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曹德旺在美國攤上事了!海外設廠處處是坑嗎?

近日,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稱, 在福耀的車間裡, 中美文化衝突愈發明顯, 工人質疑公司的經營理念和模式;工廠前副總經理正對福耀提起訴訟, 理由是他認為自己因為不是中國人而被辭退。

對於這些指控, 福耀玻璃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回應稱, 解雇該副總經理, 是由於其不盡職, 浪費了工資;對於工人, 曹德旺則認為該工廠的生產力沒有中國的工廠高, 甚至有工人在消磨時間。

曹德旺在美國攤上大事的新聞引起國內不少人的關注。 小巴想起不久前, “曹德旺跑了”的新聞竟引得曹德旺迅速回應澄清。 看來中外不落好的曹德旺, 最近過得挺糟心, 讓人心疼。

中國企業要走向海外, 中外文化差異等問題必須面對。 在企業走出前應當做哪些準備?到了海外又應當怎麼做?小巴請教了幾位企投會導師及有海外背景的創始會員, 來聽聽他們的觀點。

王世渝

企投會首席學術委員

富國富民資本董事長

“中國資本應該走向發達國家

產業則應該去往發展中國家”

在歷史的必然趨勢下, 中國經濟必將走上國際化、全球化發展道路。 曹德旺在美國日子不好過, 很多人開始擔心在海外投資、建廠是不是很多坑、不好做,

但其實沒這個必要。 在時代背景下, 這只是個案, 這件事情微不足道, 構不成多大的影響。 但是, 中國製造業要從這個事件中吸取教訓, 到底是美國的問題還是我們企業家的問題。

在我看來, 中國的企業要走出去, 方式有很多, 恰恰曹德旺的這個方式不可取。

中國不適合到發達國家投資興建傳統產業中附加值不高的工廠, 更不能按中國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去發達國家管理公司、工廠。

如果他是去一帶一路沿途發展中國家投資興建中國市場競爭激烈的傳統產業工廠, 難度小一些, 他還可以享受到中國正在逐步消失而存在於這些國家的人口、土地和政策紅利。 假如在產業走出去的過程中, 能夠有政府的引領, 那產業會發展得更好。 但是像曹德旺這樣, 將傳統產業遷移到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 在當地投資建廠, 實際上的收益率很低。

要去發達國家發展, 我認為應該走出去的是資本而不是產業, 尤其是傳統產業。 企業家可以考慮轉變身份, 以企投家的思維去進行投資、並購海外的優質資產,

以此獲得較高的利潤回報。

潘躍新

企投會執行理事長

公司治理專家

律派巨匠服務機構董事長

“中企必須培養對接國際化律師的意識”

二三十年前, 中國是吸納外資投資的大國。 我作為一個律師在處理外來投資業務過程當中, 深刻的感受到外來投資在中國的發展過程。

剛開始來中國的這些外資企業,面對中國巨大的市場和不規範的法律體系,他們都如履薄冰。

當年來華投資的總裁們身邊總是帶著兩個人,一個是會計,一個是律師。他們的律師會找中國本土著名的律師來進行對接。

在中國律師對投資涉及的土地、房產、智慧財產權、用工等的法律問題作出合格的法律意見之前,他們不會簽訂投資合同。外資企業來華投資的這種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對中國企業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借鑒。

30年以後,中國的企業開始走向海外。現在中國企業走去的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在法律層面比中國要更加規範和複雜,並且由於西方國家很多是聯邦制國家,它們中央和各個州之間的法律有很大的差異,這對於中企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如何適應當地的法律、利用當地的律師都是一個挑戰。

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也會利用律師、會計師,但是由於國內的律師和會計師對各國法律的瞭解不可能十分清楚,必須要和當地的律師、會計師進行合作。也是因此,中企在投資決策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資訊和法律要點方面的遺漏。

總之,只有在實踐中摔打、吃虧,中企才能逐漸培養與具有國際化工作能力的律師合作的意識。

由於30多年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不規範以及制度性的不完善,比如工會制度不完善,中企在設立海外企業的過程當中,往往會忽視西方國家的勞動用工制度和工會制度的作用、地位以及能量。而在勞動用工和工會的衝突當中,如果處理不善,往往會使投資項目陷於困頓。

曹德旺先生是一個著名的民營企業家,也是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早期代表,不管過去他對於中美稅務問題的一些觀點,還是現在他在美國企業用工方面的一些困惑和煩惱,都是中國民營企業家往外走的過程當中必然的經歷。

我們還是要相信曹德旺先生一定能夠克服走出去過程當中的不適應和困難,最終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標誌性代表。

趙知融

企投會創始會員

美國拓撲襪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困難一定有,需要時間和資本”

曹德旺“跑路”時,媒體把一個全球佈局的商業決策說成了中美之間稅收政策差異造成的後果,而這兩天的報導看上去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

其實不論從國家層面上的一帶一路看,還是從企業全球化拓展層面上看,中國企業家一定要走出去發展,也一定能夠走出去發展。如何避免曹德旺式的困擾,因為我從美國過來,所以對美國情況比較熟,讓我來給“老曹們”支支招。

① 選對地區:美國是聯邦制,各州有各州的立法,有些區域地方政府傾向企業主,抑制工會濫用罷工權。企業要盡可能建立在沒有工會的區域,要用試錯反覆運算、小步快跑的方法逐步拓展,一下砸幾個億美金風險太大。

② 選對律師事務所:美國是個法制國家,一百多年來立法無數。過多的法律與昂貴的律師費造就了一批流氓律師與流氓訴訟人,企業家只能花錢消災,息事寧人。中國企業家千萬不能省幾萬乃至幾十萬美金的律師費,法規法律無小事,防患於未然是最佳選擇。

③ 選用會計事務所:美國的稅務複雜且變化大。最好的選擇是選用好的會計事務所。財務報告也分三種:自報、服從和審計。選用審計就無後顧之憂,一切責任在會計。

④ 與工會達成協議:如果一定要在有工會的地區開工廠,設廠前與工會達成長期協議是一個聰明的選擇。協議包括對罷工設限、工資漲幅設限和開除、降職、免職的流程等。

⑤ 積極謹慎走出國門:曹德旺去美國開工廠沒錯,玻璃生產能耗大、運輸損耗大、費用大。中國企業出國辦工廠最好能抱團取暖,整個供應鏈一起過去,與政府、工會、教會、律師、會計事先溝通、頂層設計,避免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中國企業走向海外,困難一定有,但是這些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需要時間,也需要資本。

深刻的感受到外來投資在中國的發展過程。

剛開始來中國的這些外資企業,面對中國巨大的市場和不規範的法律體系,他們都如履薄冰。

當年來華投資的總裁們身邊總是帶著兩個人,一個是會計,一個是律師。他們的律師會找中國本土著名的律師來進行對接。

在中國律師對投資涉及的土地、房產、智慧財產權、用工等的法律問題作出合格的法律意見之前,他們不會簽訂投資合同。外資企業來華投資的這種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對中國企業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借鑒。

30年以後,中國的企業開始走向海外。現在中國企業走去的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在法律層面比中國要更加規範和複雜,並且由於西方國家很多是聯邦制國家,它們中央和各個州之間的法律有很大的差異,這對於中企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如何適應當地的法律、利用當地的律師都是一個挑戰。

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也會利用律師、會計師,但是由於國內的律師和會計師對各國法律的瞭解不可能十分清楚,必須要和當地的律師、會計師進行合作。也是因此,中企在投資決策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資訊和法律要點方面的遺漏。

總之,只有在實踐中摔打、吃虧,中企才能逐漸培養與具有國際化工作能力的律師合作的意識。

由於30多年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不規範以及制度性的不完善,比如工會制度不完善,中企在設立海外企業的過程當中,往往會忽視西方國家的勞動用工制度和工會制度的作用、地位以及能量。而在勞動用工和工會的衝突當中,如果處理不善,往往會使投資項目陷於困頓。

曹德旺先生是一個著名的民營企業家,也是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早期代表,不管過去他對於中美稅務問題的一些觀點,還是現在他在美國企業用工方面的一些困惑和煩惱,都是中國民營企業家往外走的過程當中必然的經歷。

我們還是要相信曹德旺先生一定能夠克服走出去過程當中的不適應和困難,最終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標誌性代表。

趙知融

企投會創始會員

美國拓撲襪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困難一定有,需要時間和資本”

曹德旺“跑路”時,媒體把一個全球佈局的商業決策說成了中美之間稅收政策差異造成的後果,而這兩天的報導看上去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

其實不論從國家層面上的一帶一路看,還是從企業全球化拓展層面上看,中國企業家一定要走出去發展,也一定能夠走出去發展。如何避免曹德旺式的困擾,因為我從美國過來,所以對美國情況比較熟,讓我來給“老曹們”支支招。

① 選對地區:美國是聯邦制,各州有各州的立法,有些區域地方政府傾向企業主,抑制工會濫用罷工權。企業要盡可能建立在沒有工會的區域,要用試錯反覆運算、小步快跑的方法逐步拓展,一下砸幾個億美金風險太大。

② 選對律師事務所:美國是個法制國家,一百多年來立法無數。過多的法律與昂貴的律師費造就了一批流氓律師與流氓訴訟人,企業家只能花錢消災,息事寧人。中國企業家千萬不能省幾萬乃至幾十萬美金的律師費,法規法律無小事,防患於未然是最佳選擇。

③ 選用會計事務所:美國的稅務複雜且變化大。最好的選擇是選用好的會計事務所。財務報告也分三種:自報、服從和審計。選用審計就無後顧之憂,一切責任在會計。

④ 與工會達成協議:如果一定要在有工會的地區開工廠,設廠前與工會達成長期協議是一個聰明的選擇。協議包括對罷工設限、工資漲幅設限和開除、降職、免職的流程等。

⑤ 積極謹慎走出國門:曹德旺去美國開工廠沒錯,玻璃生產能耗大、運輸損耗大、費用大。中國企業出國辦工廠最好能抱團取暖,整個供應鏈一起過去,與政府、工會、教會、律師、會計事先溝通、頂層設計,避免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中國企業走向海外,困難一定有,但是這些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需要時間,也需要資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