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東北振興探索增長動能 為“一帶一路”注入東北力量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餘波蕩漾, 全球增長動能不足、發展失衡的矛盾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 另一方面, 全球經濟結構重組、產業升級速度加快。 在這樣一種形勢下, 如果在積蓄力量期找到新的增長動能, 就能在下一輪的全球經濟增長中搶得頭籌, 贏得先機。 長春新區雖然成立時間短, 但始終對自身的使命有著自覺的擔當意識, 通過構建開放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 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來為東北振興探索新的增長動能;通過提升國際服務功能, 構築對外開放大格局, 來為“一帶一路”注入東北力量。

在全球經濟先後經歷了互聯網泡沫和金融危機之後, 下一輪全球經濟增長將是實體經濟的強勢回歸, 當然這種回歸決不是簡單的回歸, 而是通過危機提升之後的回歸, 是互聯網和金融業雙輪加持的回歸, 是以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和新產業的面貌回歸。 這也是未來十年東北在舊有產業基礎和人才基礎上, 真正實現彎道超車, 實現全面振興的重大歷史機遇。 抓住了, 就能實現與世界經濟同步發展, 全面振興指日可待;抓不住, 東北現象會再次出現, 東北再次隕落又將成為熱門話題。

不過可喜的是, 長春新區成立以來, 以國際化的視野積極探索東北振興的新動能, 自覺承擔起搶佔未來產業制高點的排頭兵, 全力構建開放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

這些產業瞄準的正是全球經濟下一輪的產業重心, 也就是以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和新產業面貌出現的實體產業和服務業。 從現在來看, 長春新區發展的航空航太、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現代農業、現代物流、光電子、精密儀器和智慧裝備製造、資訊服務、生物醫藥、健康養老等產業, 都是未來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成長性產業。 此外, 通過行政管理、用人機制、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管理等各領域全面的體制機制創新, 節約制度成本, 提升發展效率, 能夠切實為產業的培育和新動能的壯大提供適宜的制度環境。

當前, “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傾向抬頭, 但從地理大發現以來全球經濟的週期性發展來看,

誰在全球經濟的大盤整期提升開放度, 誰就能在下一輪全球經濟增長期搶得先機, 贏得市場。 “一帶一路”就是要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來擴大利益交匯點, 發揮各國比較優勢, 培育全球經濟發展新動能, 促進全球市場深度整合。

長春新區主動服務和參與“一帶一路”, 面向東北亞, 放眼全世界, 提升國際服務功能, 構築對外開放架構, 助推吉林省和東北地區融入世界經濟發展大格局。 通過“四大商務區”和“六大中心”建設, 最終將集合生成集商貿服務、文化交流、娛樂休閒于一體的東北亞商務中心和立足吉林、服務東北、輻射東北亞的生產性服務中心。 通過“國際空港”, 構建空中“絲綢之路”,

將成為面向東北亞區域門戶樞紐機場;通過“國際陸港”, 建設北亞最大的鐵路樞紐, 最終實現“鐵海聯運、公鐵聯運”, 無縫對接國際物流通道, 成為東北亞陸海聯運通道核心樞紐。 從而參與世界經濟分工, 融入國際一體化進程, 為“一帶一路”注入東北力量。

(本報評論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