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人3000多年前就開始吃火鍋?“鼎”才是最早的火鍋

如今的考古中經常能夠發現商周時期的“鼎”, 關於鼎在中國還有很多美麗、神奇的傳說。 比如禹制九鼎而定神州、商朝的司母戊方鼎等等。

作為商周時期祭祀的最常用祭器, 鼎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為鼎大多由青銅製作, 且具有精美的花紋。 以往學者們認為鼎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祭祀。

但近些年發現的一些鼎, 似乎正在改變人們的認識。

2010年11月, 在陝西西安咸陽機場二期考古工地上, 清理出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戰國時期秦墓。 墓內出土了一個青銅鼎, 鼎高20釐米、腹徑24.5釐米, 有蓋。 屬於比較小型的鼎。 令人驚奇的是, 這個鼎內還殘存有骨頭湯, 經過鑒別, 骨頭是狗骨頭, 也就是說, 這是一鍋狗肉湯。 這在考古界被戲稱為“最早的狗肉火鍋”。

而這個青銅小鼎也顛覆了人們的認識, 看來這個小青銅鼎並不是用來祭祀的, 而是真正的用來做食物的。

鼎和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鼎直接可以用來煮食, 而不需要另搭灶台。 這和我們現代的炭火鍋幾乎一摸一樣。

無獨有偶, 1974年陝西寶雞出土了兩個西周墓葬, 墓內也發現白乍井姬鼎, 此鼎造型非常奇特, 只有一足而非普通鼎的三足。 經過分析這個鼎的作用不是祭祀,

也不是煮食, 而是實實在在的火鍋。 足下的三足盤上是用來燒炭的, 從其容量上看, 這還是一個“小火鍋”, 因為商周時期中國人還是分食制。

火鍋作為中國美食的代表之一, 幾乎受到所有中國人的喜愛。 雖然各地的口味各有不同。 但是食法確是基本相同。

之前中國關於火鍋的最早記載是在戰國時期, 叫做“古董羹”, 是使用陶罐作為載體, 不過這種陶罐的火鍋看起來似乎更像是用鍋煮了東西一起吃。 跟火鍋還是有些區別的

但是現在發現的這些商周時期的鼎, 才是中國火鍋的鼻祖。 不過在商周時期, 青銅制鼎並不容易, 而且當時的青銅產量也並不高。 因此可以判斷在商周時期能夠有權利享用小火鍋的, 基本上都是王侯將相一類的人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