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師宗縣雄壁鎮大堵雜村民俗——綁神猴

師宗縣雄壁鎮大堵雜村距曲靖市政府所在地100公里, 距昆明150公里, 距師宗縣城21公里。 大堵雜村共有278戶1533人, 彝漢雜居, 其中彝族106戶516人, 占總人口的33.7%。 大堵雜村始建於明末清初, 村子至今已有370餘年歷史。

△雄壁鎮大堵雜村全貌

彝族人的祖先遷來定居後, 受到外族人的侵犯死傷過多, 抵擋不住, 剩下的人便退進了密林之中, 四處躲藏, 追兵隨後趕來, 彝家人祖先便躲進“過山龍”叢中, 但“過山龍”只能遮住身體, 臉還露在外面, 眼看追兵就到, 急忙從身邊樹上摘下一塊樹皮擋住臉部, 這時猴子從樹上跳下向森林深處跑去, 追兵以為是人便跟著追去, 他們的祖先躲過一劫得以生存下來, 後來人們認為是猴子救了他們的祖先, 為了紀念他們的祖先和猴子, 便扯來藤條製作面具, 裝扮成猴子跳躍玩耍, 世代相傳至今。 “猴子”彝語叫“阿奴”, 經過演變, 現在叫“阿奴得”, 漢語叫“裝扮猴子”,

再者他們把“猴子”當做神, 所以現在叫做“綁神猴”。

△野外綁紮神猴

綁神猴原稱綁山花子(猴子), 產生於當地, 每年春節的大年初一都要舉行一次, 世代相傳至今, 從未間斷。 開展此項活動前, 把原有面具找出洗淨晾乾後用通草、山藥、毛髮等進行粘貼,

再用顏料繪製備用。 如原面具損壞或不足, 另找木料重新製作, 面具由村裡威望極高的長者專門製作, 製作時(除徒弟外)不允許其他人觀看, 製作好後由本人保管, 在年三十晚上淩晨後送入村外林中(一年在東方, 一年在西方), 分別藏好後回村, 天亮後由10至40歲的男性村民到藏面具的林中綁山花子。 材料用山上扯來的過山龍、野葛根藤在人身上從頭到腳進行綁紮, 綁好後帶上面具, 等所有人都綁好後待號令, 當聽到三聲火藥槍(大炮長)鳴響, 眾猴子從林中出來學猴子奔跑模樣, 又跳又叫湧向村口, 村民列隊在村口鳴槍、放鞭炮迎接“神猴”的到來。 進村後, 來到村裡較廣的場子上, 自由自在追打耍跳一陣, 隨後舉行祭拜儀式,
主祭由村裡有名望的長者來主持。 場上擺一供桌, 桌上用青松毛鋪蓋, 桌上擺放一碗米飯、一塊方形肥肉、一碗酒, 桌旁有一主持口中念念有詞, 祈求來年全村民眾安居樂業、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滿門、六畜興旺。 主持邊念邊將酒斟三杯, 端給推選出的三位“神猴”, “神猴”接酒後面向供桌, 主持同時下蹲三下作揖, 向上跳三下, 然後轉身向相反方向, 背對供桌重複三作揖三跳, 隨之把酒向後潑向供桌, 表示敬天地, 主持順手抓起桌上的青松毛撒向“神猴”, 表示把不好的東西、不吉利的事請“神猴”帶走。 緊接所有“神猴”分為每三人一組挨家入戶拜年, 每到一家戶主點上香燭後, 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蔥、蒜、糖、肉、粑粑等東西(作為謝禮),
讓三位“神猴”拿在手中, 分別向前、向後三作揖三跳。 蔥表示聰明;蒜表示能說會算;糖表示搪塞, 不如意的事都由“神猴”擋掉;肉、粑粑表示五穀豐登、平平安安、無災無難。 各家各戶拜完之後, 所有“神猴”都返回到原來祭拜的場地, 由本村青壯年及長輩手持刺刀, 把綁在“神猴”身上的藤條割斷以示驅邪除魔。

△猴王、猴後、小猴面具

△神猴進村

綁神猴,是由彝族青少年男子頭戴面具,身綁藤條,裝扮成猴子模樣,到村寨裡舉行祭祀祈福活動,是當地彝族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彝族同胞們表達思想感情、意志和願望的藝術形式;綁神猴目前只有師宗縣雄壁鎮大堵雜村及丹鳳鎮新河村舉辦傳承活動,整個活動過程莊重中有詼諧,嚴肅中顯滑稽,是綜合了“娛人”、“娛神”、“攆鬼”、“避邪”、“圖騰崇拜”的宗俗活動;在無文字記錄的情況下傳授本民族的歷史,此活動將傳統習俗與藝術相結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徵。

面具兩頭尖中間寬,根據人的大小,面具的長短不等,“神猴”頭領和准頭領所戴面具較為特殊,分別插三根和一根羽毛。全身用山裡扯來的過山龍和野葛根藤綁紮成猴子模樣。動作沒有一定的套路和規範,模仿猴子上竄下跳、奔跑嬉戲的動作和叫聲。

△祭拜儀式

△神猴卸甲

綁神猴是當地彝族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彝族同胞們對神靈崇拜,為村民祈福的一種節慶活動,世世代代伴隨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流傳至今,有較強的宗教意味和深厚的思想文化內涵,在無文字記錄的情況下,通過口傳心授、代代相傳至今的一種重要的民俗活動。綁神猴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徵,是傳統習俗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雲南電視臺與臺灣文化傳播公司、中央7台、中央4台《遠方的家》欄目曾錄製播出,另被整理編排成舞蹈參加2012年曲靖市少數民族歌舞樂展演榮獲金獎。

目前綁神猴的習俗每年春節期間在雄壁鎮大堵雜村及丹鳳鎮新河村舉行。主要傳承人是張榮華,男,彝族,1953年10月生,小學文化,農民,跟隨叔父學習技藝。

2004年,習俗綁神猴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師宗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名錄。近日,由師宗縣文化館申報的習俗綁神猴成功入選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付余紅 戚雲光 文/圖

△猴王、猴後、小猴面具

△神猴進村

綁神猴,是由彝族青少年男子頭戴面具,身綁藤條,裝扮成猴子模樣,到村寨裡舉行祭祀祈福活動,是當地彝族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彝族同胞們表達思想感情、意志和願望的藝術形式;綁神猴目前只有師宗縣雄壁鎮大堵雜村及丹鳳鎮新河村舉辦傳承活動,整個活動過程莊重中有詼諧,嚴肅中顯滑稽,是綜合了“娛人”、“娛神”、“攆鬼”、“避邪”、“圖騰崇拜”的宗俗活動;在無文字記錄的情況下傳授本民族的歷史,此活動將傳統習俗與藝術相結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徵。

面具兩頭尖中間寬,根據人的大小,面具的長短不等,“神猴”頭領和准頭領所戴面具較為特殊,分別插三根和一根羽毛。全身用山裡扯來的過山龍和野葛根藤綁紮成猴子模樣。動作沒有一定的套路和規範,模仿猴子上竄下跳、奔跑嬉戲的動作和叫聲。

△祭拜儀式

△神猴卸甲

綁神猴是當地彝族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彝族同胞們對神靈崇拜,為村民祈福的一種節慶活動,世世代代伴隨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流傳至今,有較強的宗教意味和深厚的思想文化內涵,在無文字記錄的情況下,通過口傳心授、代代相傳至今的一種重要的民俗活動。綁神猴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徵,是傳統習俗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雲南電視臺與臺灣文化傳播公司、中央7台、中央4台《遠方的家》欄目曾錄製播出,另被整理編排成舞蹈參加2012年曲靖市少數民族歌舞樂展演榮獲金獎。

目前綁神猴的習俗每年春節期間在雄壁鎮大堵雜村及丹鳳鎮新河村舉行。主要傳承人是張榮華,男,彝族,1953年10月生,小學文化,農民,跟隨叔父學習技藝。

2004年,習俗綁神猴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師宗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名錄。近日,由師宗縣文化館申報的習俗綁神猴成功入選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付余紅 戚雲光 文/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