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解讀兩會政策變化:2017關注哪些投資機會

交銀國企改革 、交銀主題優選基金經理 沈楠

縱觀歷年兩會, 政府工作報告都會對投資者把握未來經濟趨勢和政策導向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相關政策重點也孕藏著年度投資機會。 隨著本周全國兩會步入尾聲, 對於2017年的工作規劃逐步浮出水面, 對於投資者而言, 讀懂兩會政策或許可以從中感知資本市場的新方向。

一、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對於股票市場的投資回報率有著很強的影響, 今年兩會釋放的經濟“穩中向好”信號將對股票市場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

從兩會公佈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 2016年穩增長任務完成情況好於預期, 緩解了市場之前對於經濟衰退甚至滯漲的擔憂。 雖然GDP增速繼續放緩至6.8%, 但放眼世界主要經濟體, 目前我國的經濟整體增速依然處於全球前列, 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5%左右, 經濟增量占全球經濟增量比重超過30%,

這也充分說明去年我國經濟在各個方面呈平穩健康發展態勢。 更值得一提的是, 在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逐漸深入的背景下, 我國經濟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合理的經濟結構將有利於持續保持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 同時, 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的經濟增速目標小幅下調至6.5%左右, 穩中求進成總基調。 2017年中國經濟總體還是將延續2016年以來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態勢, 加之繼續優化結構, 經濟的健康發展將對股票市場發揮積極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也清晰勾勒出了2017年經濟發展輪廓: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發揮主要拉動作用, 基建投資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新興產業得到培育壯大。 消費升級、基建投資、新興產業三足鼎立的局面將加速形成,

蘊藏巨大投資機遇。 具體來說, 消費層面, 保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提高社會福利和保障水準, 進一步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與消費意願, 促進消費升級, 在此背景下, 優質的消費品公司將獲得市場青睞;基建投資層面, 2017年計畫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 開工15項重大水利工程, 基建計畫規模與2016年相近;新興產業層面, 新興經濟將逐漸成為消費和基建之外, 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2017年我國將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在新材料、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生物製藥、5G、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產業領域取得更大成績,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升級。

在保證經濟穩中有進運行時,

生態環境保護受到極大重視。 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空氣、水、土壤治理均提出明確目標。 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 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 強化水、土壤污染防治: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 環保行業既成為十三五期間國家的重點投資方向, 也成為新一屆地方政府任期工作成效的關鍵考察項, 所以從中長期來看, 環保行業將依舊處於黃金期, 相關公司也將持續受益。

二、經濟發展問題外, 兩會對影響股票市場的另一個關鍵因素——貨幣政策也給出了明確說法, 即繼續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2017年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餘額預期增長均為12%左右,

相比去年13%的水準略有下調, 邊際上有所收緊, 但幅度溫和。 再考慮到近兩年, 可供央行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變得更為豐富, 相信在更為科學的貨幣調控體系下, 市場出現“錢荒”的可能性正在逐步降低。 此外, 央行將綜合運用多種政策手段維護市場流動性基本穩定, 合理引導市場利率水準, 疏通傳導機制, 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 特別是支援“三農”和小微企業。 在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基調下繼續降低企業杠杆率, 減輕企業財務負擔, 具體措施上包括推進資產證券化、債轉股, 加大股權融資力度等。 財政政策上繼續保持積極, 赤字率與去年持平, 在繼續降低企業稅負的同時推進完成地方政府債務置換, 並通過PPP的方式提高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三、改革領域,供給側改革依舊是主攻方向,國企改革作為深化改革領域的另一個重要著力點繼續成為討論重點,改革主題或將成為貫穿全年的投資主線。

供給側改革方面,將繼續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通過簡政減稅、放寬准入、鼓勵創新,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更好適應和引導需求。除關注2016年取得重大成績的煤炭、鋼鐵供給側改革之外,今年供給側改革將拓展至火電和農業等領域。火電供給側改革方面,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範化解煤電過剩產能、提高煤電行業效率。農業供給側改革早在去年已經首次在經濟工作會議中被重點提及,也成為今年“一號檔”的主角,後續農業供給側改革將在農業結構改革、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村改革、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四大重點方向著重展開。

國企改革方面,去年改革的紅利已經初步釋放,全國1.86萬戶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由降轉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3424億元,同比增長0.3%;實現利潤總額11751億元,同比增長6.7%,創造了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速。今年政府計畫基本完成國企公司制改革,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將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2017年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是混改的重點領域,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總體來說,本次兩會向社會各界傳遞出了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改革創新,正在崛起的大國形象。對於投資者來說,今年將是充滿機會的一年,消費升級、基建投資、新興產業三足鼎立,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釋放經濟活力,“一帶一路”、自貿區使中國更好得“走出去”。沿著兩會的政策方向,精選相關領域的優質公司將有益於獲得理想的投資回報。

(投資有風險 理財需謹慎)

並通過PPP的方式提高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三、改革領域,供給側改革依舊是主攻方向,國企改革作為深化改革領域的另一個重要著力點繼續成為討論重點,改革主題或將成為貫穿全年的投資主線。

供給側改革方面,將繼續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通過簡政減稅、放寬准入、鼓勵創新,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更好適應和引導需求。除關注2016年取得重大成績的煤炭、鋼鐵供給側改革之外,今年供給側改革將拓展至火電和農業等領域。火電供給側改革方面,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範化解煤電過剩產能、提高煤電行業效率。農業供給側改革早在去年已經首次在經濟工作會議中被重點提及,也成為今年“一號檔”的主角,後續農業供給側改革將在農業結構改革、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村改革、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四大重點方向著重展開。

國企改革方面,去年改革的紅利已經初步釋放,全國1.86萬戶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由降轉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3424億元,同比增長0.3%;實現利潤總額11751億元,同比增長6.7%,創造了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速。今年政府計畫基本完成國企公司制改革,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將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2017年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是混改的重點領域,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總體來說,本次兩會向社會各界傳遞出了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改革創新,正在崛起的大國形象。對於投資者來說,今年將是充滿機會的一年,消費升級、基建投資、新興產業三足鼎立,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釋放經濟活力,“一帶一路”、自貿區使中國更好得“走出去”。沿著兩會的政策方向,精選相關領域的優質公司將有益於獲得理想的投資回報。

(投資有風險 理財需謹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