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漫談音樂的語言》活動回顧,丹拿學院院長親臨指導

2017年3月17日晚上, 丹拿學院院長、著名樂評人梅弘夫老師在深圳雅樂會開辦了一次《漫談音樂的語言》——梅弘夫專場音樂分享會”活動。 活動中, 梅弘夫老師用不同的音樂類型, 以擁有細膩聲音的丹拿落地式C4, 現場為雅樂會的全體員工帶來了美輪美奐的聽覺震撼!

究竟現場如何,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聽音樂是需要空間的, 聽音樂一定要用音響來聽, 它爆發力,它的瞬采,它的空間感才能充分的表達出來。 音樂從錄製的過程中, 就是為音響而寫的。

音樂整個的產生大致分4個部分, 第一是作曲家的創造, 第二是演奏家, 演唱家, 指揮家重新詮釋作品, 第三就是唱片公司製作, 而最後的第四步, 就是音響公司還原, 所以音樂在這個時代的最終歸屬是音響,

那如何能不用音響來感受它呢。

很多人說, 我不聽交響樂, 就聽聽流行樂, 這就不需要音響了吧!難道不聽交響樂,

就真的不需要用音響來聽嗎!不!當然不是!流行樂更多的是用到了電子樂器來進行演奏, 這些樂器就更加需要音響來進行播放, 才能更好的還原其本身的魅力。

同一個旋律,不同的編配,對音樂帶來的感受也完全不一樣,比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歡樂頌的旋律,非常的簡單,但是如果你去聽其交響樂版或重唱大合唱的版本,那帶來的震撼感,猶如靈魂出竅般,撲面而來,倍感不同。

被交響樂編曲後的流行樂,仿佛為這個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原先的完全不一樣,古典音樂的創作手法,它一定要營造一種氣氛,從開始怎麼進入,中間怎麼發展,最後怎麼結束,它都需要遵循它的軌跡。

活動結束後,現場交流氛圍異常濃烈,梅老師被大家圍著交流著心得體會,又紛紛要求合影。

同一個旋律,不同的編配,對音樂帶來的感受也完全不一樣,比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歡樂頌的旋律,非常的簡單,但是如果你去聽其交響樂版或重唱大合唱的版本,那帶來的震撼感,猶如靈魂出竅般,撲面而來,倍感不同。

被交響樂編曲後的流行樂,仿佛為這個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原先的完全不一樣,古典音樂的創作手法,它一定要營造一種氣氛,從開始怎麼進入,中間怎麼發展,最後怎麼結束,它都需要遵循它的軌跡。

活動結束後,現場交流氛圍異常濃烈,梅老師被大家圍著交流著心得體會,又紛紛要求合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