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空靈韶秀|張海峰國畫作品欣賞

張海峰簡介

生於1960年, 祖籍甘肅。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北京國韻書畫院畫家。 曾得到李寶林、吳長江、崔如琢、霍春陽、苗再新、任惠中、老圃、梅墨生、盧禹舜等老師的指導。

作品多次發表於中國美協核心刊物《美術》雜誌, 《美術報》。 作品被多家機構收藏。

大巧若拙 空靈韶秀——讀張海峰先生繪畫

文_牛亞洲

最早接觸畫家張海峰先生的是他的版畫作品。 他的版畫作品手法寫實, 風格唯美,

製作細膩, 其作品通過對西北自然風光的描繪, 營造出一種蒼茫、雄渾、遼遠的氛圍, 讓人感受到一種平和、安祥、恬靜的氣息。

在常人眼裡, 西北的高原、戈壁和荒漠是荒涼的, 也是乾渴的, 一切生命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豈止是意志和耐力所能企及, 更需要的是生存的信念。

在張海峰先生的版畫作品中, 畫家關注的無論是荒漠、戈壁還是深山、遼原, 描繪的無論是植被、生靈還是幾間土房、古堡, 他所吟唱的無不都是生命的讚歌。 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在強大的自然界中, 一切生靈的體量都顯得那麼的渺小, 然而那宛若星辰的生命以及庇護生命的堡壘, 又在不停地牽拽著人的視線。 “和諧”是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會感到陌生的詞語, 在這裡所表現出的意義就顯得尤為突出。 生命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讓美的景致的存在成為可能, 生命的存在又使得一切有了希望。

藝術是相通的, 美的規律和美的法則也是相通的, 區別無非在於駕禦的工具不同和表現方式有所迥異。 近年來, 張海峰先生把精力投入到了山水畫的創作當中。 雄渾、蒼茫、冷寂是他的山水畫作品給我的最大感受。 張海峰先生喜畫塞北的冬季山水, 那寒林冬雪、枯枝冷石帶給人的是一種冰清玉潔的瘦勁枯寒之感。 即便畫家表現秋日霜氣時也會從枯處著眼、淡處著筆,

逸筆草草, 將觀者帶入一種蕭疏之境。 此境正如清代盛大士雲:“作畫蒼莽難, 荒率更難, 惟荒率耐見蒼莽。 所謂荒率者, 非專似枯淡取勝也。 勾勒皴擦皆隨手變化而不見痕跡, 大巧若拙, 能到荒率地步, 才是畫家真本領。 ”這蕭疏不正是荒率嗎?畫家將此境表現得蕭散俐落, 荒荒寂寂, 空靈韶秀並以渾化為主, 講求氣勢磅礴, 墨韻翻飛, 帶給人無盡的遐想。

隨著張海峰先生年齡的增長、閱歷和學養的豐厚, 他對於美的認識、對於生命的體驗以及體悟的不斷積累, 我相信他將會在版畫的力度表現與中國山水畫的靜柔精神中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表現語言和樣式。

作品欣賞

【預告】

2017年6月16日,榮寶齋線上 “大巧若拙 空靈韶秀|張海峰國畫作品專場”即將開拍,點擊螢幕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拍賣專場。

【預告】

2017年6月16日,榮寶齋線上 “大巧若拙 空靈韶秀|張海峰國畫作品專場”即將開拍,點擊螢幕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拍賣專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