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在中國,為什麼有人說賣保險的是騙子?

金融行業有四大支柱:銀行、保險、證券和信託。 談到銀行, 大多數人對其印象是“高大上”, “有錢”, 談到證券, 大多數人對其印象或者是高端一點的“這是一個名利場”, 或者是低端一點的“炒股的”。 但談到保險, 許多人對其有種“莫名的敵意”。 認為保險像傳銷、是騙錢的人不在少數。

有網友抱怨:保險就是傳銷, 不是忽悠就是挖坑讓你跳, 因為保險和傳銷一樣煩, 千萬不要聽業務員或者經理的忽悠, 讓你買什麼保險, 那些五花八門的騙術, 其中的風險會讓你跳樓的。

也有網友犀利的指出:“買保險就是在大晴天出行拿的一把傘。

可大家想不到的是中國的保險更像是無雲天準備了一把打不開的破傘, 為防雨的傘遇雨時卻打不開而濕得更透。 尷尬不?”

也有人認為保險的經營模式有問題:“我一個人還要自己跑業務, 月2000元, 如果我手下有50人, 我坐在辦公室月收入兩萬, 我有100人月收入4萬元, 難道和傳銷不一樣嗎?你買保險啥都賠, 真正出事了很少能賠償。 ”

為什麼中國人認為保險是騙子?筆者認為, 首先是保險自己的經營模式有問題。

中國的保險行業, 都是公司把自己名聲搞臭掉的, 其行銷如同傳銷, 大量的增員是要業務員拉朋友, 拉親戚去賣保險, 導致人們都敬而遠之。

最最讓人不滿的是賣保險的時候許諾的天花亂墜, 真到理賠的時候敷衍搪塞一問三不知。 消費者也不是傻子, 被忽悠的多了, 自然也長了記性, 一來二去, 整個行業的口碑都被做爛了, 即便有一兩個還算不錯的, 也都被整體行業爛口碑給影響了。

再一個是保險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性, 保險行業最需要做的, 不是各種推銷賣產品,

而是提高整體的業務水準。 其實很多人也有保險需求的, 但諮詢起來一問三不知, 除了讓你買保險其它的都不懂, 這種專業性難怪讓人看扁。

另外, 保險合同晦澀難懂, 讓人覺得保險公司套路太多,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對保險的購買欲望。

那麼, 如果想購買保險的話, 該注意哪些方面呢?《河北日報》援引專家觀點指出, 觀看保險合同的時候, 需要重點關注以下事項:

1、保險責任條款:這款保險保什麼?

2、免責條款:又稱責任免除, 即這款保險不保什麼?

3、受益人是否指定。 法定受益人或指定受益人, 如果是指定受益人, 由於指定受益人也可以是兩人以上, 還需要看清楚收益比例是否準確。 法定受益人是指“如果被保人未指定受益人, 則由他的法定繼承人為受益人”。 在繼承保險金時法定繼承人按照第一繼承人、第二繼承人、第三繼承人的順序繼承。

4、投保人及保險人的姓名、證件號碼。 如果基本資訊不正確就會影響到後期保單的服務或理賠服務。

文/阿波羅之光

提示:股市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 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 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