從產品成本構成可以看出, 博士眼鏡在2016年銷售費率高達53.88%, 吞掉了毛利潤的大部分。

那麼這麼高的銷售費用是由哪些構成呢?通過細分銷售費用的構成, 可以發現其中租金、物業、水電費佔據了50%以上, 如果再算上工資、社保, 則占比超過了九成。

博士眼鏡表示, 其主要通過直營、電子商務和加盟(批發)三種模式來銷售產品。 在銷售收入占比高達97%的直營店鋪中, 其支付給商場、超市或個人的租金或抽成費用占比均在25%以上。

在如此高人工成本和高租金的直營模式下, 淨利率的表現可想而知:從75%的毛利水準跌到不到10%。

博士眼鏡正在努力做好銷售管道的營運, 並且通過資訊化建設專案積極推進線上銷售管道, 應對不斷上升的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