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昆曲王子”張軍解讀昆曲發展——“當代”兩字是昆曲頭上的利劍

原創昆曲《春江花月夜》主演、“昆曲王子”張軍解讀昆曲發展——

“當代”兩字是昆曲頭上的利劍

“當代”的第一層意義, 是瞭解過去、敬畏過去、守望傳統, 一些新的發現和創造往往是在過去已經發生過的;“當代”的第二層含義是當代的昆曲要自信和開放, 不能故步自封, 因為當下的審美已經發生了改變。

——張軍

張軍在昆曲《春江花月夜》中飾演張若虛

6年多前, 80後女編劇羅周花13天創作了一部名為《春江花月夜》的昆曲劇本, 她將唐代詩人張若虛的同名詩作擴展成一個逾越生死和時空的愛情故事。 有著“昆曲王子”之稱的張軍2015年終將此劇首度搬上舞臺, 去年又演出了修改過的2 . 0版本, 3月17日、18日這部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 引得各方關注。

當代昆曲《春江花月夜》是上海張軍昆曲藝術中心繼實景園林版昆曲《牡丹亭》 6年220場盛演不衰之後, 打造的又一部當代昆曲作品,

也是張軍挑梁製作的首部原創劇碼。 而就在演出前不久, 張軍在北京特意為昆曲迷們帶來了一場名為“感悟愛與時間”的昆曲分享和導賞會, 他從自身的學藝經歷談起, 介紹了昆曲表演所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其所傳達的超然意趣, 並同大家探討了如何能夠讓傳統的昆曲藝術形式在當代更好地繼承和發展下去。

遊園驚夢:昆曲與蘇州書畫藝術作品集 ¥139.5 購買

昆曲是喚醒傳統的一把鑰匙

分享會的開始, 不常看電視的張軍就提到了最近大火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使他身邊的很多朋友重新體會到了詩詞的美妙。 他認為, 我們的母語是漢語, 因而詩詞歌賦都能觸及心中柔軟的部分, 就像他常常和外國朋友分享“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 但是無論如何外國朋友都難以理解其中真意。 與其說是一檔節目使詩詞大熱, 倒不如說是某種方式使人們心裡柔軟的部分被喚醒, 而這種方式可以是詩詞, 是電視節目, 更可以是昆曲。 張軍說:“昆曲是詩詞、是古漢語、是音樂、是表演、是行當、是空間, 更是觀眾與表演者之間直接的交換。 因而昆曲被譽為是中國傳統美學的集大成者。 昆曲是一把鑰匙, 會在不經意間開啟古典文化的一扇窗。 ”

張軍強調了昆曲最重要的三大要素, 也是昆曲最獨特的文化內涵, 即:古漢語、曲牌體和超然的意趣。 首先, 昆曲的源頭是古漢語, 是詩詞的延伸。 昆曲講究“依字行腔” , 昆曲的源頭是字, 而不是音樂, 由字而生腔,

對每個字的“擺放”有特別的要求, 並且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因而昆曲是飽含著精緻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旨趣的。 其二是曲牌體。 除昆曲外的戲曲形式大都是板腔體, 板腔體大多是由胡琴伴奏, 而昆曲是由笛子伴奏的。 這不單是伴奏樂器的不同, 張軍將胡琴伴奏的傳統戲曲比喻成流行音樂, 不同的藝術家會有不同的演奏方式, 而笛子伴奏的昆曲則類似於古典音樂, 其一章一節都需遵其旨法, 不可隨意改動, 因而昆曲沒有流派, 只有風格。 也因此, 昆曲所流傳下來的劇碼都是在曲牌要求和詩詞格律嚴格規定之下, 先人智慧集成的偉大手筆。 這些文字被音樂所演繹, 並且在舞臺上表演, 從而將其中的文化內涵跨越時間傳遞給觀眾。

而昆曲內涵中最重要的就是其所蘊含的超然的意趣, 這也是昆曲區別於其他戲曲最重要的部分。 張軍對此談到:“講男歡女愛、纏綿悱惻, 昆曲也許比不上越劇;談帝王將相、家國情懷, 昆曲也可能不及京劇, 京胡一拉, 金戈鐵馬的壯闊之感油然而生;但是談到《牡丹亭》 , 則無有能及者, 這不單單是表演藝術的不同, 更是昆曲中所特有的超然部分。 白先勇提過, 《牡丹亭》最厲害的是‘杜麗娘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 死者可以生’ 。 因而, 昆曲是形而上的, 它講愛情超越愛情, 講人生超越人生, 講時間超越時間。 通過昆曲, 我們不僅僅可以看到戲劇的故事, 而且可以看到超越愛情、時間、歷史, 超越人性的很偉大的東西。 ”

昆曲《春江花月夜》劇照

張充和手抄昆曲譜 ¥739.2 購買

通過昆曲感悟愛與時間

張軍主演的昆劇《春江花月夜》講述了詩人張若虛在花影綽約的夜晚,對辛夷一見傾心,卻意外殞命,生死相隔。自此張若虛魂遊人間,辛夷年年憑弔,盪氣迴腸的愛情徹底征服了在冥界修道的曹娥,助張若虛還陽再生,與辛夷傳奇重逢。儘管一個再生為人,青春如初,一個已至暮年,嫁做人婦,卻琴瑟和鳴,共吟《春江花月夜》 。

編劇羅周希望通過這個故事探討愛與時間以及人與時間的關係,即在滄海桑田,時間變幻之後,是否依舊堅守自己的感情。張軍為了更好地探討不同的人對於時間和愛的感受以及感悟劇中的情感,在去年的七夕情人節,他拍了一段精彩的視頻。他在上海招募四對情侶,並將他們分開,將女生化作老年人,然後讓男生去尋找他們“年老”的愛人。張軍希望看到今天的人們面對這樣的變化時,時間給他們的情感會帶來些什麼。在視頻中,可以看到男生們在看到自己白髮蒼蒼的愛人之後,他們情感的變化。他們從最初的無奈和迷茫,到慢慢地習慣,並最終微笑著說:“這樣也挺好的,你還是那個你。 ”這一幕仿佛就是劇中的張若虛和辛夷,也正如張軍所說:“好的戲能夠讓你從中看到自己。 ”

昆曲·《牡丹亭》經典四版本: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3CD+2DVD) ¥240 購買

希望將昆曲帶回到生活中去

有觀眾問張軍:如何讓當代昆曲既遵循古有的韻味,又能符合當代人的審美?張軍的回答非常鄭重:“當代”兩字是橫在昆曲頭上的一把利劍。在2000年左右,為了讓當代的觀眾接受,昆曲革過自己的命。昆曲為了適應當下的需要,將詞句改短,將音樂改快,但這完全失去了昆曲原有的魅力,失去了其所獨有的細膩而綿長的安寧之感。因而演員當時在舞臺上躊躇滿志想要表演的時候,也是完全找不到方向。而在最近這幾年,隨著文化自信的回歸,大眾更多地去感受傳統,也促進了昆曲生命力的回歸。

在張軍看來,“當代”的第一層意義,是瞭解過去、敬畏過去、守望傳統,一些新的發現和創造往往是在過去已經發生過的;“當代”的第二層含義是當代的昆曲要自信和開放,不能故步自封,因為當下的審美已經發生了改變。當代的昆曲應該是開放和有趣的,也是能夠包容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都可以參與其中。昆曲之所以鮮活,其本質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應一提到昆曲就認為其曲高和寡。“希望將昆曲帶回到生活中去。而昆曲走向未來不僅僅是要有好的藝術家和好的戲,更重要的是要有力量能夠重新回歸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張軍談到。

昆曲《春江花月夜》劇照

張充和手抄昆曲譜 ¥739.2 購買

通過昆曲感悟愛與時間

張軍主演的昆劇《春江花月夜》講述了詩人張若虛在花影綽約的夜晚,對辛夷一見傾心,卻意外殞命,生死相隔。自此張若虛魂遊人間,辛夷年年憑弔,盪氣迴腸的愛情徹底征服了在冥界修道的曹娥,助張若虛還陽再生,與辛夷傳奇重逢。儘管一個再生為人,青春如初,一個已至暮年,嫁做人婦,卻琴瑟和鳴,共吟《春江花月夜》 。

編劇羅周希望通過這個故事探討愛與時間以及人與時間的關係,即在滄海桑田,時間變幻之後,是否依舊堅守自己的感情。張軍為了更好地探討不同的人對於時間和愛的感受以及感悟劇中的情感,在去年的七夕情人節,他拍了一段精彩的視頻。他在上海招募四對情侶,並將他們分開,將女生化作老年人,然後讓男生去尋找他們“年老”的愛人。張軍希望看到今天的人們面對這樣的變化時,時間給他們的情感會帶來些什麼。在視頻中,可以看到男生們在看到自己白髮蒼蒼的愛人之後,他們情感的變化。他們從最初的無奈和迷茫,到慢慢地習慣,並最終微笑著說:“這樣也挺好的,你還是那個你。 ”這一幕仿佛就是劇中的張若虛和辛夷,也正如張軍所說:“好的戲能夠讓你從中看到自己。 ”

昆曲·《牡丹亭》經典四版本: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3CD+2DVD) ¥240 購買

希望將昆曲帶回到生活中去

有觀眾問張軍:如何讓當代昆曲既遵循古有的韻味,又能符合當代人的審美?張軍的回答非常鄭重:“當代”兩字是橫在昆曲頭上的一把利劍。在2000年左右,為了讓當代的觀眾接受,昆曲革過自己的命。昆曲為了適應當下的需要,將詞句改短,將音樂改快,但這完全失去了昆曲原有的魅力,失去了其所獨有的細膩而綿長的安寧之感。因而演員當時在舞臺上躊躇滿志想要表演的時候,也是完全找不到方向。而在最近這幾年,隨著文化自信的回歸,大眾更多地去感受傳統,也促進了昆曲生命力的回歸。

在張軍看來,“當代”的第一層意義,是瞭解過去、敬畏過去、守望傳統,一些新的發現和創造往往是在過去已經發生過的;“當代”的第二層含義是當代的昆曲要自信和開放,不能故步自封,因為當下的審美已經發生了改變。當代的昆曲應該是開放和有趣的,也是能夠包容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都可以參與其中。昆曲之所以鮮活,其本質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應一提到昆曲就認為其曲高和寡。“希望將昆曲帶回到生活中去。而昆曲走向未來不僅僅是要有好的藝術家和好的戲,更重要的是要有力量能夠重新回歸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張軍談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