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6年,中國撐起了全球保費增幅的近半壁江山

1

2016年, 全球保險費總計增加4.4%, 規模超過3.65萬億歐元;其中半數增長歸功於中國保險行業的迅猛發展。

2

壽險業務萎靡不振, 導致西歐保險市場停滯不前。

3

德國市場排名仍為歐洲第三、全球第六, 排在韓國之前。

近日, 德國安聯集團研究部門發佈了標題為China Saves the Day的全球保險市場調研報告, 2016年全球保險費總收入創歷史新高, 達到3.65萬億歐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 剔除受匯率影響, 增幅約為4.4%。 較2015、2014年相比, 整體保費初步預測增速略微放緩, 但仍然保持了長期平均保費水準, 並與全球經濟增長速率相協調。

中國撐起全球保費增幅近半壁江山

在增加的總計1500億歐元左右的保費中, 約有700億歐元來自同一個市場:中國。 這意味著中國撐起了全球保費增幅的近半壁江山。 若不是中國, 全球保險行業去年的增幅僅能達到2.7%。

2016年,“中國效應”在壽險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 如果沒有中國的保費總收入, 那麼2016年全球保費總收入的增幅將從4.7%跌至2.3%。 事實上, 中國壽險市場在2016年實現了超過30%的增速, 達到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漲幅。 雖然中國的保險密度(人均總保費)約170歐元, 距離發達國家的保險密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 但中國的保險深度(總保費與GDP比率)已超過奧地利, 並且幾乎快趕上以高度認可壽險產品著稱的德國, 2016年德國的保險深度為2.7%, 遠低於西歐國家平均值4.7%。

2016年全球保費增長情況(單位:十億歐元)

2016年全球壽險保費增長情況(單位:十億歐元)

2016年全球財險保費增長情況(單位:十億歐元)

中德安聯首席執行官陳良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中國保險市場一路高歌猛進、蓬勃發展, 這讓我們看到了機遇, 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挑戰。 ”

如果中國內地要向香港和臺灣地區的較高的保險深度看齊, 則需要更多地關注老齡群體。 據安聯集團調研報告分析:中國在全球保險業佔據半壁江山的情形一方面也是因為全球其他地區壽險市場的萎靡不振。 根據估算, 2016年西歐國家保險費整體收入下降1.2%。 這也是自2012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除了西歐, 東歐部分國家(波蘭、捷克共和國皆為連續四年)和澳大利亞(連續兩年)的壽險市場亦在繼續萎縮。 另一方面, 俄羅斯、土耳其及其他很多亞洲新興市場(包括印度、印尼、越南等),

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美國的壽險市場發展保持穩定。 總體估算全球壽險市場的保費總收入增加約4.7%, 共計2.3億萬歐元。 全球保費總收入(不含醫療保險)的近三分之二仍然來自壽險業務。

世界保費收入排名前十的地區

世界人均保費排名前十的地區

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發展平穩

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的發展一直較為平穩,與壽險業務相比波動幅度都要小得多。因此,只有少數市場在2016年出現負增長,比如義大利和日本。總體來看,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的全球總承保保費增幅有望達到4%。在經過前五年每年超過5%的平均增幅後,這應該是自2010年以來的最小增幅。不過,去年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發展不盡如人意,也真實地反映出全球經濟和貿易放緩的步調。

2016年的全球經濟和貿易增幅雙雙略低於預期。中國也未能做到在大趨勢面前毫髮無損:中國經濟增長率繼續下跌,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增幅僅為9%。這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增幅第一次跌落到10%以下。這種現象也意味著全球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的總體發展趨勢較少依賴中國。不過,在財產和意外災害險方面,西歐市場穩步增長。去年實現市場增幅為2.1%。這是自金融危機和歐元危機以來,第二次實現2%以上的增幅,上一次是在2015年。

西歐在全球市場佔有率持續萎縮

從全球保險市場整體來看,西歐的保險市場仍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西歐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持續萎縮,下滑至27%左右,而在10年前,西歐的市場佔有率則高達36%。中國等新興市場的發展正逐漸蠶食西歐在全球保險市場所占的比重。值得關注的是,北美市場並不像西歐市場,北美市場的全球佔有率已經多年保持在相對穩定的33%左右。雖然目前北美市場的佔有率也低於金融危機前的水準,但整體縮水的幅度要遠小於西歐。

2000年,北美和西歐保險業市場的總保費收入幾乎不相上下,但現在來看,北美市場的規模比西歐市場大了約20%。德國市場的總體趨勢跟西歐市場一樣,德國在全球保險業市場的佔有率從2000年年初的6%跌至去年的4.2%,已然無法保住歐洲第三的位置(英國和法國之後);德國在全球總保費收入排行榜上已經被中國超越。緊隨其後的韓國估計在今年年底之前就會反超。保險密度方面,德國排名世界第18位,遠遠落後於其他歐洲鄰國。目前,德國人每年用於購買保險的錢只有英國人的一半,少於法國人和義大利人。

編輯 葉玨瓏

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發展平穩

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的發展一直較為平穩,與壽險業務相比波動幅度都要小得多。因此,只有少數市場在2016年出現負增長,比如義大利和日本。總體來看,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的全球總承保保費增幅有望達到4%。在經過前五年每年超過5%的平均增幅後,這應該是自2010年以來的最小增幅。不過,去年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發展不盡如人意,也真實地反映出全球經濟和貿易放緩的步調。

2016年的全球經濟和貿易增幅雙雙略低於預期。中國也未能做到在大趨勢面前毫髮無損:中國經濟增長率繼續下跌,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增幅僅為9%。這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增幅第一次跌落到10%以下。這種現象也意味著全球財產和意外災害險市場的總體發展趨勢較少依賴中國。不過,在財產和意外災害險方面,西歐市場穩步增長。去年實現市場增幅為2.1%。這是自金融危機和歐元危機以來,第二次實現2%以上的增幅,上一次是在2015年。

西歐在全球市場佔有率持續萎縮

從全球保險市場整體來看,西歐的保險市場仍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西歐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持續萎縮,下滑至27%左右,而在10年前,西歐的市場佔有率則高達36%。中國等新興市場的發展正逐漸蠶食西歐在全球保險市場所占的比重。值得關注的是,北美市場並不像西歐市場,北美市場的全球佔有率已經多年保持在相對穩定的33%左右。雖然目前北美市場的佔有率也低於金融危機前的水準,但整體縮水的幅度要遠小於西歐。

2000年,北美和西歐保險業市場的總保費收入幾乎不相上下,但現在來看,北美市場的規模比西歐市場大了約20%。德國市場的總體趨勢跟西歐市場一樣,德國在全球保險業市場的佔有率從2000年年初的6%跌至去年的4.2%,已然無法保住歐洲第三的位置(英國和法國之後);德國在全球總保費收入排行榜上已經被中國超越。緊隨其後的韓國估計在今年年底之前就會反超。保險密度方面,德國排名世界第18位,遠遠落後於其他歐洲鄰國。目前,德國人每年用於購買保險的錢只有英國人的一半,少於法國人和義大利人。

編輯 葉玨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