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註銷12張支付牌照 “無牌”攜程還能走多遠?

近日, 有媒體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截至目前已經有12家協力廠商支付機構被監管部門註銷《支付業務許可證》,也就是市場上俗稱的支付牌照。 其中僅從5月15日到6月14日就有8家支付機構的牌照被註銷。

據瞭解,從2011年開始,人民銀行陸續向市場發放了270張協力廠商支付業務牌照,牌照有效期為五年。 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支付機構挪用客戶備付金等違規事件層出不窮,為此監管部門加大了管理力度。 從2015年到現在,已經有12家支付機構被正式註銷《支付業務許可證》。

事實上, 從去年八月第一批支付牌照到期續展時,中國人民銀行曾表示原則上一段時間不再核發新牌照。

意味著今後我國的協力廠商支付牌照只減不增。 今年一季度,我國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8.8萬億元,且不斷增長。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也坦言, 通過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通過央行對牌照的管理加強,協力廠商支付市場會更加規範和健康,包括對備付金管理的加強。

此時, 面對強監管週期, 包括央行在內的監管機構已經出手治理。

早在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期間, 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明確表示, 當前支付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是市場供大於求的問題比較嚴重, 行業競爭過度;二是由於支付機構內控薄弱、風險管理放鬆等原因,

對消費者的保護不夠。

比如消費者個人隱私特別是關於支付的敏感資訊被洩露, 另外使用者備付金被挪用的情況一度還較為嚴重, 部分機構將客戶備付金拿來炒房、炒股票、甚至用於個人賭博, 最後導致損失嚴重。

範一飛當時就指出, 對持證的支付機構加強監管, 對違規行為敢於“亮劍”, 進行處罰。 在嚴監管的關鍵時刻, 此前一直處在輿論分口浪尖的攜程“無支付牌照”違規經營, 未來將如何開展支付業務?相關違規業務如何整治, 業內都在拭目以待。

此前, 張發海律師實名舉報, 攜程在沒有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情況下, 違規發行多用途禮品卡。 事實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 拋開攜程禮品卡, 在攜程沒有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情況下,

在攜程整個“用戶—攜程—商戶”這一資金流向的過程, 攜程網作為網上仲介平臺, 實際上在為交易雙方提供預付費卡的資金轉移服務。

從這一點上說, 攜程屬於“無支付牌照”違規經營。

目前最新消息是, 支付清算協會已經立案調查“攜程無牌經營”。

在協會公佈的《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實施細則》中顯示, 舉報中心受理以下舉報行為:違反支付結算有關法律制度和行業自律規範, 違法違規開展有關銀行帳戶、支付帳戶、支付工具、支付系統等領域支付結算業務的行為。

《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顯示, 舉報中心在受理舉報後30個工作日完成調查, 案情複雜的, 經委員會負責人批准,

調查期限可以適當延長, 但最長不得超過60個工作日。

同時, 細則也指出, 對於違法違規情節嚴重, 可能涉及行政處罰或涉嫌犯罪案件, 由舉報中心報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 移交人民銀行或公安機關。 對於攜程違規該受到如何處罰, 支付清算協會將在60天在後公佈結果。

(免責聲明:本文全文轉載自“大河經濟網”, 原文連結:http://www.dahejingji.com/zixun/3755.html。 內容版權為原文作者所有, 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