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欣賞盆景 陶冶情操 提升自我

人生如鏡, 你對著它笑, 它也對著你笑;你對著它哭, 它便對著你哭。 成功與否, 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 而在於我們想的是什麼, 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改變不了過去, 但可以改變現在;改變不了環境, 就必須改變自己。 你變了, 世界就變了。

@鑿樹藝人-高超 自薦佳作如下:

改作曾憲燁老師的早期作品

圖、文|張先覺

廣東曾憲燁老師2005年曾在《盆景藝術線上》網站徵求大家對這件作品的改作意見。 我毛遂自薦, 賞評了曾老師這件早期作品, 得到了他的認可。 現在以抛磚引玉為目的, 引發大家對盆景作品賞析的興趣共用, 以利互相交流。

曾老師的這件作品已經多年了, 若歷史的看, 說這件作品還存在什麼缺憾的話, 應該說基本不存在。 理由是在20多年前那個時期的鑒賞和製作水準能這樣, 也算是嶺南到家了。 不過用現在的眼光再來修改的話, 就得從圖片中探究曾老師當時的藝術風格和臨範背景了。

為欣賞這件作品, 我得重新溫習嶺南盆景風格。

歷史以來, 大家知道嶺南盆景有三個典型風格特徵:

一是以廣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為首的一種風格, 扶疏挺拔, 兀立雲霄, 技托雖少而不覺空虛, 含蓄簡括, 高雅自然, 真是“一枝一葉總關情”。曾老師的這件作品顯然不主要是這個風格。

二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種風格,主要利用將要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從某一部分長出新芽,以瀟灑流暢為貴。這與曾老師的這件作品風格相隔甚遠。

三是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一種風格,首創“蓄技截幹”法,塑造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表現曠野古木的風姿,這個就有些貼切曾老師的這件作品風格了。

將以上三種風格的表現手法集中起來,融為一體而成為完整、獨特的嶺南派,這就造就了嶺南盆景的千姿百態。諸如秀茂雄奇的大樹型、扶疏挺拔的高聳型、野趣橫生的天然型、幹矮葉密的疊翠型等等。

這樣一來,就可以粗略的看出曾老師的這件作品在蘊涵有“扶疏挺拔,兀立雲霄”的影子中,大量傳承運用了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的風格,而三種風格在其中融為一體就更能對號“野趣蒼茫,天然橫生”了。當然,曾老師當年年輕精氣旺,運枝佈勢的心情指數因素也在其中。

在這件脫衣換錦的大懸崖作品中,按我對它的理解,結合嶺南盆景風格因勢利導的提出個人見解,請老師及朋友們斧正。

這件作品不易大動,完全保留主幹的運勢和走向,因第一截幹位置下的跌枝是整件作品構圖的經典之筆,萬萬不得“喀嚓”下剪。不過使其再向盆邊彎曲點更有利於誇張跌勢;

給頂部減負,頂部左邊分蘖旺枝有自發滋生擾亂整體結構的趨勢,已經礙眼了,留下第四小分枝後剪除;

梳理三大分層長得過密的交叉枝,使其按懸崖樹木的原生態特性,按上茂下疏進行清理;

適當增加層枝,用以遮擋主幹,提升有藏有露的效果,特別是遮擋第一節過於斜直的主幹;

視覺上感覺盆與主幹直徑不匹配,盆口徑稍顯大點,改換瘦點盆較突出盆景主體。

▲改後圖示效果

@渝粵盆友匯-黎英就 自薦佳作如下:

真是“一枝一葉總關情”。曾老師的這件作品顯然不主要是這個風格。

二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種風格,主要利用將要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從某一部分長出新芽,以瀟灑流暢為貴。這與曾老師的這件作品風格相隔甚遠。

三是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一種風格,首創“蓄技截幹”法,塑造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表現曠野古木的風姿,這個就有些貼切曾老師的這件作品風格了。

將以上三種風格的表現手法集中起來,融為一體而成為完整、獨特的嶺南派,這就造就了嶺南盆景的千姿百態。諸如秀茂雄奇的大樹型、扶疏挺拔的高聳型、野趣橫生的天然型、幹矮葉密的疊翠型等等。

這樣一來,就可以粗略的看出曾老師的這件作品在蘊涵有“扶疏挺拔,兀立雲霄”的影子中,大量傳承運用了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的風格,而三種風格在其中融為一體就更能對號“野趣蒼茫,天然橫生”了。當然,曾老師當年年輕精氣旺,運枝佈勢的心情指數因素也在其中。

在這件脫衣換錦的大懸崖作品中,按我對它的理解,結合嶺南盆景風格因勢利導的提出個人見解,請老師及朋友們斧正。

這件作品不易大動,完全保留主幹的運勢和走向,因第一截幹位置下的跌枝是整件作品構圖的經典之筆,萬萬不得“喀嚓”下剪。不過使其再向盆邊彎曲點更有利於誇張跌勢;

給頂部減負,頂部左邊分蘖旺枝有自發滋生擾亂整體結構的趨勢,已經礙眼了,留下第四小分枝後剪除;

梳理三大分層長得過密的交叉枝,使其按懸崖樹木的原生態特性,按上茂下疏進行清理;

適當增加層枝,用以遮擋主幹,提升有藏有露的效果,特別是遮擋第一節過於斜直的主幹;

視覺上感覺盆與主幹直徑不匹配,盆口徑稍顯大點,改換瘦點盆較突出盆景主體。

▲改後圖示效果

@渝粵盆友匯-黎英就 自薦佳作如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