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知道少林寺在登封,但知道登封為什麼叫登封?告成為什麼叫告成?都與武則天有關,因為武則天是“周粉”

大家都知道嵩山少林寺, 還知道嵩山在登封縣境內, 但你知道登封為什麼叫登封嗎?

大家都知道周公周文王, 還知道在登封縣告成鎮告成村有座周公廟, 但你知道告成為什麼叫告成嗎?其實, “登封”和“告成”起名都與女皇武則天有關, 因為武則天是“周粉”, 此“周粉”非彼“周粉”, 不是粉周傑倫, 而是粉周公周文王。

武則天崇拜周公, 是周公“粉絲”。 她效仿周公, 於西元690年自立皇帝後, 改國號為“周”, 定都洛陽。 她一生中十次巡幸嵩山。 西元696年, 女皇武則天帶領滿朝文武百官, 來到嵩陽縣境, 舉目望見巍巍嵩山十分壯觀, 就帶領群臣登上嵩頂, 北眺黃河如帶, 東看峰丘連綿, 南望潁水東流, 西瞧少室爭豔, 當即封嵩山為中嶽, 封中嶽神為天中皇帝, 並大赦天下, 改嵩陽縣為登封縣, 改距嵩陽縣城25裡的陽城縣為告成縣(現在的告成鎮), 寓意她登嵩山封中嶽已經大功告成,

並改年號為“萬歲登封元年”。

周公, 姓姬名旦, 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 周武王姬發的弟弟, 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 並製作禮樂。

因其采邑在周, 爵為上公, 故稱周公。 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 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奠基人。 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 二年克殷, 三年踐奄, 四年建侯衛, 五年營成周, 六年制禮樂, 七年致政成王。 ”

周公攝政七年, 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 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歸政成王, 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 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 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 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 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800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在嵩山腳下的陽城(今告成)尋找到了“天心地膽”並以此為依據建立了東都洛邑。到了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在當年的周公測景臺上建起了觀星台並在改革了周公的儀器後測得一年週期為365.2425日,以小時計,為365天又5小時49分12秒,距現代推算的出的資料365天又5小時48份6秒僅差26秒,與今天世界上許多國家通用的陽曆相比完全相同,一秒不差,但卻比陽曆出現的時間早了300多年!

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800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在嵩山腳下的陽城(今告成)尋找到了“天心地膽”並以此為依據建立了東都洛邑。到了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在當年的周公測景臺上建起了觀星台並在改革了周公的儀器後測得一年週期為365.2425日,以小時計,為365天又5小時49分12秒,距現代推算的出的資料365天又5小時48份6秒僅差26秒,與今天世界上許多國家通用的陽曆相比完全相同,一秒不差,但卻比陽曆出現的時間早了300多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