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媒郵儲基層行】甘肅白銀:貸款激起產業發展新活力

走進靖遠縣五合鎮, 幾乎家家紅磚瓦房, 院落整齊。 街道上也是處處小二層, 各色商品琳琅滿目。

“這裡農民的收入可不比上班的人低, 生活水準也不比縣城人差。 ”五合鎮黨委書記連總政說。

詳細問來才知道, 這裡產枸杞。 地勢平坦, 晝夜溫差大, 2700小時的年日照和興電工程的灌溉, 讓五合鎮的枸杞遠近聞名。

這個紅果果可了不得, 五合鎮發展枸杞產業有20年了, 全鎮11萬畝土地裡有6萬畝就種植枸杞。 枸杞每畝地的純收入是1萬元, 比一般農作物要高出好幾倍。

“了不得的不光是紅果果, 還有郵儲銀行哩。 ”五合鎮二道渠村村民劉生義道出了這其中的原委。

劉生義說, 他家能靠種枸杞發家致富, 郵儲銀行靖遠縣支行給了很大的幫助。 2014年, 他從郵儲銀行貸款3萬元種植枸杞, 每畝1.2萬元的收入, 讓他有了奔頭。 於是, 2016年他又貸款5萬元用來擴大種植面積。

12畝的枸杞種植地, 可觀的年收入讓劉生義家的日子紅火起來了, 今年他的10間大瓦房也要建成了。

“年底就可以住進去了, 到時候你們來喝茶啊。 ”劉生義邀請道。

支行工作人員在瞭解貸款使用情況

據郵儲銀行靖遠縣支行行長張雅姝介紹, 像劉生義這樣情況的還有很多, 僅是在二道渠村, 去年就從郵儲銀行貸款1000余萬元, 惠及農戶160多戶。

“今年, 郵儲銀行的貸款新增加了5個村, 450戶, 貸款規模增加到6000萬元。 可以說, 五合鎮枸杞產業的發展, 離不開郵儲銀行靖遠縣支行的金融支持。 ”連總政說。

產業規模擴大, 農民增收是好事。 不過連總政這個五合鎮的“大家長”思考更多的是, 在各地枸杞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 如何讓五合的枸杞在品質上更上一層樓。

在這樣的思路下, 五合建起了萬畝無公害枸杞生態基地。

“在這裡嚴禁使用化肥, 也不能使用化學農藥。 ”生態基地負責人張述珍說。

據張述珍介紹, 基地所處地區原來基本是荒漠。 但也正因如此, 土壤中重金屬含量低, 沒有化肥和農藥殘留, 再加上附近沒有工業和生活污染排放, 從水到土再到空氣, 都很潔淨。 這些優勢, 正是建設無公害枸杞生態基地的重要前提。

“基地再好, 還是要有資金支撐啊, 我這裡今年光用以支撐枸杞的木棍, 就需要投資70萬元, 更別提採摘時節每天近萬塊錢的人工費了。 ”張述珍有張述珍的煩惱。

不過這一煩惱讓老朋友郵儲銀行幫著解決了。

之所以說是老朋友, 也有其中的淵源。

2008年, 張述珍就從郵儲銀行用“三戶聯保”方式貸款10萬元, 2015年, 通過靖遠人社局就業擔保中心的擔保, 張述珍從郵儲銀行貸款200萬元用於發展枸杞。 現在, 張述珍和郵儲銀行靖遠縣支行正在洽談500萬貸款的專案, 用來發展高品質枸杞。

“隔日的金子不如銅, 之所以跟郵儲銀行合作這麼多年,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做農業, 用錢的時間要求很強, 郵儲銀行每次合作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貸款放給我們。 ”張述珍說。

據瞭解, 近年來, 郵儲銀行靖遠縣支行積極搭建服務平臺, 不斷轉變發展模式, 為縣域廣大農戶提供了“高效、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務, 有力支援了靖遠農業產業經濟轉型發展, 不斷為農村產業經濟注入活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