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夏朝之前的神秘古國 虞朝的傳說到底有多遙遠

《夏、商、周之前還有個虞朝》的學術論文中提到遠古的一個虞朝。 文中講到虞氏是上古時代的一個古國, 也是夏朝以前的一個獨立的朝代名。 古史傳說中著名的聖王帝舜, 就是有虞部落的首領。 夏以前的朝代是虞朝, 並且春秋時人還很多人談論。 不幸的是春秋以後大量文獻散失, 有關虞代的史料大量被淹沒, 戰國以後文獻中所述的虞史傳說又大半經過了加工改造, 可信性大大打折, 近代辨偽思潮興起以後, 古史辨派的學者們索性從信史中將虞朝一筆勾銷, 將夏以前的古史一古腦兒歸於“神話傳說時代”。

而現在通行的大、中學校歷史教科書則以夏朝的建立作為中國階級社會的開端, 不但使虞非朝代之說的影響空前擴大, 而且促成了虞非朝代說與虞屬原始社會說的合二為一。

虞朝世系表:

顓頊

虞幕 (簡稱“幕”, 即窮蟬)

敬康

句望(句芒)

橋牛(蟲喬牛)

瞽瞍

商均

虞思

箕伯

直柄

虞遂

伯戲

虞閼父(即遏父)

胡公滿

我們現在流行的是“夏商周”三朝並列說。 而在中國歷史上, 大量古籍文獻中經典均採用“虞夏商周”四朝並列說!

在法家經典《韓非子》第五十卷“顯學”中, 曾有這樣的記載:“殷、周七百余歲, 虞、夏二千餘歲。 ”

韓非在“經臣史祖”左丘明所著的《國語》中, 曾有這樣的記載:“昔我先王世後稷, 以服事虞、夏。 ”以及“夫成天地之大功者,

其子孫未嘗不章, 虞、夏、商、周是也。 ”

《左傳》中更記載:“三後之姓, 於今為庶。 ”意思是:周朝之前的三家帝王後裔, 如今已經淪落為百姓了。 哪三家?殷商、夏朝, 還有虞朝!

作為四書五經中的《尚書》, 它的目錄大綱依此是: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既然很多古籍經典中都有提到“虞朝”, 那為什麼現在的人卻不講“虞朝”, 以為“虞朝”只是一個神話?若不是因為時代遙遠?非也, 同樣的“虞朝”的故事很有可能就是指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時代。 而且夏朝與蘇美爾-虞朝代標誌一脈相承。

上圖為蘇美爾人石碑, 左上角有鷹+太陽輪盤造型, 這可能就是傳說中虞朝的代表? 在《左傳》、《國語》古籍中“虞、夏、商、周”四代連稱的文句不勝枚舉, 而且多是轉述春秋時人的對話,

我們不能因為這兩部書成書于戰國時代便斷定其中所記春秋時人的對話統統是戰國時人的假論。 況且, “三代”是一個隨時代遷移而變動的概念, 春秋時代就有記錄西周已亡而東周仍存的事實, 當其中談話講到要分辨周亡或周續的不同角時, 就曾經分別使用“夏商周”和“虞夏商”兩個不同的“三代”概念。

蘇美爾這種鷹+日造型創意來自何處, 難道真的是與外星飛船即“天降玄鳥”有關?

鷹+蛇文化是蘇美爾人傳下來的, 鷹和蛇後來分別成了上埃及(北方)和下埃及(南方)的崇拜物。 下埃及崇拜物是蛇, 也代表了下埃及的王權。 崇拜蛇的下埃及的“法老王”統一了上下埃及, 他們給鷹+太陽輪盤之上又掛上了他們的崇拜物:兩條蛇。

各神廟大門門口正上方, 都是我們的“夏”:

祭拜荷魯斯和鱷魚神的雙神廟的並排雙大門:

下面大廳壁畫中“鷹+太陽輪盤+蛇”佔據中心顯著位置,並且把蛇的位置往下拉:

這個造型中的鷹可代表母親, 蛇代表父親, 然而生命除了需要陽光, 還需要兩個元素空氣和水。 於是古埃及人又在兩條蛇身上又掛上了代表空氣和水以及陰陽結合的生命之鑰匙安卡十字架:

實際上這個造型也是“夏”, 與“鷹蛇背日”的元素與含義完全相同(殷巴、印巴大家想到什麼?):

鷹+蛇+太陽+安卡十字架, 只是擺放位置不同。 神奇的是在金文古體夏字中同樣有一種“夏”的造型對應這種“夏”:

象這兩種不同象形同一個意思的兩種夏字, 其巧合的概率可以認為為零,

漢字就是來自于古埃及象形文字!

下麵是刻在方尖碑尖頂上的鷹背日的夏的造型:

中國通史系列:傳說時代·夏·商·西周的故事(青少年彩圖版) ¥15.5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