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培根:財富是“德行的包袱”

財富是“德行的包袱”

我把財富稱為“德行的包袱”, 這最恰當不過了。 財富之于德行, 正如輜重之於軍隊。 輜重不可或缺, 也不可丟棄,

但它妨礙行軍, 有時甚至為了照顧輜重, 不是讓勝利失之交臂, 就是讓它攪亂了勝局。 巨大的財富沒有真正的用處, 除非用來佈施, 剩下的就只有玄想了。 所以所羅門說:“有多少財富, 就有多少消費者, 財主得什麼益處呢?不過一飽眼福而已。 ” 擁有巨額財富的人是無法感受到由衷的喜悅的, 他可以保管財富, 他有權把它施捨捐贈, 他可以因為有錢而名揚天下, 但對財主而言, 沒有實在的用處。 你難道沒有看見世人對小石子兒和小稀罕兒漫天要價?難道沒有看見有人為了使巨額財富似乎能派上用場而鋪張揚厲?不過你會說財富可以買通關節, 替人消災;正如所羅門所言:“在富足人的想像中財物是他的堅城。 ”這話妙不可言,
只說“在想像中”, 事實上並不儘然。 因為毫無疑問, 叫巨額財富賣了的人多, 買活的人少。

不要追求耀眼的財富, 而是去追求你可以正正當當地獲得、合情合理地使用、高高興興地分配、心安理得地留下的那種財富, 但也不要一概採取苦行僧式的鄙視態度, 而要區別對待。 西塞羅對於拉比裡厄斯·波斯圖瑪斯有精闢的評述:“他亟亟生財, 目的顯然不在於滿足貪欲, 而是在尋求一種行善的資本。 ” 再聽聽所羅門的話, 而不要急於斂財致富:“想要急於發財的不免受罰。 ” 詩人們編造說, 財神普路托斯受朱庇特差遣時, 步履蹣跚, 行走緩慢, 但受普路托差遣時, 拔腿就跑, 健步如飛。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通過正當的手段、誠實的勞動, 發財致富是很慢的,

但依賴別人的死亡(如通過繼承、遺囑等管道)發財致富會一蹴而就。 如果把普路托看做魔鬼, 這個故事也同樣適用:財富如果從魔鬼手中得來(如矇騙欺壓等不正當手段), 就來得很快。

有人說小財難發, 大財易得, 此話不假。 因為當一個人的資本大到可以坐等市價沖頂, 能做常人無錢經營的買賣, 而且還可以合夥經營年輕一代的產業, 這種人只有發大財了。 做一般買賣、從事普通職業獲取的財富是誠實的, 這種財富的增加靠兩條, 一靠勤奮, 二靠誠實公道的好名聲。 不過做生意賺錢還有可疑之處, 如乘人之危專鑽空子, 指使僕人和其他人當托兒誘人上鉤, 耍手腕把別人的好買主拉走, 以及諸如此類的狡詐卑鄙的伎倆。

至於狠殺價格購買廉價物品, 有人不是為了擁有, 而是為了轉手倒賣, 這一般要在買主和賣主雙方身上榨取雙重的利潤。 合夥經營如果手段選擇得當, 是可以賺大錢的。

高利貸是最保險的賺錢門道, 不過也是最糟糕的門道之一。 因為這種人是依靠別人“汗流滿面”來糊口 , 而且在禮拜日還要耕作。 放高利貸雖然保險, 但也有漏洞, 因為職員、掮客為了自身的利益, 會想方設法把錢借給很不可靠的人。 如有幸率先搞出一項發明或獲得一項專利, 有時確實能大發橫財, 加那利群島上的第一個糖業老闆就是這樣。 因此, 如果一個人能成真正的邏輯學家, 既有發明, 又能判斷, 那他就可以幹大事了, 尤其是如果時世相隨的話。

專靠固定收入的人很難發大財, 幹孤注一擲的冒險買賣往往會落一個傾家蕩產的下場。 因此最好有固定的收入保證再去冒險, 萬一失敗, 還可以撐持局面。 壟斷和專賣如果不受限制, 那就是發財致富的絕招;如果經營者資訊靈通, 事先知道什麼東西會供不應求, 便囤積居奇, 成效尤佳。 任職得來的財富, 即便是在王公貴族手下供職, 如果這些財富是通過拍馬逢迎和在其他奴顏婢膝的情況下得來的, 也可以歸入不義之財。 至於撈取遺囑和遺囑執行權(正如塔西佗說塞內加:“遺囑和無子嗣的人都被他像用獵網一樣逮住。 ”)就更加下作,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 人們趨附的人要比在供職中趨附的不知要低賤多少。 不要太相信那些貌似鄙薄財富的人,他們之所以鄙薄,是因為他們對發財感到無望;一旦發了財,還是跟常人一樣。 不要攥住小錢不放。錢財長著翅膀,有時候會自行飛走;有時候必須讓它飛走,好招來更多的錢財。 人們把財富除了遺留給親屬就是遺留給公眾。不過無論對誰,數量適中效益最佳。把萬貫家產留給後人,如果他的年齡和見識都不成熟,那就等於給他留下了一塊肥肉,招引周圍所有的食肉猛禽前來搶奪。同樣,炫耀性的遺贈和基金就像無鹽的祭牲,只不過是用施捨物粉飾過的墳墓,裡面很快就開始腐爛。因此,不要以數量度量你的捐贈,而應讓它用之有度。也不要把捐贈拖到死後,因為如果一個人好好掂量一番,他就會發現,這樣做等於是慷他人之慨。

不要太相信那些貌似鄙薄財富的人,他們之所以鄙薄,是因為他們對發財感到無望;一旦發了財,還是跟常人一樣。 不要攥住小錢不放。錢財長著翅膀,有時候會自行飛走;有時候必須讓它飛走,好招來更多的錢財。 人們把財富除了遺留給親屬就是遺留給公眾。不過無論對誰,數量適中效益最佳。把萬貫家產留給後人,如果他的年齡和見識都不成熟,那就等於給他留下了一塊肥肉,招引周圍所有的食肉猛禽前來搶奪。同樣,炫耀性的遺贈和基金就像無鹽的祭牲,只不過是用施捨物粉飾過的墳墓,裡面很快就開始腐爛。因此,不要以數量度量你的捐贈,而應讓它用之有度。也不要把捐贈拖到死後,因為如果一個人好好掂量一番,他就會發現,這樣做等於是慷他人之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