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張獻忠沉銀地點確定 出水文物超萬件 掠奪蜀王府找到有力證據

從衰草連天到油菜花開, 彭山江口鎮的岷江兩岸, 又經歷一個春夏。 然而, 與往年不同, 今年江上建起了一道圍堰, 河床裸露, 流傳百年的張獻忠沉銀傳說, 終於塵埃落定。

3月20日下午, 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眉山市彭山區舉行了“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階段性工作新聞通氣會, 確定江口遺址就是張獻忠沉銀處。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介紹, 經過兩個多月水下考古, 現場出水文物超過萬件。 這批出水文物中, 除西王賞功幣、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金冊、銀冊、銀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

還首次出水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 這些出土文物也將揭開明清時期學術研究的新篇章, 是明史研究的一大突破, 也是內水圍堰考古的一個創新之舉。

接下來, 遺址有多大?水下還有多少與張獻忠相關的文物?這需要通過繼續發掘來回答。 此次發掘之前原計劃今年4月30日就會完成發掘, 不過, 眾多的出土文物超出了預期, 高大倫說, 目前正在對該專案的發掘做五年計劃, 但不排除會發掘更長時間。

出土文物中民間掠奪的財寶居多

有學者認為屠川主要集中在成都及周邊地區

岷江滾滾而去, 始終沒能帶走流傳江口的謎題。 今年1月, 一道屏障在江中建起, 在江中“劈開”一塊空地, 抽水機晝夜轟鳴, 讓考古的“觸角”一直延伸到了江底。

3月20日, 在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現場, 一排藍色鐵板佇立在圍堰之上, 江水繞道而去, 鵝卵石露出水面, 往下深挖三四米, 岷江河道的河床清晰可見。 紅色岩石千溝萬壑, 如同沙盤上縱橫的山巒, 正是得益於這些岩石間的縫隙, 大量的文物才在流水沖刷之下保留了下來。

兩個多月的考古發掘, 超過一萬件文物從江底被發掘出來, 臨近發掘現場的彭山漢代崖墓博物館中, 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得以展示。 一段殘刀, 鏽跡斑斑, 刀體還夾雜著鵝卵石;一柄矛頭, 還能辨認出明末兵器形制;6塊銀錠, 足足有拳頭大小, 雞蛋大小的金錠還有光澤, 在出土的銀冊上面, 能夠清晰看到“冊封”、“郡王”的字樣。

現場考古專家介紹, 發掘出土的文物中, 主要有五大類:搶劫明朝藩王的財物、州縣官府的庫銀、民間百姓的金銀財寶、張獻忠自己鑄造的貨幣、打仗用的兵器。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員、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領隊周春水介紹,

從目前的考古發掘來看, 眾多出土文物中, 民間掠奪的財寶居多, 在展示的文物中, 記者也注意到, 金耳環、發簪、金戒指、手鐲這些首飾占了多數。 周春水也認為, 這也是張獻忠掠奪四川百姓的最直接證據。

文獻記載, 張獻忠一直在長江流域包括中西部地區轉戰, 他沒有特別穩定的經濟來源。 通過沿途劫掠富豪, 才能維持軍隊物資的運轉。 從目前發現的文物來看,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真實的。

這些文物是否證明“張獻忠屠川”?一直以來, 有專家認為, 張獻忠主要活動範圍是川西和川北一帶, 川南、川東主要為南明軍隊和搖黃土軍盤踞, 張獻忠對川民的屠殺主要集中在成都及其周邊地區。 也有學者認為, 造成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劇減的原因主要是戰亂和災荒。

有學者認為, 隨著更多文物的出土, 這段歷史將逐漸清晰起來。

等級之高:

發現轉運銀錠的木鞘

金冊來自蜀王府

在眾多文物中, 木鞘最為震撼, 這些流傳于各路文獻資料記載中的銀錠“保險櫃”最終以實物的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 《蜀高抬貴手》卷三載“居民時于江口獲木鞘金銀”。而《蜀難敘略》載:“清順治十一年,又有漁人獲銀鞘于江口,而剖其鞘以為飼豕之具。”

3月16日下午,考古隊終於在發掘區域的最北端發現一塊相對完整的木鞘,木鞘腐爛的一端,露出了白花花的銀錠,這讓見多識廣的考古人員也感慨說,“那叫一個震撼!”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領隊劉志岩介紹,根據史料記載,張獻忠將一段木頭剖開成兩半,將中間鑿空,放入銀錠後,兩塊木頭一合上,再用鐵絲固定。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這成了轉移財產的一種運輸方式。

這些木鞘裝了多少銀錠?有史料記載,“領萬餘兩,分作五鞘”,因此也有學者推斷:每一鞘裝銀2000兩,以一錠50兩計,一鞘則裝銀40錠。亦可推測,張獻忠寶船上每一筒裝銀的木鞘原長起碼有一米多長。

當然,眾多文物中,4塊金銀冊最打眼,直接印證了張獻忠當年搶奪蜀王府的事實,一些龍紋首飾也證明了這些物品的規格,都是皇家才能使用的一些尊貴器物。劉志岩表示,這其中,金銀冊屬於明朝王室宗親,如果是冊封兒孫嬪妃,藩王用的就是金冊;如果冊封郡王,藩王用的是銀冊。這些存在王府之中的金屬,也解釋了明王朝的一套分封體系。

意義之大:

確定江口遺址就是張獻忠沉銀處

證實岷江河上“遭遇戰”

張獻忠沉銀一直是謎一樣存在。根據史料記載,張獻忠(1606--1647年)為陝西延安人,崇禎三年(1630年)在米脂起義,是與李自成齊名的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國政權。1646年張獻忠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遭明朝參將楊展伏擊,戰敗船沉,大量財物沉于江底。

江口沉銀遺址中,偶爾發現了一些唐宋時期的錢幣遺物,不過,明末清初的冊、銀冊、銀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和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特別是裡面的西王賞功幣、大順通寶銅幣成了江底“主流”。

這些密集出現的文物,讓考古專家確定這裡就是張獻忠沉銀地點無疑。當年張獻忠一路順江而下,遭到埋伏,多年征戰搜刮金銀都連同被焚毀的戰船,沉入江底。此次考古也為當初考古專家將這裡定性為古戰場遺址找到了有力支撐。

一點疑問:

金銀兵器都在

戰艦到哪裡去了?

金銀猶存,戰艦何在?在新聞發佈會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介紹,彭山區公佈的遺址面積有100萬平米,由北向南呈帶狀分佈,而發掘區域面積只有一萬平米,面積太小,目前還尚未發現有關戰船的直接遺物,不過,撐船的竹篙頭部倒是有所發現。

周春水也介紹說,岷江水流湍急,水下文化層混亂,船上遺物散落堆積在水底鵝卵石中,掩埋在河床下,但大塊的沉船部件卻順流而下,這也是少有發現的原因。不過,他推測說,當時張獻忠的艦隊應該是想一直順江而下,一直逃到江西,從此處河道來判斷,他的艦船不可能是大船,都是一些小船。

高大倫介紹,這一階段的考古出土文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已經確認這裡就是江口古戰場遺址,而這樣的遺址在國內都是罕見的。

水下考古:

原計劃4月30日完成發掘

不排除會發掘更長時間

水下考古是考古的一個分支,但水下考古並不一定都是背著氣瓶到水下去發掘。“岷江河水湍急,下面都是鵝卵石,如果潛水發掘,可能也就只能發掘十多平米的區域。”周春水介紹說,江口沉銀遺址在水下,決定了它屬於水下考古範疇。考慮到實際,此次圍堰考古發掘,將水排開有利於大面積挖掘工作開展,也是一次水下考古的一次創新。

汛期到來,河水上漲,文物是否會被沖走?劉志岩介紹稱,正如這些文物能夠埋藏水底上百年一樣,這是因為他們掩埋在河底河床,汛期河水上漲,未發掘的文物依然無恙。

此次發掘之前原計劃今年4月30日就會完成發掘,不過,眾多的出土文物超出了預期,高大倫說,目前正在對該專案的發掘做五年計劃,但不排除會發掘更長時間。

據他介紹,此次考古發掘回答了學術界和社會長期關注的江口遺址是不是張獻忠沉銀地點的問題,還確認了該遺址有沒有與張獻忠沉銀相關遺物的問題。“豐富的出水文物,讓我們猶如打開了一部瞭解明代歷史的百科全書,必將推動明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財政、生活史,尤其是四川明清史和移民史的研究。” 而本次考古發掘是四川首次開展的水下考古專案,多學科運用的經驗,為今後灘塗考古、淺水埋藏遺址的發掘提供了一種思路。

科技助陣:

發揮電子資訊技術優勢

助力四川首次水下考古發掘

在考古發掘中,金屬探測、磁法、電法和探地雷達等手段也區別於以往的考古發掘,2017年1月,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正式啟動,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攜手國土資源部成都地質調查中心成立聯合研究團隊,為考古工作提供科技支援,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和資訊技術“透視”江水和砂石層下的河床基岩,或許能揭開流傳370多年的傳說,讓沉睡江底的“秘密”浮出水面。

據聯合研究團隊介紹,幾百年來,以金銀等貴金屬為代表的“沉銀”文物受到河流搬運作用的影響,散佈于岷江彭山段周邊數公里的範圍內,其空間分佈特徵具有範圍大、埋藏零散等特徵。同時,江口沉銀考古工作涉及水下探測,受水文地理因素的影響較大,技術難度較高。團隊入駐考古發掘現場以來,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在預測沉銀有利儲集區、預測挖掘土方工作量和直接尋找沉銀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

經過考古專家多輪研討,聯合研究團隊瞭解到沉銀的儲集有一定的規律,存在“沉銀有利儲集區”。根據江口河床淺部實際地下地質情況和前期挖掘結果,結合河砂、卵石、基岩在河水衝擊作用下銀錠運動規律,以及前期的考古發掘工作。從目前出土的一萬多件文物可以判斷,沉銀大都集中在砂石底部的基岩上,表面有溝壑的基岩是“沉銀有利儲集區”。

聯合研究團隊主要集中精力研究河床基岩在砂石覆蓋情況下的電磁回應特徵,通過高密度電法勘探、探地雷達等手段,開展基岩構造探測和解譯工作,已經證實通過電子資訊和地球物理勘探手段,能夠獲得河床基岩構造圖,尋找沉銀有利儲集區,為大範圍開展考古發掘提供方向;獲得河床砂石覆蓋厚度圖,預測考古挖掘土方工作量,為合理安排考古勘察工作提供技術依據。

據悉,今後一兩年,聯合研究團隊將針對江口沉銀區域繪製詳細的3D河床基岩構造圖,“透過”江水和砂石覆蓋層,直觀地描繪基岩層結構和形態,而特定形態的基岩就是“沉銀”的可能有利儲集區。同時,團隊將不斷對勘探裝備做技術改進,研究新的技術路線,試圖用科技手段直接尋找沉銀。

“我們將把這些資料帶回電子科大,進行處理和解譯。”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胡光岷說。

“你們參與到考古發掘,我們很高興,心裡也就有譜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劉志岩說,電子科大在電子資訊和地球物理勘探方面有著綜合優勢,將大大助力本次考古發掘,也希望雙方在今後有更加深入的合作。

據介紹,聯合研究團隊目前的勘察工作主要在約5萬平方米的江水排幹區域進行,下一步還將對90多萬平方米的江水覆蓋區進行勘察,為四川省歷史上首次進行的水下考古發掘、以及今後的遺址保護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蔣麟 攝影記者 王勤

視頻 王勤

編輯 官莉

《蜀高抬貴手》卷三載“居民時于江口獲木鞘金銀”。而《蜀難敘略》載:“清順治十一年,又有漁人獲銀鞘于江口,而剖其鞘以為飼豕之具。”

3月16日下午,考古隊終於在發掘區域的最北端發現一塊相對完整的木鞘,木鞘腐爛的一端,露出了白花花的銀錠,這讓見多識廣的考古人員也感慨說,“那叫一個震撼!”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領隊劉志岩介紹,根據史料記載,張獻忠將一段木頭剖開成兩半,將中間鑿空,放入銀錠後,兩塊木頭一合上,再用鐵絲固定。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這成了轉移財產的一種運輸方式。

這些木鞘裝了多少銀錠?有史料記載,“領萬餘兩,分作五鞘”,因此也有學者推斷:每一鞘裝銀2000兩,以一錠50兩計,一鞘則裝銀40錠。亦可推測,張獻忠寶船上每一筒裝銀的木鞘原長起碼有一米多長。

當然,眾多文物中,4塊金銀冊最打眼,直接印證了張獻忠當年搶奪蜀王府的事實,一些龍紋首飾也證明了這些物品的規格,都是皇家才能使用的一些尊貴器物。劉志岩表示,這其中,金銀冊屬於明朝王室宗親,如果是冊封兒孫嬪妃,藩王用的就是金冊;如果冊封郡王,藩王用的是銀冊。這些存在王府之中的金屬,也解釋了明王朝的一套分封體系。

意義之大:

確定江口遺址就是張獻忠沉銀處

證實岷江河上“遭遇戰”

張獻忠沉銀一直是謎一樣存在。根據史料記載,張獻忠(1606--1647年)為陝西延安人,崇禎三年(1630年)在米脂起義,是與李自成齊名的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國政權。1646年張獻忠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遭明朝參將楊展伏擊,戰敗船沉,大量財物沉于江底。

江口沉銀遺址中,偶爾發現了一些唐宋時期的錢幣遺物,不過,明末清初的冊、銀冊、銀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和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特別是裡面的西王賞功幣、大順通寶銅幣成了江底“主流”。

這些密集出現的文物,讓考古專家確定這裡就是張獻忠沉銀地點無疑。當年張獻忠一路順江而下,遭到埋伏,多年征戰搜刮金銀都連同被焚毀的戰船,沉入江底。此次考古也為當初考古專家將這裡定性為古戰場遺址找到了有力支撐。

一點疑問:

金銀兵器都在

戰艦到哪裡去了?

金銀猶存,戰艦何在?在新聞發佈會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介紹,彭山區公佈的遺址面積有100萬平米,由北向南呈帶狀分佈,而發掘區域面積只有一萬平米,面積太小,目前還尚未發現有關戰船的直接遺物,不過,撐船的竹篙頭部倒是有所發現。

周春水也介紹說,岷江水流湍急,水下文化層混亂,船上遺物散落堆積在水底鵝卵石中,掩埋在河床下,但大塊的沉船部件卻順流而下,這也是少有發現的原因。不過,他推測說,當時張獻忠的艦隊應該是想一直順江而下,一直逃到江西,從此處河道來判斷,他的艦船不可能是大船,都是一些小船。

高大倫介紹,這一階段的考古出土文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已經確認這裡就是江口古戰場遺址,而這樣的遺址在國內都是罕見的。

水下考古:

原計劃4月30日完成發掘

不排除會發掘更長時間

水下考古是考古的一個分支,但水下考古並不一定都是背著氣瓶到水下去發掘。“岷江河水湍急,下面都是鵝卵石,如果潛水發掘,可能也就只能發掘十多平米的區域。”周春水介紹說,江口沉銀遺址在水下,決定了它屬於水下考古範疇。考慮到實際,此次圍堰考古發掘,將水排開有利於大面積挖掘工作開展,也是一次水下考古的一次創新。

汛期到來,河水上漲,文物是否會被沖走?劉志岩介紹稱,正如這些文物能夠埋藏水底上百年一樣,這是因為他們掩埋在河底河床,汛期河水上漲,未發掘的文物依然無恙。

此次發掘之前原計劃今年4月30日就會完成發掘,不過,眾多的出土文物超出了預期,高大倫說,目前正在對該專案的發掘做五年計劃,但不排除會發掘更長時間。

據他介紹,此次考古發掘回答了學術界和社會長期關注的江口遺址是不是張獻忠沉銀地點的問題,還確認了該遺址有沒有與張獻忠沉銀相關遺物的問題。“豐富的出水文物,讓我們猶如打開了一部瞭解明代歷史的百科全書,必將推動明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財政、生活史,尤其是四川明清史和移民史的研究。” 而本次考古發掘是四川首次開展的水下考古專案,多學科運用的經驗,為今後灘塗考古、淺水埋藏遺址的發掘提供了一種思路。

科技助陣:

發揮電子資訊技術優勢

助力四川首次水下考古發掘

在考古發掘中,金屬探測、磁法、電法和探地雷達等手段也區別於以往的考古發掘,2017年1月,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正式啟動,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攜手國土資源部成都地質調查中心成立聯合研究團隊,為考古工作提供科技支援,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和資訊技術“透視”江水和砂石層下的河床基岩,或許能揭開流傳370多年的傳說,讓沉睡江底的“秘密”浮出水面。

據聯合研究團隊介紹,幾百年來,以金銀等貴金屬為代表的“沉銀”文物受到河流搬運作用的影響,散佈于岷江彭山段周邊數公里的範圍內,其空間分佈特徵具有範圍大、埋藏零散等特徵。同時,江口沉銀考古工作涉及水下探測,受水文地理因素的影響較大,技術難度較高。團隊入駐考古發掘現場以來,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在預測沉銀有利儲集區、預測挖掘土方工作量和直接尋找沉銀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

經過考古專家多輪研討,聯合研究團隊瞭解到沉銀的儲集有一定的規律,存在“沉銀有利儲集區”。根據江口河床淺部實際地下地質情況和前期挖掘結果,結合河砂、卵石、基岩在河水衝擊作用下銀錠運動規律,以及前期的考古發掘工作。從目前出土的一萬多件文物可以判斷,沉銀大都集中在砂石底部的基岩上,表面有溝壑的基岩是“沉銀有利儲集區”。

聯合研究團隊主要集中精力研究河床基岩在砂石覆蓋情況下的電磁回應特徵,通過高密度電法勘探、探地雷達等手段,開展基岩構造探測和解譯工作,已經證實通過電子資訊和地球物理勘探手段,能夠獲得河床基岩構造圖,尋找沉銀有利儲集區,為大範圍開展考古發掘提供方向;獲得河床砂石覆蓋厚度圖,預測考古挖掘土方工作量,為合理安排考古勘察工作提供技術依據。

據悉,今後一兩年,聯合研究團隊將針對江口沉銀區域繪製詳細的3D河床基岩構造圖,“透過”江水和砂石覆蓋層,直觀地描繪基岩層結構和形態,而特定形態的基岩就是“沉銀”的可能有利儲集區。同時,團隊將不斷對勘探裝備做技術改進,研究新的技術路線,試圖用科技手段直接尋找沉銀。

“我們將把這些資料帶回電子科大,進行處理和解譯。”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胡光岷說。

“你們參與到考古發掘,我們很高興,心裡也就有譜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劉志岩說,電子科大在電子資訊和地球物理勘探方面有著綜合優勢,將大大助力本次考古發掘,也希望雙方在今後有更加深入的合作。

據介紹,聯合研究團隊目前的勘察工作主要在約5萬平方米的江水排幹區域進行,下一步還將對90多萬平方米的江水覆蓋區進行勘察,為四川省歷史上首次進行的水下考古發掘、以及今後的遺址保護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蔣麟 攝影記者 王勤

視頻 王勤

編輯 官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