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行隨事遷,環保過後,湘潭市養豬業將走向何方?

《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 葉嘉巨集

素有魚米之鄉享譽的湖南, 一直都是我國的生豬養殖大省。 2016全年5920.9萬頭的出欄資料更是讓其穩坐全國養殖大省的前三甲, 並比第四名遠遠多出27%的出豬數量。 其中, 被稱作“小南京”的湘潭市, 無論是生豬存欄量還是出欄量, 均位於湖南省的前列。 為了對湘潭市的畜牧業現狀和發展計畫有更深入的瞭解, 《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特地走進了湘潭地區, 對當地的一些行業人士進行了拜訪和交流。

湘潭市畜牧水產局總畜牧師吳買生和記者合影

過往鬆散的養殖結構催生養豬協會、合作社

據悉, 湘潭市在2016年共出欄生豬543.93萬頭,占湖南省年生豬出欄量的9.2%;生豬存欄266.65萬頭,下降了2.0%,而存欄母豬數為27.29萬頭,下降了2.2%。 其中, 湘潭市的湘潭縣和湘鄉市年出欄生豬量分別為202.6萬頭和200.1萬頭, 分別占整個湘潭市年生豬出欄量的37.2%和36.8%。

湘潭市畜牧水產局總畜牧師吳買生就表示,

湘潭市的生豬養殖結構規模化程度不如廣東等地區的高, 基本上以散養戶為主。 在湘潭當地, 50頭能繁母豬以上的豬場就被定義為規模化豬場。 而相關的統計資料顯示, 湘潭年出欄生豬達500頭以上的豬場只有大概一千來個, 萬頭豬場大概只有二三十個, 其中規模最大的要屬湖南新五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年出欄3萬頭生豬左右的豬場。

記者拜訪湘潭當地大型合作社負責人

《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在湘潭縣進行走訪宣傳時也發現, 湘潭縣的生豬養殖主要集中在楊嘉橋鎮、石潭鎮、雲湖橋鎮這三個養殖大鎮上, 養殖場的密度非常高, 有的養殖場之間甚至只需步行幾分鐘便可到達。 然而, 這些養殖場的規模偏低, 飼養生豬數量從十幾頭到兩三百頭不等, 而三百頭生豬存欄以上的豬場更是屈指可數。

此外, 記者還觀察到, 在湘潭當地存在著許許多多的養豬協會和養豬合作社。 通過拜訪不同的養戶, 記者瞭解到, 原來在湘潭地區,

雖然生豬養殖的數量較大, 但是由於養殖的農戶較多, 且豬場規模化較少, 所以在採購時議價權有限。 而且, 無論是政府的一些項目補貼亦或是一些類似生豬保險項目的購買, 均對養殖場的養殖規模有一定的條件限制。 為此, 一大批養豬協會和養豬合作社油然而生, 聚集效應的養殖觀念也漸漸地在湘潭的養豬業慢慢鋪展開來。

種豬場外部環境

養殖環保成當下湘潭養豬人熱議話題

事實上, 最近幾年, 湘潭市的生豬存、出欄數在同步減少, 追根究底是因為受前幾年市場生豬價格低位運行,廣大養殖戶普遍虧損等因素影響,再加上近段時間禁養區、限養區豬場清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導致全市的生豬存、出欄數不斷地在下滑。

目前, 湘潭市對於禁養區、限養區已經進行重新的劃分, 對於區域內年出欄50頭生豬以下的豬場予以一定時間整改, 整改達標後可繼續保留。 而區域內年出欄50頭生豬以上的豬場需要關停拆遷, 當然政府會對這些豬場給予300元/平方的拆遷補貼, 並給一定時間他們把養殖場裡最後一批的豬只飼養大並銷售出去再進行關停。截止當前,湘潭市水庫附近的保護區已關停了67個豬場。

經銷商堆放的飼料

記者在走訪時,聽到不少的經銷商和養殖散戶在抱怨:“目前的豬場拆遷基本都是針對我們這些小規模的養殖場、養殖散戶,而偏幫大規模的養殖場。養殖環保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資源和精力,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的環保投入,豈是我們想投就敢投的。”此外,他們還表示,根據政府目前環保補貼的標準,沒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根本無法申請,因此那些環保補貼都流進了大規模的養殖場裡,而像他們這樣小規模的養殖場因為養殖環保沒做到位,最後就只能退出生豬養殖業了。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這些養殖散戶和經銷商口中的這群環保“寵兒”真的成為了這次環保風暴的倖存者了嗎?其實並沒有。記者通過拜訪當地大規模的養殖場和一些畜牧龍頭企業,發現雖然他們有著雄厚的資金,豬場的養殖環保也做得可圈可點,有的污水排放甚至達到了飲水標準,但還是無可避免地受到了養殖環保的影響。比如湖南偉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12個核心豬場,在2016年就有9個在禁養區水源地附近的豬場被關閉,生豬出欄量直減18萬頭/年。

在湖南省養豬協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輪值會長劉滿秋就曾明確表示,在2017年年底前,湖南省禁養區內水源地附近等一類地區將進行無條件的拆遷清場,而在限養區內的豬場只要環保排放達標,符合國家的養殖環保標準,即可保留,進行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在養殖環保的重錘下,湖南的各位養豬人都是平等的。

偉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偉與記者密切交流

湘潭養豬業未來或將保持在穩定水準

吳買生告訴《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由於湘潭的規模化豬場,一般都是以銷售仔豬為主,較少會飼養商品豬,就算飼養,數量也是十分有限的。考慮到這個情況,湘潭市政府曾經計畫打造一個豬苗批發市場,一來可以方便農戶集中挑豬,二來通過這樣這樣一個競爭平臺來促使豬場提高自身生產水準,以保證仔豬的健康度和體況良好。不過,後來考慮到這樣一個批發市場容易導致疾病傳播,在管控方面仍存在較大的現實性困難,因此豬苗批發市場的計畫也暫時被擱淺。

另外,整個湘潭市人口只有不到300萬人,年出欄543.93萬頭豬意味著湘潭年人均養豬數接近2頭/人,是全國的年人均養豬水準——0.5頭/人的四倍,這也說明了湘潭市的生豬養殖密度是比較大的。他認為,對於生豬養殖,應該做到人牧結合,即和種植業相結合,合理利用資源,做到有多少地才養多少豬。

記者向經銷商瞭解湘潭市生豬養殖情況

對於湘潭市未來的畜牧業發展規劃,吳買生表示,政府希望湘潭市的生豬養殖業能保持在目前這樣一個較為合理和穩定的水準,因此將繼續引導當地豬場建設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項目、資源化利用專案等,讓它們盡可能地在這場環保風暴中存活下來。

另一方面,由於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生產更穩定,抵禦市場風險和疫病風險的能力更強,環保意識更強。所以政府也將通過資訊宣傳、政策引導,進一步提高標準化規模養殖水準,提倡發展適度規模養殖,逐步淘汰小規模養殖場,穩定市場供應。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優質豬肉市場價格更穩定、營養價值更高,市場潛力更大,養殖效益更好,因此,政府也將出臺相應支持政策,加快推進其產業化開發步伐,打造具有湘潭特色的地方豬產業品牌,實現生豬產業轉型升級。

某豬場豬舍環境

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新牧網原創稿件文圖,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建立映射。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編輯部電話020-83003429

並給一定時間他們把養殖場裡最後一批的豬只飼養大並銷售出去再進行關停。截止當前,湘潭市水庫附近的保護區已關停了67個豬場。

經銷商堆放的飼料

記者在走訪時,聽到不少的經銷商和養殖散戶在抱怨:“目前的豬場拆遷基本都是針對我們這些小規模的養殖場、養殖散戶,而偏幫大規模的養殖場。養殖環保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資源和精力,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的環保投入,豈是我們想投就敢投的。”此外,他們還表示,根據政府目前環保補貼的標準,沒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根本無法申請,因此那些環保補貼都流進了大規模的養殖場裡,而像他們這樣小規模的養殖場因為養殖環保沒做到位,最後就只能退出生豬養殖業了。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這些養殖散戶和經銷商口中的這群環保“寵兒”真的成為了這次環保風暴的倖存者了嗎?其實並沒有。記者通過拜訪當地大規模的養殖場和一些畜牧龍頭企業,發現雖然他們有著雄厚的資金,豬場的養殖環保也做得可圈可點,有的污水排放甚至達到了飲水標準,但還是無可避免地受到了養殖環保的影響。比如湖南偉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12個核心豬場,在2016年就有9個在禁養區水源地附近的豬場被關閉,生豬出欄量直減18萬頭/年。

在湖南省養豬協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輪值會長劉滿秋就曾明確表示,在2017年年底前,湖南省禁養區內水源地附近等一類地區將進行無條件的拆遷清場,而在限養區內的豬場只要環保排放達標,符合國家的養殖環保標準,即可保留,進行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在養殖環保的重錘下,湖南的各位養豬人都是平等的。

偉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偉與記者密切交流

湘潭養豬業未來或將保持在穩定水準

吳買生告訴《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由於湘潭的規模化豬場,一般都是以銷售仔豬為主,較少會飼養商品豬,就算飼養,數量也是十分有限的。考慮到這個情況,湘潭市政府曾經計畫打造一個豬苗批發市場,一來可以方便農戶集中挑豬,二來通過這樣這樣一個競爭平臺來促使豬場提高自身生產水準,以保證仔豬的健康度和體況良好。不過,後來考慮到這樣一個批發市場容易導致疾病傳播,在管控方面仍存在較大的現實性困難,因此豬苗批發市場的計畫也暫時被擱淺。

另外,整個湘潭市人口只有不到300萬人,年出欄543.93萬頭豬意味著湘潭年人均養豬數接近2頭/人,是全國的年人均養豬水準——0.5頭/人的四倍,這也說明了湘潭市的生豬養殖密度是比較大的。他認為,對於生豬養殖,應該做到人牧結合,即和種植業相結合,合理利用資源,做到有多少地才養多少豬。

記者向經銷商瞭解湘潭市生豬養殖情況

對於湘潭市未來的畜牧業發展規劃,吳買生表示,政府希望湘潭市的生豬養殖業能保持在目前這樣一個較為合理和穩定的水準,因此將繼續引導當地豬場建設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項目、資源化利用專案等,讓它們盡可能地在這場環保風暴中存活下來。

另一方面,由於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生產更穩定,抵禦市場風險和疫病風險的能力更強,環保意識更強。所以政府也將通過資訊宣傳、政策引導,進一步提高標準化規模養殖水準,提倡發展適度規模養殖,逐步淘汰小規模養殖場,穩定市場供應。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優質豬肉市場價格更穩定、營養價值更高,市場潛力更大,養殖效益更好,因此,政府也將出臺相應支持政策,加快推進其產業化開發步伐,打造具有湘潭特色的地方豬產業品牌,實現生豬產業轉型升級。

某豬場豬舍環境

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新牧網原創稿件文圖,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建立映射。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編輯部電話020-8300342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