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心手相暢 妙趣橫生——古城先生篆刻作品欣賞

千墨藝術網消息 源遠流長的中國書畫靈動瀟灑、博大精深, 蘊涵著讓人心曠神怡的氣韻。 以刀代筆, 將書法的古雅韻趣在方寸印面之內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 這是中國獨特的傳統篆刻藝術。 工作之余, 古城先生致力於金石篆刻, 漫步於民族藝術的海洋, 深得脾益, 篆刻技藝日臻成熟, 他制的印被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賞用。

作為中國文人畫集詩書畫印於一體的印章藝術無疑需要深厚文化的積澱, 古城先生早在從戎期間遍讀詩書, 同時刻刀在手, 幾乎所有空餘時間都用來學習篆刻, 書籍、石頭與刻刀成了他的陪伴, 他在石頭上刻了磨, 磨了刻, 幾年下來小小的石子變得又光又滑。 轉業到地方後, 依然刻耕不輟, 長年堅持, 終於心手相暢, 刀工純熟。

一次應邀為朋友制“吉祥”一方閒章, 光印稿就寫了無數。 他說, “吉祥”印他曾刻過多次, 每次刻, 總要有點新意。 所以印稿一改再改, 文字由最初左右橫排改為上下豎排, 最終再改為左右橫排上下錯位擺放。 在字與字、字與邊的處理上大膽而別具匠心, 借邊、損邊、去邊、細粗得當, 方寸之地, 充滿智慧。

“越刻越感受到中國古老篆刻藝術的博大精深,

越不敢怠慢。 每刻一枚都有收穫, 越刻越對古人在制印方面的工匠精神多一分敬畏。 ”他說剛學習時, 往往拿起石頭就刻, 印稿都不打。 幾分鐘就刻成一枚, 隨著學習的深入, 越到後來越覺得不敢輕率下刀, 要多推敲才能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每刻一枚, 都爭取多一點新意。

“心佛”和“平安” 是古城先生制的兩枚閒章, 線條與結構通過“四法”手段創造意象, 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耐人尋味。 “心”字如水, 洗去世俗凡塵;“佛”字安靜矗立、方正祥和, 讓人體會出創作者的審美情趣, 感受他廣博的心胸。 正是“在微塵中顯大千, 在有限中寓無限”, 令人在品讀作品的同時, 心靈得到春風般撫慰。

此外, 他設計製作的系列“佛像肖形印”, 千姿百態, 個個生動傳神, 沒有一枚雷同, 可以說是下了一定的功夫。 “蓮花寶座佛像”線條簡潔乾淨, 坐佛雙手置於胸前、盤腿打坐, 那麼淡定自然, 不激不厲。 線條和邊框處理虛實得當,給人無限想像。實現了“多一分太繁、少一分則變”的境界。

他製作的葫蘆、猴、鼠等肖形印,圖案內容豐富,表現手法異常簡練,寥寥數筆,即會意傳神。在他眾多的肖形猴印中,筆簡意賅,神態畢具。個個惟妙惟肖、簡潔大方,神態自然而佈局穩重,顯得莊重而活潑,給人一種渾然天成、不求工而自工的感覺。其作品中巧與拙相得益彰,特別是紅白以外那些“看不到”的地方,仿佛蘊涵巨大能量,以“葫蘆”(朱文)印為例,即可體會到那些不刻之刻的妙用。

“福由心造”大篆入手,取法高古,在筆法、章法、刀法處理上,顯示了新穎獨到的構思,使方寸之間頗有情趣與新意。經過巧思的藝術處理,畫面生動起來,產生了既出人意外,又入人意之中的效果。看到這枚印章,不自覺地會被那種自然美吸引,不禁想起齊白石的詩句“縱橫歪倒貴天真,削作平勻稚子能”。

“志在千里”筆法線條生動,“千”字突然斜出,與其它三個字的齊整形成對比,使全域頓生動感,表現出一種新氣象。四字並沒有平鋪直敘,避免了機械平均的排列,而是巧妙呈現,使整個畫面相映成趣。這種“險絕”的感覺,發人想像。

“水墨流年”設計時看似不經意中,實為認真刻意。在不循法中嚴守法度。揮灑自如而內蘊法度,妙趣橫生而又不失天真自然。該印線條稚拙質樸,有些筆劃故意不刻足,更有一種筆有盡而意無窮之感,愈發顯出其意境含蓄豐約。

古城先生飽讀詩書,特別是書法繪畫方面的書籍,他廣泛汲取,長期沉浸其中,眼界境界自然提升,反映到作品上就有了高格調。正是憑藉著全面的藝術修養和深厚的傳統功力,古城先生的印章創作才深得人們的喜愛。(作者:苑竹)

線條和邊框處理虛實得當,給人無限想像。實現了“多一分太繁、少一分則變”的境界。

他製作的葫蘆、猴、鼠等肖形印,圖案內容豐富,表現手法異常簡練,寥寥數筆,即會意傳神。在他眾多的肖形猴印中,筆簡意賅,神態畢具。個個惟妙惟肖、簡潔大方,神態自然而佈局穩重,顯得莊重而活潑,給人一種渾然天成、不求工而自工的感覺。其作品中巧與拙相得益彰,特別是紅白以外那些“看不到”的地方,仿佛蘊涵巨大能量,以“葫蘆”(朱文)印為例,即可體會到那些不刻之刻的妙用。

“福由心造”大篆入手,取法高古,在筆法、章法、刀法處理上,顯示了新穎獨到的構思,使方寸之間頗有情趣與新意。經過巧思的藝術處理,畫面生動起來,產生了既出人意外,又入人意之中的效果。看到這枚印章,不自覺地會被那種自然美吸引,不禁想起齊白石的詩句“縱橫歪倒貴天真,削作平勻稚子能”。

“志在千里”筆法線條生動,“千”字突然斜出,與其它三個字的齊整形成對比,使全域頓生動感,表現出一種新氣象。四字並沒有平鋪直敘,避免了機械平均的排列,而是巧妙呈現,使整個畫面相映成趣。這種“險絕”的感覺,發人想像。

“水墨流年”設計時看似不經意中,實為認真刻意。在不循法中嚴守法度。揮灑自如而內蘊法度,妙趣橫生而又不失天真自然。該印線條稚拙質樸,有些筆劃故意不刻足,更有一種筆有盡而意無窮之感,愈發顯出其意境含蓄豐約。

古城先生飽讀詩書,特別是書法繪畫方面的書籍,他廣泛汲取,長期沉浸其中,眼界境界自然提升,反映到作品上就有了高格調。正是憑藉著全面的藝術修養和深厚的傳統功力,古城先生的印章創作才深得人們的喜愛。(作者:苑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