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蕭武:韓國最大的悲哀,是他本來就不該存在

所謂戰國七雄中, 最悲催的肯定要屬韓國。 七國之中, 數他最小, 國力最弱, 這也就算了。 更悲催的是, 他的周邊全是大國、強國, 誰他都惹不起。 秦國、楚國、魏國、齊國, 和韓國相鄰, 沒有一個他能惹得起的。

韓國最早的時候沒什麼名堂, 在諸侯中出名還是在著名的趙氏孤兒的故事中出現的韓厥, 因為他有存趙之功, 趙家平凡冤假錯案、落實政策之後, 韓厥才晉升晉國上卿, 和智氏、魏氏、趙氏並列。 不過, 即使是晉升上卿之後, 他在晉國幾大家族勢力中, 也仍然是最弱的。

分晉之前, 智氏想打擊和削弱趙魏韓三家,

也是先向韓家索要土地。 之後, 魏韓兩家又被智氏裹挾, 圍攻趙家。 生死存亡之際, 趙家派人遊說, 也是勸說魏韓兩家反戈一擊。 魏韓兩家倒戈, 導致智氏大敗, 從此晉國就只剩下了趙魏韓三家, 直到最後徹底瓜分了晉國。

不難看出, 韓國在分晉之前就是在幾大家族勢力之間來回游走撈點便宜, 靠這個生存。 分晉之後, 韓國又處在幾個大國勢力交鋒的地帶, 也只能繼續被裹挾。 起初魏國強大, 就依附魏國。 秦國崛起, 又改為依靠秦國。 秦國靠不住了, 投靠楚國。 楚國靠不住, 再改為投靠趙國。 來來回回, 反反復複, 是正兒八經的所謂朝秦暮楚。

春秋晚期, 各國公族都呈衰落之勢, 卿士大夫家族勢力比較強大, 架空了國君。 除了趙魏韓三家瓜分了晉國,

齊國也被田氏所篡奪。 所以, 進入戰國之後, 各國國君如果不想被架空被取代, 就得變法。 這些變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一個加強君主集權, 基本沒有例外。 而且, 誰先變法, 誰就先強大起來。 這也是法家在這一時期名人輩出、主導各國內政的主要原因。

率先變法的是魏國, 魏國任用李悝變法, 魏國率先在北方諸國中成為霸主。 韓國雖然是小國, 但是在分晉之後不久, 也消滅了鄭國, 並將國都從陽翟遷到了鄭國的新鄭。 在滅鄭的時候, 韓國俘虜了鄭國原來的一個“賤臣”, 也就是身份地位比較低下的官吏, 這個人就是申不害。 到韓昭侯時期, 申不害得勢用事, 擔任韓國國相, 主導變法。

申不害在韓國變法的目的、主要措施等,

都與李悝在魏國相去不遠。 一方面是富國強兵, 一方面是加強君主集權。 不過, 申不害與其他法家人物的不同之處在於, 他除了強調法, 更強調術。 他認為, 君主應該無為而治, 大臣則應該循名責實、名實相符, 君主只要用術把大臣管好, 下面具體操作的事都應該交給大臣們去辦, 君主不用太操心。

這當然是典型的道家思想。 表面上無為而治, 背地裡則主要靠帝王心術。 這與秦魏變法的不同之處是明顯的, 商鞅和李悝都強調法本身的中立性, 而且確立之後就不能輕易變更, 王孫貴胄也得奉行。 但申不害這套想法卻不同。 他的思路明顯更強調君主集權, 要君主將生殺予奪的大權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這是因為,

當時韓國在立國之初, 就面臨著幾個大家族的威脅。 所以, 這在當時看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這麼做同時也留下了隱患。 權力集中在君主身上, 國家的興衰自然也就系于君主一身。 君主賢明, 國家自然富強昌盛, 君主暗弱, 國家自然衰敗。 這是自然之勢。

不過, 申不害為相期間, 韓國總體來說還是強大了不少的。 在他為相之前, 秦國、魏國、齊國都曾入侵過韓國。 在申不害為相期間, 韓國周邊環境有所改善, 至少幾大勢力沒入侵韓國。 這對韓國來說, 就算是天大的喜事了。 所以, 史書上一般也認為, 申不害為相期間, 韓國算是達到了小康之治。

但是, 韓國的戰略環境並沒有辦法從根本上緩解。 戰國初期, 魏國和秦國、齊國爭霸, 韓國今天被魏國裹挾進攻齊國,

明天又跟著齊國討伐魏國。 魏國衰落, 秦國崛起, 秦國和楚國又開始爭霸, 韓國只好又在秦國和出國之間來回搖擺。 秦國來了投靠秦國, 楚國來了投靠楚國。 投靠了還不行, 還是要挨打, 又再倒戈。

這對一個國家來說, 是不是很悲催?那當然是一定的。 國家雖然小, 好歹也是個國家, 君主雖然是小國君主, 也是個君主, 今天賣身投靠這個, 明天投靠那個, 肯定誰都不願意, 都覺得自己挺委屈, 不願意。

但是, 辯證地看, 正是幾大勢力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 誰也沒用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實力均衡沒有被打破, 所以韓國還可以充當幾個大國勢力之間的緩衝帶, 一直殘延苟喘的存在到西元前230年的原因。 而在公園230年之後, 不光是韓國,其他幾個大國也都先後被秦國消滅了,也沒比韓國多活幾年。

韓國能夠綿延二百年,被稱為所謂戰國七雄之一,但除了申不害為相的十五年之外,其他時間都是在充當強國走狗、附庸,跟韓國自己對自己的戰略環境認識不清楚關係很大。

戰國周邊的強國主要是秦國、楚國、齊國和魏國。魏國早早衰落,就不去說了。在秦國、楚國和齊國幾大勢力之間,真正對秦國的生存威脅最大的是誰?讓歷史事實說話。

秦國光是在戰爭中消滅的韓國軍隊,史有明載的記錄如下:

前317年:秦敗韓師于修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麿、申差於觀澤。

前308年-307年:秦將甘茂破韓國宜陽,斬首六萬。

前293年:韓、魏伐秦。秦白起擊敗魏師、韓師,斬首二十四萬級,拔五城。

前275年:秦相國穰侯伐魏。韓救魏,穰侯大破之,斬首四萬。

前264年:秦伐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前256年:秦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

而韓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戰爭中,沒有出現這種幾萬人被斬首的記錄,而秦國卻從西元前317年開始,保持著幾乎每十年就要大舉進攻並消滅韓國有生力量一次的節奏。要知道,韓國是小國,每十年能養出來個四五萬人的軍隊,是很不容易的。但秦國顯然比韓國更清楚這一點,所以每十年就要收割一次,讓韓國沒有什麼喘息的機會。

除了每十年就來韓國收割一次韓國軍隊有生力量,在韓國的大事記上,還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特點,在周邊的幾大強國中,秦國是唯一一個不斷蠶食韓國領土的,其它幾大國雖然也有規模大小不等的入侵韓國的記錄,也有零星的佔領韓國領土的記錄,但是秦國是頻率最高的,也是先後奪取韓國領土最多的強國。

從張儀為秦相的時候起,秦國就確立了遠交近攻的戰略。也就是說,對距離比較遠的大國採取相對比較友好和平的策略,而對鄰近國家則始終保持攻勢,不斷打擊和擠壓。與秦國相鄰的國家主要是楚國、魏國、趙國和韓國。其中,趙國和秦國接壤的領土主要是今天陝北、內蒙黃河沿岸的地帶,相對比較荒蕪,秦國下大力氣爭奪的必要性不大。楚國本來就強大,秦國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取得絕對優勢,自然沒有必要硬頂。魏國自從霸權衰落之後,就一蹶不振,但仍然有自衛能力。只有韓國相對來說最為弱小,而且是秦國出函谷關與六國的必經之路,自然是秦國進攻的主要對象。

也就是說,秦國對魏國、楚國雖然也先後發動過多次大規模戰爭,也奪取了一些領土,但這些都不是秦國的戰略主攻方向,而是進攻性的防禦,是為了解除魏國和楚國對秦國的威脅。只有韓國,是在不斷被秦國打擊,而且奪取領土最多。

韓國如果能夠清楚到認識到這一點,那麼韓國就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對自身生存威脅最大的秦國,是必須堅決抵抗的,沒有絲毫妥協餘地。理智的選擇當然是,而且必須是,寧可割讓領土給楚國、齊國等大國,以換取他們支持韓國來抗秦,也不能割讓領土給秦國。但韓國不但沒有,反而始終抱著機會主義的態度,不但秦國打過來佔領了地方就給秦國,而且經常在面臨威脅的時候主動割讓土地給秦國。

當然,除了秦國,其它幾個大國對韓國也並不友好。因為韓國處在幾個大國伐秦的必經之路上,所以只要其它幾國聯合伐秦,戰場就要擺在韓國領土上,而且必須裹挾韓國參加。而這種聯合伐秦往往無果而終,草草了事,幾乎沒有什麼勝績,結果自然是秦國更為深刻的認識到,韓國的存在並不能為秦國提供太多的遮罩。

主動割讓領土給秦國,帶來的結果是韓國越來越窮蹙,而且,韓國被秦國裹挾著進攻其他國家,為虎作倀。其他國家沒有能力報復秦國,就拿韓國開刀,在韓國面臨秦國進攻的時候,也經常袖手旁觀。這樣,韓國不但自己的領土被實實在在的壓縮,韓國的國際生存空間也在被秦國不斷擠壓。

但韓國如此全心全意的賣身投靠秦國,甚至韓王已經主動朝見秦王,以秦國藩臣自處,也並沒有換來秦國對韓國網開一面的照顧,反而成為六國之中首先被徹底消滅的國家。反而是趙國在韓國的生死存亡之際,傾舉國之力出兵救援,雖然功虧一簣,但很顯然比秦國對韓國要好多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戰國最弱小的國家,韓國最大的悲哀並不是他處在幾個大國勢力的交匯點上,而是他本身就不該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存在,存在的每一天都是在等待著下一次挨打。所以,韓國被秦國最終徹底消滅,對韓國反而是個解脫。在這之後,韓國所處的位置上再沒有出現過獨立的割據政權。

不光是韓國,其他幾個大國也都先後被秦國消滅了,也沒比韓國多活幾年。

韓國能夠綿延二百年,被稱為所謂戰國七雄之一,但除了申不害為相的十五年之外,其他時間都是在充當強國走狗、附庸,跟韓國自己對自己的戰略環境認識不清楚關係很大。

戰國周邊的強國主要是秦國、楚國、齊國和魏國。魏國早早衰落,就不去說了。在秦國、楚國和齊國幾大勢力之間,真正對秦國的生存威脅最大的是誰?讓歷史事實說話。

秦國光是在戰爭中消滅的韓國軍隊,史有明載的記錄如下:

前317年:秦敗韓師于修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麿、申差於觀澤。

前308年-307年:秦將甘茂破韓國宜陽,斬首六萬。

前293年:韓、魏伐秦。秦白起擊敗魏師、韓師,斬首二十四萬級,拔五城。

前275年:秦相國穰侯伐魏。韓救魏,穰侯大破之,斬首四萬。

前264年:秦伐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前256年:秦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

而韓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戰爭中,沒有出現這種幾萬人被斬首的記錄,而秦國卻從西元前317年開始,保持著幾乎每十年就要大舉進攻並消滅韓國有生力量一次的節奏。要知道,韓國是小國,每十年能養出來個四五萬人的軍隊,是很不容易的。但秦國顯然比韓國更清楚這一點,所以每十年就要收割一次,讓韓國沒有什麼喘息的機會。

除了每十年就來韓國收割一次韓國軍隊有生力量,在韓國的大事記上,還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特點,在周邊的幾大強國中,秦國是唯一一個不斷蠶食韓國領土的,其它幾大國雖然也有規模大小不等的入侵韓國的記錄,也有零星的佔領韓國領土的記錄,但是秦國是頻率最高的,也是先後奪取韓國領土最多的強國。

從張儀為秦相的時候起,秦國就確立了遠交近攻的戰略。也就是說,對距離比較遠的大國採取相對比較友好和平的策略,而對鄰近國家則始終保持攻勢,不斷打擊和擠壓。與秦國相鄰的國家主要是楚國、魏國、趙國和韓國。其中,趙國和秦國接壤的領土主要是今天陝北、內蒙黃河沿岸的地帶,相對比較荒蕪,秦國下大力氣爭奪的必要性不大。楚國本來就強大,秦國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取得絕對優勢,自然沒有必要硬頂。魏國自從霸權衰落之後,就一蹶不振,但仍然有自衛能力。只有韓國相對來說最為弱小,而且是秦國出函谷關與六國的必經之路,自然是秦國進攻的主要對象。

也就是說,秦國對魏國、楚國雖然也先後發動過多次大規模戰爭,也奪取了一些領土,但這些都不是秦國的戰略主攻方向,而是進攻性的防禦,是為了解除魏國和楚國對秦國的威脅。只有韓國,是在不斷被秦國打擊,而且奪取領土最多。

韓國如果能夠清楚到認識到這一點,那麼韓國就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對自身生存威脅最大的秦國,是必須堅決抵抗的,沒有絲毫妥協餘地。理智的選擇當然是,而且必須是,寧可割讓領土給楚國、齊國等大國,以換取他們支持韓國來抗秦,也不能割讓領土給秦國。但韓國不但沒有,反而始終抱著機會主義的態度,不但秦國打過來佔領了地方就給秦國,而且經常在面臨威脅的時候主動割讓土地給秦國。

當然,除了秦國,其它幾個大國對韓國也並不友好。因為韓國處在幾個大國伐秦的必經之路上,所以只要其它幾國聯合伐秦,戰場就要擺在韓國領土上,而且必須裹挾韓國參加。而這種聯合伐秦往往無果而終,草草了事,幾乎沒有什麼勝績,結果自然是秦國更為深刻的認識到,韓國的存在並不能為秦國提供太多的遮罩。

主動割讓領土給秦國,帶來的結果是韓國越來越窮蹙,而且,韓國被秦國裹挾著進攻其他國家,為虎作倀。其他國家沒有能力報復秦國,就拿韓國開刀,在韓國面臨秦國進攻的時候,也經常袖手旁觀。這樣,韓國不但自己的領土被實實在在的壓縮,韓國的國際生存空間也在被秦國不斷擠壓。

但韓國如此全心全意的賣身投靠秦國,甚至韓王已經主動朝見秦王,以秦國藩臣自處,也並沒有換來秦國對韓國網開一面的照顧,反而成為六國之中首先被徹底消滅的國家。反而是趙國在韓國的生死存亡之際,傾舉國之力出兵救援,雖然功虧一簣,但很顯然比秦國對韓國要好多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戰國最弱小的國家,韓國最大的悲哀並不是他處在幾個大國勢力的交匯點上,而是他本身就不該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存在,存在的每一天都是在等待著下一次挨打。所以,韓國被秦國最終徹底消滅,對韓國反而是個解脫。在這之後,韓國所處的位置上再沒有出現過獨立的割據政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