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零售”腦洞是個名利場 永輝超市殊死搏鬥的背後

在商業零售市場中, “阿裡爸爸”搞事情的能力絕對屬一流。

今年5月末, 在港上市公司聯華超市發佈公告稱, 阿裡巴巴將受讓其股權, 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受此消息刺激, 聯華超市一度大漲近15%, A股商業零售板塊也集體爆發, 再現“新零售”行情。

據瞭解, “新零售”概念始于阿裡巴巴。 在2016年的杭州雲棲大會上, 阿裡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提出了“電商即將消失, 新零售即將來臨”的觀點, 讓新零售概念迅速走火。 隨後A股市場新零售板塊所發動的行情幾乎也都由阿裡主導。

種種跡象顯示, 隨著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

阿裡巴巴在相關領域的佈局也已馬不停蹄地開展起來:從私有化銀泰、入股蘇甯雲商、結盟百聯集團, 到入股三江購物、聯華超市, 以及近日與50多家品牌召開新零售相關閉門會, 這些無不顯示出阿裡的“新零售”戰略已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業內人士指出, 當前商業零售企業都在探索新零售模式, 但未來新零售到底能夠以什麼樣的形態呈現還不得而知, 市場仍在拭目以待。

從A股新零售板塊指數走勢看, 今年以來該板塊整體沖高回落, 當前總體跑輸大盤19個百分點。 而基金等機構今年一季度的持倉資料也顯示出對零售類股票倉位處於較低水準, 市場對於行業弱復蘇帶來的業績改善和新零售未來巨大空間預期尚不充分,

存在明顯預期差。

但從估值角度看, 當前零售行業整體市盈率已回歸到30倍PE, 部分優質個股估值在20倍左右, 投資價值顯現。 招商證券指出, “未來零售個股的走勢分化會非常顯著, 業績成長確定性高的將享受高估值走出獨立行情, 而沒有業績支撐的股價則缺乏長期上漲動力。 ”

從哪裡來?

過去十年間, 電子商務的興起將傳統商業瓦解得七零八落。 但近兩年來, 隨著電商增速開始放緩, 實體零售出現轉暖跡象, 先知先覺的阿裡巴巴集團開始強調全管道概念, 提出了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零售模式主張。

在2016年10月, 馬雲正式提出“新零售”的概念誕生。 並稱從2017年開始阿裡巴巴將不再提“電子商務”這個說法, 因為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就會結束。

未來的一二十年將沒有電子商務, 取而代之的是“新零售”, 即由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的新零售模式。

業內人士分析, 馬雲所提出的“新零售”概念, 是指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 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 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 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 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由此開始, 阿裡巴巴主導的新零售概念和相關事件開始反復發酵, 每一次事件性機會均引發了相關概念股的上漲——2016年11月, 阿裡入股三江購物, 曾令其股價暴漲並招致監管問詢;今年2月, 百聯集團宣佈與阿裡“聯姻”後, 百聯股份的股價也是一路飆升至兩度漲停。

5月29日, 聯華超市發佈公告稱, 公司股東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擬將所持有的聯華超市18%的內資股出售給阿裡巴巴, 阿裡將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該消息引發A股市場新零售概念股於31日盤中爆發, 華聯綜超、三江購物、百聯股份、紅旗連鎖等集體漲停。

今年上半年, 多家研究機構發佈的零售行業相關研究和統計資料, 紛紛印證了阿裡巴巴早前對電商和實體零售此消彼長態勢的判斷。

招商證券發佈研究報告指出, 在2013~2014年, 網購市場規模基本保持同比50%以上的高速增長, 憑藉品種多樣性和消費便捷性等優勢與線下零售搶奪市場, 對實體零售企業造成較大衝擊。 但自2016年以來, 電商規模增長開始放緩, 增速回落到30%以下,

對線下零售的衝擊力度有所減弱。 與此同時, 線下服務體驗類消費開始興起。

麥肯錫相關研究資料顯示, 近兩年來消費者開始逐步增加服務體驗類的消費開支, 2015年與2012年相比, 服務類的產品消費意願明顯增強。

從企業層面看, 百家重點零售實體企業零售額今年前三個月回歸2%以上增速。 企業層面零售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在去年和今年一季度分別同比增長1.75%和3.53%, 扣非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73%和25.05%, 其中54家重點企業扣非淨利潤為正的數量從去年一季度的20家增長到今年同期的39家, 逐季改善趨勢明顯。

對此, 招商證券指出, 線下服務體驗類消費的不可替代性築起了實體零售的護城河。 因為線下零售與線上相比也有其顯著的不可替代性, 尤其是服務體驗類的消費,如美容美髮、個人護理、休閒娛樂等必須依託線下實體來完成,這一趨勢正在説明實體零售拓寬自己的護城河,有效對抗網路購物的衝擊。

到哪裡去?

種種跡象顯示,隨著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阿裡巴巴在相關領域的佈局也已經馬不停蹄地開展起來。

此前,阿裡已入股銀泰百貨、蘇甯雲商;去年11月又斥資21.5億元收購三江購物32%的股份;今年2月,阿裡巴巴與百聯集團在上海宣佈聯姻;5月,阿裡再次入股百聯子公司聯華超市,佈局線下新零售業務。隨後,新華聯控股還與阿裡巴巴等企業共同設立杭州瀚雲新領股權合夥企業,全面佈局投資新零售。

6月13日,在阿裡巴巴與54個商家召開的閉門會上,集團CEO張勇分享了阿裡的“新零售”戰略思路,即以“天貓”為主陣地,通過資料的運用,説明品牌企業乃至整個商業對人、貨、場商業元素進行重構,並指出重構的背後,是客流、商品、訂單、支付和會員五個核心商業要素的資料化,而天貓將具體從四個方面貫徹落實上述戰略。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前私有化銀泰、入股蘇甯雲商、結盟百聯集團主要是從零售業態、全管道佈局、會員體系等層面推進合作;入股三江購物和聯華超市則是為了與超市零售業態有所聯動。由此阿裡的新零售佈局已經涉及百貨、超市、專業市場、生鮮等多個業態,可以說基本覆蓋到了線下零售的各個領域。而此次閉門會,則透露出阿裡的“新零售”佈局終於從“場景”層面開始向“商品”層面延伸,這也意味著阿裡的“新零售”戰略已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除了愛搞事兒的阿裡,商業零售領域其他企業也在積極探索“新零售”之路。

以京東為例,該公司線上下零售佈局方面也同樣不甘落後,2015 年就入股超市行業龍頭永輝超市,2016年則通過1號店聯姻沃爾瑪,並領投天天果園。京東線上下零售部分雖說涉足企業數量不及阿裡,但也明顯可以看到其進軍的決心。

相比阿裡作為線上互聯網企業,通過金融杠杆和技術迅速獲得實體管道,永輝超市則是線下擁有非常強的生鮮供應鏈優勢的企業。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永輝超市還是一個以生鮮為“撒手鐧”的零售企業,但近年來公司致力於打造完整的供應鏈、構建強大的後臺,不斷推出創新業態,未來也有望成為新零售的標杆企業。

以“超級物種”為例,這是永輝超市打造的一個全新業態,主打“未來超市+餐飲”,定位中高端消費者。與傳統零售超市不同之處在於,超級物種會提供龍蝦現場售制、大面積餐飲區域、外送半小時等服務,同時還集成了鮭魚、盒牛、波龍、麥子等各種工坊及廚房相關配套,目的是要打造多元化的消費場景,差異化的賣點,以吸引不同年齡層、不同消費訴求的顧客,拉動超市商品的銷售。

從獲客角度來看,超級物種自帶IP,擁有圈粉功能,給永輝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新客戶,尤其是具有消費能力的年輕用戶、線上用戶,而這正是超級物種最有價值的地方,不僅使得這一業態加速擴張成為可能,未來有望成為公司高利潤增長點。

估值回歸與走勢分化

從A股市場新零售板塊的市場表現以及估值情況看,當前該板塊整體處於估值低位,而板塊內部標的個股走勢之間也出現了明顯分化。

《投資者報》記者根據Wind資料統計發現,新零售板塊指數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兩度沖高,隨後自今年3月起出現較大幅度回落。從年內股價表現情況看,新零售板塊的市場表現遠遜于市場整體水準。

截至6月14日,相比申萬28個一級行業指數,新零售行業指數年內出現了12%的跌幅,位居跌幅榜第5位,表現僅略好於傳媒、軍工、紡織和農林牧漁這4個行業。而與年內滬深300指數6.8%的漲幅相比,則落後了近19%,遠遠跑輸大盤。

具體到個股來看,被納入新零售指數的15只標的個股在年內的走勢也出現了明顯分化。截至6月14日收盤,永輝超市以年內42%的漲幅領跑整個板塊,東百集團以31%的漲幅緊隨其後,鄂武商A年內漲幅為22%,重慶百貨漲幅11%,此外,還有百聯股份在年內取得了5%的正收益。而板塊中其餘10只個股則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新華都和三江購物的跌幅超過30%,紅旗連鎖和步步高的跌幅超過20%。而這一資料還是在近期新零售板塊出現明顯反彈之後採集的,由此可見,新零售板塊中諸如三江購物這樣的個股,在年內跌幅最深的時候股價曾幾近腰斬。

板塊指數表現落後,新零售概念個股的整體估值水準也回歸到了低位區間。

據本報記者統計,截至6月14日收盤,在15只標的個股中,共有重慶百貨、鄂武商A、天虹股份、步步高、百聯股份、永輝超市和廣百股份等7只個股動態市盈率低於25倍,另有蘇甯雲商、百聯股份、步步高、天虹股份、華聯股份以及廣百股份等6只個股的市淨率低於2倍。

從基金公司一季報相關資料看,當前該類機構所持有零售類股票的倉位元處於較低水準,顯示出市場對於行業弱復蘇帶來的業績改善和新零售未來巨大空間預期尚不充分,存在明顯預期差。

針對新零售板塊的後市表現,多家研究機構判斷,在行業復蘇的背景下,當前板塊整體估值回歸30倍左右的市盈率水準,尤其是部分優質個股估值僅有20倍左右,顯示出該板塊已經具備了投資價值。考慮到當前A股市場價值回歸的傾向,預計新零售板塊個股之間的分化還會進一步加大,其中業績成長確定性高的個股將享受高估值走出獨立行情,而沒有業績支撐的個股,股價將缺乏長期上漲動力。

尋找行業“真龍頭”

那麼,究竟哪些新零售個股可以成為領漲板塊的龍頭呢?券商研究機構根據個股估值以及成長性等因素,推薦投資者關注一些估值具有安全邊際以及業績出現拐點的個股。《投資者報》研究員以成長性高、基本面積極改善且估值相對便宜為標準,從中遴選出了永輝超市、百聯股份、蘇甯雲商和重慶百貨4只個股供投資者參考。

其中,永輝超市是業內公認的白馬股。當前該公司已成功佈局國內19個省,2016 年又新增門店105 家,其所施行的“供應鏈打造+合夥人”制度,讓合夥人共用單店利潤,與永輝超市共用供應鏈,使得門店得以快速複製。

面對行業競爭的加劇,永輝超市在業態方面也不斷推陳出新,打造了“超級物種”業態和“工坊”系列“獨立店”,創新融合樂“零售+餐飲”業態,背靠永輝強大的全球供應鏈資源,永輝“工坊”優勢明顯,備受市場歡迎,預期將成為永輝超市未來一大盈利點。

從財務資料看,今年一季度,該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8%,遠超市場預期,公司稱這一業績增長主要是得益於公司毛利率進一步提升,團隊自主管控費用以及靈活使用帳戶資金增加利息收入等。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指出,永輝超市將於2017~2018年迎來淨利潤率提升拐點,今年二季度業績有望超預期,2017全年扣非後業績增速將超過50%。總體看,多家券商對永輝超市維持“增持”評級,並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

百聯股份為“阿裡系”核心個股,該公司經營網點遍佈全國20多個省市近5000家,並控股聯華超市。公司2017年混改推進,當前公司股價已經基本回檔,消化前期集團層面與阿裡合作的事件影響。

公司目前15元左右的股價較前期高點回落超過20%,動態市盈率為19倍PE,市淨率為1.61倍,屬於雙低品種。但新零售合作、混改都有重點推進,近期阿裡又接手聯華超市18%股權,後續進一步合作值得期待。

蘇甯雲商此前亦獲得阿裡系入股,2017年第一季度實現盈利,線上業務維持高增速;2017年線上競爭格局趨緩,消費升級提升家電等品類銷量。雖然該股當前動態市盈率處於高位,但市淨率水準不足1.5倍,尤其是多家券商機構普遍看好其盈利提升帶動的由低PB估值向高估值切換,因此屬於重點推薦的個股之一。

重慶百貨主業受毛利率和資產計提影響利潤率低於同業,存在改善空間,但其消費金融業務發展良好,且國改推進態度堅決是兩大亮點。當前其主業逐漸築底,參股的馬上消費金融則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盈利有望持續超預期。該股當前動態市盈率僅7倍PE,市淨率為2.1倍,整體估值處於較低水準,具有相對較高的估值安全邊際,機構預計其後續定增方案修改等有望提振估值。■

尤其是服務體驗類的消費,如美容美髮、個人護理、休閒娛樂等必須依託線下實體來完成,這一趨勢正在説明實體零售拓寬自己的護城河,有效對抗網路購物的衝擊。

到哪裡去?

種種跡象顯示,隨著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阿裡巴巴在相關領域的佈局也已經馬不停蹄地開展起來。

此前,阿裡已入股銀泰百貨、蘇甯雲商;去年11月又斥資21.5億元收購三江購物32%的股份;今年2月,阿裡巴巴與百聯集團在上海宣佈聯姻;5月,阿裡再次入股百聯子公司聯華超市,佈局線下新零售業務。隨後,新華聯控股還與阿裡巴巴等企業共同設立杭州瀚雲新領股權合夥企業,全面佈局投資新零售。

6月13日,在阿裡巴巴與54個商家召開的閉門會上,集團CEO張勇分享了阿裡的“新零售”戰略思路,即以“天貓”為主陣地,通過資料的運用,説明品牌企業乃至整個商業對人、貨、場商業元素進行重構,並指出重構的背後,是客流、商品、訂單、支付和會員五個核心商業要素的資料化,而天貓將具體從四個方面貫徹落實上述戰略。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前私有化銀泰、入股蘇甯雲商、結盟百聯集團主要是從零售業態、全管道佈局、會員體系等層面推進合作;入股三江購物和聯華超市則是為了與超市零售業態有所聯動。由此阿裡的新零售佈局已經涉及百貨、超市、專業市場、生鮮等多個業態,可以說基本覆蓋到了線下零售的各個領域。而此次閉門會,則透露出阿裡的“新零售”佈局終於從“場景”層面開始向“商品”層面延伸,這也意味著阿裡的“新零售”戰略已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除了愛搞事兒的阿裡,商業零售領域其他企業也在積極探索“新零售”之路。

以京東為例,該公司線上下零售佈局方面也同樣不甘落後,2015 年就入股超市行業龍頭永輝超市,2016年則通過1號店聯姻沃爾瑪,並領投天天果園。京東線上下零售部分雖說涉足企業數量不及阿裡,但也明顯可以看到其進軍的決心。

相比阿裡作為線上互聯網企業,通過金融杠杆和技術迅速獲得實體管道,永輝超市則是線下擁有非常強的生鮮供應鏈優勢的企業。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永輝超市還是一個以生鮮為“撒手鐧”的零售企業,但近年來公司致力於打造完整的供應鏈、構建強大的後臺,不斷推出創新業態,未來也有望成為新零售的標杆企業。

以“超級物種”為例,這是永輝超市打造的一個全新業態,主打“未來超市+餐飲”,定位中高端消費者。與傳統零售超市不同之處在於,超級物種會提供龍蝦現場售制、大面積餐飲區域、外送半小時等服務,同時還集成了鮭魚、盒牛、波龍、麥子等各種工坊及廚房相關配套,目的是要打造多元化的消費場景,差異化的賣點,以吸引不同年齡層、不同消費訴求的顧客,拉動超市商品的銷售。

從獲客角度來看,超級物種自帶IP,擁有圈粉功能,給永輝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新客戶,尤其是具有消費能力的年輕用戶、線上用戶,而這正是超級物種最有價值的地方,不僅使得這一業態加速擴張成為可能,未來有望成為公司高利潤增長點。

估值回歸與走勢分化

從A股市場新零售板塊的市場表現以及估值情況看,當前該板塊整體處於估值低位,而板塊內部標的個股走勢之間也出現了明顯分化。

《投資者報》記者根據Wind資料統計發現,新零售板塊指數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兩度沖高,隨後自今年3月起出現較大幅度回落。從年內股價表現情況看,新零售板塊的市場表現遠遜于市場整體水準。

截至6月14日,相比申萬28個一級行業指數,新零售行業指數年內出現了12%的跌幅,位居跌幅榜第5位,表現僅略好於傳媒、軍工、紡織和農林牧漁這4個行業。而與年內滬深300指數6.8%的漲幅相比,則落後了近19%,遠遠跑輸大盤。

具體到個股來看,被納入新零售指數的15只標的個股在年內的走勢也出現了明顯分化。截至6月14日收盤,永輝超市以年內42%的漲幅領跑整個板塊,東百集團以31%的漲幅緊隨其後,鄂武商A年內漲幅為22%,重慶百貨漲幅11%,此外,還有百聯股份在年內取得了5%的正收益。而板塊中其餘10只個股則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新華都和三江購物的跌幅超過30%,紅旗連鎖和步步高的跌幅超過20%。而這一資料還是在近期新零售板塊出現明顯反彈之後採集的,由此可見,新零售板塊中諸如三江購物這樣的個股,在年內跌幅最深的時候股價曾幾近腰斬。

板塊指數表現落後,新零售概念個股的整體估值水準也回歸到了低位區間。

據本報記者統計,截至6月14日收盤,在15只標的個股中,共有重慶百貨、鄂武商A、天虹股份、步步高、百聯股份、永輝超市和廣百股份等7只個股動態市盈率低於25倍,另有蘇甯雲商、百聯股份、步步高、天虹股份、華聯股份以及廣百股份等6只個股的市淨率低於2倍。

從基金公司一季報相關資料看,當前該類機構所持有零售類股票的倉位元處於較低水準,顯示出市場對於行業弱復蘇帶來的業績改善和新零售未來巨大空間預期尚不充分,存在明顯預期差。

針對新零售板塊的後市表現,多家研究機構判斷,在行業復蘇的背景下,當前板塊整體估值回歸30倍左右的市盈率水準,尤其是部分優質個股估值僅有20倍左右,顯示出該板塊已經具備了投資價值。考慮到當前A股市場價值回歸的傾向,預計新零售板塊個股之間的分化還會進一步加大,其中業績成長確定性高的個股將享受高估值走出獨立行情,而沒有業績支撐的個股,股價將缺乏長期上漲動力。

尋找行業“真龍頭”

那麼,究竟哪些新零售個股可以成為領漲板塊的龍頭呢?券商研究機構根據個股估值以及成長性等因素,推薦投資者關注一些估值具有安全邊際以及業績出現拐點的個股。《投資者報》研究員以成長性高、基本面積極改善且估值相對便宜為標準,從中遴選出了永輝超市、百聯股份、蘇甯雲商和重慶百貨4只個股供投資者參考。

其中,永輝超市是業內公認的白馬股。當前該公司已成功佈局國內19個省,2016 年又新增門店105 家,其所施行的“供應鏈打造+合夥人”制度,讓合夥人共用單店利潤,與永輝超市共用供應鏈,使得門店得以快速複製。

面對行業競爭的加劇,永輝超市在業態方面也不斷推陳出新,打造了“超級物種”業態和“工坊”系列“獨立店”,創新融合樂“零售+餐飲”業態,背靠永輝強大的全球供應鏈資源,永輝“工坊”優勢明顯,備受市場歡迎,預期將成為永輝超市未來一大盈利點。

從財務資料看,今年一季度,該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8%,遠超市場預期,公司稱這一業績增長主要是得益於公司毛利率進一步提升,團隊自主管控費用以及靈活使用帳戶資金增加利息收入等。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指出,永輝超市將於2017~2018年迎來淨利潤率提升拐點,今年二季度業績有望超預期,2017全年扣非後業績增速將超過50%。總體看,多家券商對永輝超市維持“增持”評級,並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

百聯股份為“阿裡系”核心個股,該公司經營網點遍佈全國20多個省市近5000家,並控股聯華超市。公司2017年混改推進,當前公司股價已經基本回檔,消化前期集團層面與阿裡合作的事件影響。

公司目前15元左右的股價較前期高點回落超過20%,動態市盈率為19倍PE,市淨率為1.61倍,屬於雙低品種。但新零售合作、混改都有重點推進,近期阿裡又接手聯華超市18%股權,後續進一步合作值得期待。

蘇甯雲商此前亦獲得阿裡系入股,2017年第一季度實現盈利,線上業務維持高增速;2017年線上競爭格局趨緩,消費升級提升家電等品類銷量。雖然該股當前動態市盈率處於高位,但市淨率水準不足1.5倍,尤其是多家券商機構普遍看好其盈利提升帶動的由低PB估值向高估值切換,因此屬於重點推薦的個股之一。

重慶百貨主業受毛利率和資產計提影響利潤率低於同業,存在改善空間,但其消費金融業務發展良好,且國改推進態度堅決是兩大亮點。當前其主業逐漸築底,參股的馬上消費金融則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盈利有望持續超預期。該股當前動態市盈率僅7倍PE,市淨率為2.1倍,整體估值處於較低水準,具有相對較高的估值安全邊際,機構預計其後續定增方案修改等有望提振估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