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選基金時,為什麼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1990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威廉·夏普。

他是CAPM模型的奠基人, 也是夏普比率的提出者。 目前夏普比率已經是國際通用衡量基金績效的風險指標之一。

夏老爺子的夏普比率核心思想是, 理性的投資者會選擇在一定的風險水準下, 期望回報率最大的投資組合;或者在一定期望回報率的水準上, 風險最小的投資組合, 我們要盡可能以最小的風險代價來換取盡可能大的回報。

一句話說完, 同等收益下, 風險越小越好, 這種情況下的夏普比率也就越高。

為啥?看公式:

E(Rp):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平均回報率)

Rf:無風險利率(例如: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國債利率)

σp:投資組合的標準差(衡量波動性的最常用統計指標)

夏普比率代表投資人每多承擔一分風險, 可以拿到幾分超額報酬, 若夏普比率為2, 代表風險每增長風險每增長1%, 就換來2%的多餘收益。

夏普比率若為正值, 代表基金報酬率大於風險;若為負值, 代表基金風險大於報酬率。 因此, 夏普比率越高, 投資組合越佳。

利用夏普比率選擇基金的時候, 要注意幾點問題:

首先, 夏普比率不是一個孤立指標, 橫向要和其他指標結合比較;縱向要在眾多基金中比較, 也就是說,

當我們在自選池中左右為難時, 可以利用夏普比率來選擇標的基金。

但如果拿著純債基金的夏普比率和股票基金比, 可就沒道理了, 記住夏普比率有兩個要素, 一是預期收益, 二是風險, 純債基金的夏普比率高, 是由於其風險極低, 但收益率頂天了也就那麼回事, 要想獲取高收益, 總得冒點風險。

另外, 夏普比率與其他指標一樣, 衡量的是基金的歷史業績表現, 所以不能依此來斷定其未來表現。

總結:選擇基金時, 同種類型的基金、其他條件都類似的情況下, 夏普比率越高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