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平軍強勢攻城,城中一女子做了件事,保住江西一座城

1840年, 林則徐的女兒林普晴嫁給了她的表哥沈葆楨。

林普晴自幼受到了純正的家庭教育, 是個賢淑端莊、知書達禮、頗有見識的女子。

婚後, 她用心照顧丈夫讀書理事, 夫妻倆相敬如賓。 不久沈葆楨遷為禦史, 數度上書討論兵事, 很受咸豐皇帝青睞。 這時正值太平天國起義爆發, 福建、江西一帶戰火紛飛, 鑒於沈葆楨通曉兵道, 朝廷任命他為江西廣信(今江西上饒市)知府。

當時太平軍己攻下金陵, 正乘勢向四周出擊, 上饒是他們的攻擊目標之一。 然而上饒兵力有限, 為了應對太平軍的大舉進攻, 沈葆楨一到任就著手擴大兵力。 他到各屬縣募兵籌餉, 只留下夫人林普晴坐鎮上饒。

恰巧此時, 大批太平軍蜂擁而至, 試圖一舉拿下上饒城。 由於城中無主, 無人能出面指揮兵士, 許多官員竟收拾了細軟, 攜家眷倉惶出逃。 這時, 有人勸林普晴也趕快出城避難, 然後再設法與沈大人會合。

林普睛卻不為所動:既然丈夫托她守城, 她誓死也會不辱使命。 旁人好心勸道:“夫人畢竟是女流之輩, 如何指揮得了部隊, 何況城中兵力有限, 太平軍很快就會破城而入的。 ”林普晴堅定地搖搖頭, 沉靜地說:“你們可以去逃命, 但我不能,

我決意與上饒城共存亡!”為了表示心意之堅, 她指著院中的水井道:“倘若城破, 這裡就是我的安身之處。 ”

大敵當前, 林普晴一個弱女子, 何以有這樣的勇氣和信心?這緣于平日裡受父親和丈夫的薰陶, 加之, 林普晴對用兵之道也略知一二。 此外, 她的性格也受父親的影響, 頗能臨危不懼, 從容行事。 她找到城中守軍的頭領, 商議好守城之策, 並毫不猶豫地打開府庫, 用所有的存糧犒勞軍士。 守軍在城牆上浴血奮戰, 林普晴則親自率領城中婦女做飯, 再送上城牆, 這樣一來, 軍中將士深為沈夫人的義舉所感動, 都豪言要誓死守城。

然而畢竟寡不敵眾, 城中的形勢日漸危急, 當務之急是要求援解圍。 林普晴想到距上饒不遠的玉山鎮總兵饒廷選是林則徐的舊部,

現在只有請他出兵相援才是上策。 可是玉山鎮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饒總兵肯冒險相救嗎?為了拯救這座城, 也為了能打動饒廷選, 林普晴咬破中指, 以鮮血寫了一封求援信, 希望他能出兵相助。

然而就算饒總兵接到求援書就立刻前來支援, 他們抵達上饒也需兩天時間。 因此, 上饒軍民如何熬過這兩天就顯得至關重要。 對危兵來說, 士氣是最重要的, 林普晴走上城牆, 大聲地鼓勵守城將士:“諸位勇士, 我們的援軍很快就要到了, 只要我們再堅持一兩天, 敵軍一定會被我們打垮的!”

當時, 太平軍慣用滾地龍(即挖掘地道)的戰術攻城, 令人防不勝防。 古人針對這種戰術多採用“埋甕聽聲”的措施來防範,

可一時之間, 上饒城中很難找出這麼多合用的大甕, 這可如何是好?林普晴靈機一動, 想出了一條妙策。 她立即下令沿城牆內側搶挖出一道壕溝, 深須八尺, 寬五尺, 這樣敵軍一旦從地下攻城, 勢必會進入壕溝, 行跡必定暴露無遺。

上饒總兵收到林普晴的求援血書, 深為其善良和膽識所感動,於是當即抽出數千兵馬,連夜馳援上饒。與此同時,在外募兵籌餉的沈葆楨也得到了上饒被圍的消息,於是急忙率領兵馬日夜不停地趕往上饒。最終,三支人馬裡應外合,與太平軍血戰了七天七夜,解了上饒之圍。

雖說最終林普晴並沒得到朝廷的嘉獎,但她臨危不亂,運籌帷幄,為救百姓毫不顧惜自己的性命,這樣的果敢和才智為人嘆服。林普晴生在名門,嫁與名臣,所作所為不愧為名門之女。

有趣,有料,有深度

本文作者|賴 晨

文章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閱讀更多:

中國幫菲律賓打退海上霸主,霸主怒了,要用兩條船征服中國

漢族姑娘當了異族太后,率先抵制漢化,還把漢人打得落花流水

一個盜賊投奔朱元璋,被當作蹭吃蹭喝,誰料他征戰十年成開國大將

深為其善良和膽識所感動,於是當即抽出數千兵馬,連夜馳援上饒。與此同時,在外募兵籌餉的沈葆楨也得到了上饒被圍的消息,於是急忙率領兵馬日夜不停地趕往上饒。最終,三支人馬裡應外合,與太平軍血戰了七天七夜,解了上饒之圍。

雖說最終林普晴並沒得到朝廷的嘉獎,但她臨危不亂,運籌帷幄,為救百姓毫不顧惜自己的性命,這樣的果敢和才智為人嘆服。林普晴生在名門,嫁與名臣,所作所為不愧為名門之女。

有趣,有料,有深度

本文作者|賴 晨

文章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閱讀更多:

中國幫菲律賓打退海上霸主,霸主怒了,要用兩條船征服中國

漢族姑娘當了異族太后,率先抵制漢化,還把漢人打得落花流水

一個盜賊投奔朱元璋,被當作蹭吃蹭喝,誰料他征戰十年成開國大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