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傳統結婚習俗介紹 婚禮習俗注意事項

新人們結婚, 要先瞭解下結婚習俗, 那麼傳統中式婚禮習俗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瞭解下吧。

中國傳統婚禮習俗

1.相親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閨人未識, 是妍是媸無人知曉”。 經媒人說合後, 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 這種由男方在媒人的帶領下到女家作初次訪問的活動, 稱之為“看親”, 雅稱“相親”。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 講究含蓄。 看親的結果往往並不直接表白出來, 而用各種暗示來表現。 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進門之後, 女方父母先給小夥子倒上一杯熱茶, 小夥子看了姑娘覺得中意, 就把這杯茶一口飲幹;然後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

如同意結親, 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飯, 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辭回家, 有的父母甚至還托媒人將男方帶來的見面禮帶走。

2.察人家

有些地區除了看親之外, 還有“察人家”的習俗。 “察人家”其實也是看親, 是男方由媒人帶領到女方看過姑娘後, 婦方父母對婚事暫不表態, 再由媒人帶領, 回男方家。 祁陽一代則稱為“看當”。 看當時, 男方父母應先奉上香茶一盞, 然後和婦方父母交談。 婦方父母通過察看男家並與男方父母交談, 如對婚事認可, 就將香茶喝盡, 男方父母立即以“親家”相稱, 並盛情款待客人。 否則, 女方父母應起身告辭, 男方不要勉強留客。

3.換庚譜

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換家譜, 作為定親的憑據。

媒人提親後, 如男女的生辰八字沒有相沖, 雙方就會換庚譜了。

4.過文定, 過大禮

“換貼”、“合八字”之後, 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 帶著一些禮品到女家, 禮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禮等, 並正式奉上聘書。 “過文定”舉行後, 就會舉行“過大禮”的儀式, 這是訂婚最隆重, 也是最重要的儀式;因為這個儀式過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約。 跟“過文定”一樣, 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 帶聘金和各種禮品到女家;而女家亦會準備回禮禮品。 禮品皆是均雙數以取其“好事成雙”之意。

5.安床

在婚禮前數天, 選一良辰吉日, 在新床上將被褥、床單鋪好, 再鋪上龍鳳被, 被子上撒各式喜果, 如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 意喻新人早生貴子。 抬床的人鋪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命人”——父母健在,

兄弟姐妹齊全, 婚姻和睦, 兒女成雙。 自然是希望這樣的人能給新人帶來好運。

6.嫁妝

女方家裡的陪送, 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嫁妝最遲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 嫁妝除了衣服飾品之外, 主要是一些象徵好兆頭的東西, 如剪刀, 寓意蝴蝶雙飛;痰盂, 又稱子孫桶;花瓶, 寓意花開富貴;鞋, 寓意白頭偕老;尺, 寓意良田萬頃等等。 當然各地的風俗語和講究都不一樣。

7.上頭

男女雙方都要舉行婚前儀式, 擇定良辰吉日, 男女在各自家中由梳頭婆梳頭, 一面梳, 一面要大聲說:一梳梳到尾, 二梳梳到白髮齊眉, 三梳梳到兒孫滿堂, 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8.哭嫁

據《禮記》記載“孔子曰:嫁女之家,

三夜不熄燭, 思相離也。 ”在古時, 因為交通沒有現代的方便, 女兒出嫁後, 就很難有機會可以見到家人。 而事實上, 出嫁後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樣, 隨時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 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

以上就是中式婚禮習俗的介紹, 准新人們在結婚前快來瞭解下相關的結婚習俗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