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房子VS夢想:當初買房做房奴,巴菲特會成為股神嗎?

【品牌內容官】之前發佈了《過早買房會斷送夢想?聽完10位大佬的話, 恍然大悟!》, 引來大量熱議, 今天我們接著上次話題聊, 不過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書《拆掉思維的牆》, 是新東方的古典老師寫的, 其中提到觀點和作者一致:一個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一、巴菲特也曾為房子犯難

1951年, 一個男生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 他回到老家奧馬哈做股票經紀人, 相當於證券公司普通員工!

很快這個男生喜歡了自己的心儀的姑娘蘇珊, 他對姑娘說:我們有兩個選擇

1、我工作攢下的1萬美金可以買一個小房子!

2、用這1萬美元去做投資, 過幾年我們直接買個大的!

結果蘇珊選擇了第二項, 他們結婚一直租房子, 幫助和鼓勵這個男生, 這個男人就是就是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 如果沒有蘇珊當初的英明決定, 巴菲特恐怕好比現在大量房奴一樣為房子打轉轉, 永遠也不會成為股神。

蘇珊用自己一生的投資了股神, 這是最英明的投資決策, 她才是投資股神的股神。

二、大佬們和房子

1998年, 馬化騰等5人湊夠了50萬創辦騰訊, 沒有買房!

1998年, 史玉柱向朋友借了50萬搞了腦白金, 沒有買房!

1999年, 漂泊廣州的丁磊在廣州創辦了163, 沒有買房!

1999年, 陳天橋炒股賺了50萬, 創辦了盛大, 沒有買房!

1999年, 馬雲18羅漢湊夠了50萬, 創辦阿裡巴巴, 沒有買房!

三、名人買房觀

高曉松:有人問音樂人高曉松, 為什麼結了婚還租房, 他說:“我不買房, 全天下都是我的, 想住哪兒就住哪兒, 買了房只有一個角落是屬於我的。 ”

王石:對於那些事業還沒有最終定型, 還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來說, 40歲前租房比較好。

四、過早買房失去了什麼?

1、學習投資:沒有房貸負擔, 可以花更多錢的錢給自己投資, 華為的35歲事件沸沸揚揚, 李開複多次發言人工智慧將取代大量人類工作, 學習變得非常重要, 羅輯思維和混沌研習社的火爆, 付費趨勢來臨, 就證明了現在年輕人非常焦慮, 學習要更快、更深, 更有效!

聰明的人, 不斷的投資自己, 使自己不斷的增值, 經營管理自己就像經營公司一樣, 不斷塑造價值感, 估值不斷提升, 不一定馬上要變現。 而愚蠢的人, 不僅馬上變現, 而且透支了自己未來幾十年青春。

2、時間:為了買房, 可能不得不考慮更偏遠的郊區, 每天車途勞頓, 花在路上的時間大把大把, 回到家, 累的癱在床上, 不論是學習和健身, 興趣全無, 而租房在公司附近的人可能還依然打拼, 工作、學習或健身, 人和人的差距就在下班後!

3、機會:由於房貸壓力, 不敢輕易換工作, 即便行業和公司下滑, 也要和這個泰坦尼克號一起下沉, 一個人要快速發展,一定要搭載一個快速行駛的快艇,行業趨勢和公司平臺就是這樣的快艇,雖然不提倡頻繁換工作,但選擇大於努力,找到那個快艇,一直堅持下去,但有房貸的人顧慮太多,不敢輕易換工作,害怕新工作無法適應,老工作又丟了。

五、買房太早的中國人

美國人平均31歲買第一套房,德國人42歲,比利時人37歲,中國香港32歲,歐洲擁有獨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的都是租房。而中國人經常一畢業一兩年就要買房結婚,啃老甚至透支父母養老費的人大有人在。

關注【品牌內容官】閱讀10W+熱文《做行銷P都不懂,還做什麼----4P、4C、新4P》和《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做總經理或一把手這5點最重要!》

六、身價和房價誰跑得快?

1、房奴:先買房的人等於先鎖定的自己的人生目標即房子,然後苦苦打拼!

2、事業型精英:他認為自己的未來不可限量,絕對不限於一個房子,所以在黃金青春階段把時間和資金投資在自己技能和價值提升上,人脈建立上,離開學校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

也許很多人用房價來反駁這樣的觀點!

信心:靠自己打拼最終成為高管、職業經理人甚至自己創業,一般來說,跑過房價的概率是很大的,關鍵是對自己有沒有信心。

房價:這裡不討論未來房價趨勢,因為在中國受耕地、土地財政和稅收調控因素很大,但從市場供需角度來講,未來十多年後降價下跌甚至大跌可能性很大,死亡和老齡人群增加,房子比人多的情況會出現,其實現在不少城市空置也很嚴重了,馬雲和曹德旺都表達類似的觀點!

更多職場和行銷管理疑問,可以發私信交流!

點底部圖片【品牌內容官】加關注,3個月數萬人訂閱,可閱讀200余篇熱文,每日更新!

《說服別人的武器-人的劣根性,負面溝通效果遠勝正面!》

《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反對績效主義,提倡阿米巴經營!》

《中國企業為什麼做品牌這麼難?行銷鼻祖德魯克揭開行銷謎底》

一個人要快速發展,一定要搭載一個快速行駛的快艇,行業趨勢和公司平臺就是這樣的快艇,雖然不提倡頻繁換工作,但選擇大於努力,找到那個快艇,一直堅持下去,但有房貸的人顧慮太多,不敢輕易換工作,害怕新工作無法適應,老工作又丟了。

五、買房太早的中國人

美國人平均31歲買第一套房,德國人42歲,比利時人37歲,中國香港32歲,歐洲擁有獨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的都是租房。而中國人經常一畢業一兩年就要買房結婚,啃老甚至透支父母養老費的人大有人在。

關注【品牌內容官】閱讀10W+熱文《做行銷P都不懂,還做什麼----4P、4C、新4P》和《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做總經理或一把手這5點最重要!》

六、身價和房價誰跑得快?

1、房奴:先買房的人等於先鎖定的自己的人生目標即房子,然後苦苦打拼!

2、事業型精英:他認為自己的未來不可限量,絕對不限於一個房子,所以在黃金青春階段把時間和資金投資在自己技能和價值提升上,人脈建立上,離開學校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

也許很多人用房價來反駁這樣的觀點!

信心:靠自己打拼最終成為高管、職業經理人甚至自己創業,一般來說,跑過房價的概率是很大的,關鍵是對自己有沒有信心。

房價:這裡不討論未來房價趨勢,因為在中國受耕地、土地財政和稅收調控因素很大,但從市場供需角度來講,未來十多年後降價下跌甚至大跌可能性很大,死亡和老齡人群增加,房子比人多的情況會出現,其實現在不少城市空置也很嚴重了,馬雲和曹德旺都表達類似的觀點!

更多職場和行銷管理疑問,可以發私信交流!

點底部圖片【品牌內容官】加關注,3個月數萬人訂閱,可閱讀200余篇熱文,每日更新!

《說服別人的武器-人的劣根性,負面溝通效果遠勝正面!》

《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反對績效主義,提倡阿米巴經營!》

《中國企業為什麼做品牌這麼難?行銷鼻祖德魯克揭開行銷謎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