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張獻忠沉銀”今開發佈會

“張獻忠沉銀”今開發佈會

考古人員將展示重大發現 一批精美金器日前出水 包括雙龍紋飾手鐲 推測為明朝皇族所有

法制晚報訊 石龍對石虎,

金銀萬萬五。 誰人識得破, 買斷成都府……這是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流行數百年的一支歌謠, 說的正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江口沉銀”一事。

2015年底, 專家確定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為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 經過近3個月的挖掘, 今天下午2時, “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考古將召開新聞發佈會並展示部分重大發現。

昨天, 考古隊展示了一批此前從未公佈過的金銀器物, 包括4塊刻滿文字的金銀冊, 以及金首飾、金錠、銀錠等。

明朝皇族藩王器物出水

3月16日下午, 考古人員在岷江河道發掘區域的最北端發現了一段保存相對完整的木鞘, 周邊有銀錠散落著, 裡面也塞得滿滿的。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江口沉銀水下考古領隊劉志岩表示,

這是經過科學發掘出水的第一件木鞘。 當時清代的文獻就有記載, 張獻忠在轉運財富的時候, 銀錠裝在木鞘中。

所謂木鞘就是先把木頭切成兩半, 掏出中空後, 再用鐵箍起來。

3月18日, 考古人員又發現了一批文物, 共計25件精美金器, 個頭最大的是一塊金錠。 其中較多是手鐲, 紋飾比較精美, 屬雙龍頭紋飾。 專家據此推測, 它們極有可能是明朝皇族藩王的器物。 此後, 在出水金器的同一區域, 又接連發現了金耳環、金簪子等器物。

3月19日, 考古隊展示了一批此前從未公佈過的金銀器物。 最引人矚目的是四塊刻滿文字的金銀冊, 記錄著明朝藩王冊封的榮寵, 也折射著張獻忠敗走四川的歷史。 除此之外,

考古隊還展示了一批金首飾、金錠、銀錠等, 有些裝飾刻有康寧福壽等吉祥字樣。 專家推測, 這些器物可能原屬於達官貴人或者皇室宗親。

目前發掘區域已經清理過半, 剩下不到一個月內將清理另一半。

“江口沉銀地”怎麼確定?

明末起義時, 張獻忠與李自成因故分裂, 率部進攻長江流域。 1646年, 他被清將雅布蘭射死在鳳凰山(今四川南溪縣北)。

張獻忠死後, 其巨額財富一度成謎, 考古界更是將其譽為世界三大寶藏之謎之一。 關於張獻忠沉銀, 《蜀碧》和《彭山縣誌》記載張獻忠在江口戰敗, 船被燒沉, 金銀隨船沉入河中, 《蜀警錄》則記載張獻忠將搜羅到的金銀在江口沉於河中。 歷史上, 垂涎張獻忠遺留下的寶藏的人有很多, 但都沒有找到具體的位置。

上世紀90年代, 彭山打魚撈沙者曾撈起過明代銀錠、金銀器等。 2005年, 江口古鎮岷江河道出土明代銀錠, 其形制與塹刻銘文表明為崇禎時期所征解的稅銀。 這與張獻忠曾轉戰四川、湖北、湖南的路線及所占地點十分吻合, 充分證實了張獻忠江口鎮沉銀之說。

之後, 此地陸續出土了金牌、金冊、銀幣、銀錠、銅盤、銀簪及碎銀等, 其中西王賞功幣、金牌等國家珍貴文物都與張獻忠有關。

2015年底, 來自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等單位的十余名專家, 對沉銀遺址、文物進行研討後, 出具了《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研討會專家意見書》。 《意見書》認為:通過與歷史文獻相比較, 基本可以確定“江口沉銀”的記載可信,

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即為歷史記載的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

多少金銀財寶藏在江中?

去年10月, 在江口沉銀被盜挖案件中, 四川警方曾追繳回千餘件文物, 其中百餘件是國家級文物, 而最受關注的“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 曾在黑市上賣到800余萬元。 還有“長沙府天啟元年伍拾兩金錠”, 是已知的明代金錠中的最大錠形。

在不少專家看來, 藏在江底的文物可能比已經發現的還要多。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周遠廉是其中之一。

去年12月, 周遠廉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沉船地點的金銀財寶會有很多。 “明末的親王們都非常有錢。 崇禎12年以後, 張獻忠打敗了不少親王, 也基本都把這些親王的資產據為己有了。 ”

但巴蜀文化專家、《張獻忠傳論》作者袁庭棟對此卻並不樂觀,“張獻忠從來沒有在這裡主動沉銀。不說1000艘沉船不可能,100艘沉船都不可能,少許的東西是可能的。”

“這次考古發掘我相信會澄清過去文獻記載的很多矛盾的說法,澄清史學者多年的一些爭論。”袁庭棟表示。文/綜合央視等報導

但巴蜀文化專家、《張獻忠傳論》作者袁庭棟對此卻並不樂觀,“張獻忠從來沒有在這裡主動沉銀。不說1000艘沉船不可能,100艘沉船都不可能,少許的東西是可能的。”

“這次考古發掘我相信會澄清過去文獻記載的很多矛盾的說法,澄清史學者多年的一些爭論。”袁庭棟表示。文/綜合央視等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