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年漲500%,身邊的吉利汽車為什麼能成為大牛?

■作者/黃利明(德林社大掌櫃)

上週末, 去了一趟海南博鼇。 浪啊浪, 早上穿拖鞋暴走8公里, 鑽海裡游泳, 一個大浪打過來, 就悲劇了, 眼鏡——給浪沒了。 然後, 睜眼瞎將近一周, 進入模糊的真實世界。

在投資的世界裡面, 也許我們有太多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由此而錯過我們身邊錯過絕佳的投資機會。 因為, 博鼇這一浪不只是海浪, 還有一“股”浪讓我們很多A股投資者大跌眼鏡。

去博鼇, 掌櫃的其實是受朋友邀請, 參加吉利汽車SUV博越品牌的試駕活動——博越完成了從零下35°C到零上70°C的100°C溫差的大挑戰。 活動很驚豔, 但更讓掌櫃驚豔的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吉利汽車股價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漲幅500%。

說實話, 關注港股真的不多。 當時立馬打開交易軟體, 吉利汽車6月9日的股價定格在15.48港元, 而在2016年2月之時其股價最低為2.602港元。 股價翻5倍, 真真切切。

出外面轉悠, 有人是去看企業的產品咋樣,

作為德林社掌櫃, 更多是管中窺豹——看這家企業到底咋樣, 能給我們投資者帶來什麼投資機會與啟發?我不由得疑問, 這一年多時間, 吉利汽車到底發生了什麼?

掌櫃的試駕了博越, 對於SUV同類車型中, 博越確實性價比非常不錯, 性能更是可圈可點。 印象最深的是智能操控與人機互動, 可聲音指令來操控導航、音響、空調等, 自動跟車、自動加減速以及匝道自勸減速功能的ACC智慧自我調整巡航系統, 以及LDW主動偏航警示系統和城市預碰撞安全系統, 這些已經部分兼具了無人駕駛的功能。

試駕並不代表什麼, 銷量對於吉利股價而言才是真正的催情劑。

吉利SUV博越今年5月的銷量增長超300%, 達到了21142萬輛。 吉利汽車在5月國內SUV銷量排行上躍進三甲;在汽車總銷量上連續兩個月榮登中國汽車品牌銷量冠軍。

前5個月吉利的總銷量已達441854輛, 同比增長89%, 完成全年百萬銷量目標的44%。

2016年在全行業銷量增長13.7%之下, 吉利汽車增長高達50.02%;營收537.21億元, 激增78.3%;淨利潤51.7億元, 激增125.9%, 成為汽車行業增速和成長最快的上市車企。

毫無疑問, 這些一連串的資料背後, 造就了吉利汽車“高成長”白馬股的形象。 這也難怪高盛、摩根大通、中金等國內外頂級投行從去年初至今, 一路紛紛對吉利汽車予以增持買入評級。

針對吉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掌櫃的曾與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林傑、楊學良等高管做過長時間深度交流。 掌櫃的發現吉利的海外收購, 成為其反哺自主研發、自主品牌的巨大跳板。 尤其是在2010年收購富豪之後, 撬動了吉利研發與管理, 直接找到了深入學習的標杆。

回顧吉利汽車的海外並購之路, 從2009年成功收購澳大利亞的自動變速器公司DSI, 再到2010年收購瑞典的富豪汽車, 4年前收購倫敦計程車公司, 如今又即將拿下馬來西亞的寶騰和蓮花跑車,

吉利的海外版圖已經從大洋洲、歐洲擴展到了東南亞。

並購重組, 通過資本運作的手段, 整合內外資源重新優化配置, 這被認為資本市場靈魂。 這也在不斷成就偉大的公司, 不管是中國的騰訊、阿裡, 還是美國的亞馬遜、Google與Facebook等等。

吉利汽車的核心優勢, 也許就在於此, 中西合璧既能整合好不斷擴張, 又能洋為中用做好拿來主義, 其結果就是研發與銷量、業績聯合驅動的持續大幅提升。

從此次試駕與高管溝通瞭解的情況來看,在並購重組的擴張能力,技術研究的研發能力,智慧互聯的應用能力,品牌行銷的精品打造能力,吉利汽車都有著巨大提升和進步。同時在保證安全基礎上對無人駕駛、智慧操控都有研發和應用的領先優勢。另據瞭解,吉利還在秘密研發飛行汽車,近期已有不小的成果有待宣佈。相信,這些軟實力的變化,才是構成吉利汽車在銷量、營收、利潤暴漲的真正驅動力,也是股價暴漲500%的真正驅動力。

吉利汽車成就大牛股背後的故事,讓我想起來2016年度德林社頂級投資峰會的場景。作為嘉賓的頂級投資大咖明達資產創始人劉明達,當時說自己第一重倉茅臺時(當時股價192.83元),台下聽眾一陣哄堂大笑。如今茅臺重回中國股市股王寶座達到477.50元,真的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哄堂大笑與大跌眼鏡的背後,正是告訴我們,模糊的世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真實的世界。中國股市的熊市格局,已經是不聽故事問業績,這也是為什麼漂亮50下一九分化行情的現實。

生活是最好的投資指引,常識是最好的投資導師。面對國產品牌吉利汽車,還是大藍籌國酒茅臺,消費與投資都不應抱有大小、內外的偏見,而更應相信生活與常識,銷量才是品質的硬保證,業績才是股價的硬道理。

從此次試駕與高管溝通瞭解的情況來看,在並購重組的擴張能力,技術研究的研發能力,智慧互聯的應用能力,品牌行銷的精品打造能力,吉利汽車都有著巨大提升和進步。同時在保證安全基礎上對無人駕駛、智慧操控都有研發和應用的領先優勢。另據瞭解,吉利還在秘密研發飛行汽車,近期已有不小的成果有待宣佈。相信,這些軟實力的變化,才是構成吉利汽車在銷量、營收、利潤暴漲的真正驅動力,也是股價暴漲500%的真正驅動力。

吉利汽車成就大牛股背後的故事,讓我想起來2016年度德林社頂級投資峰會的場景。作為嘉賓的頂級投資大咖明達資產創始人劉明達,當時說自己第一重倉茅臺時(當時股價192.83元),台下聽眾一陣哄堂大笑。如今茅臺重回中國股市股王寶座達到477.50元,真的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哄堂大笑與大跌眼鏡的背後,正是告訴我們,模糊的世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真實的世界。中國股市的熊市格局,已經是不聽故事問業績,這也是為什麼漂亮50下一九分化行情的現實。

生活是最好的投資指引,常識是最好的投資導師。面對國產品牌吉利汽車,還是大藍籌國酒茅臺,消費與投資都不應抱有大小、內外的偏見,而更應相信生活與常識,銷量才是品質的硬保證,業績才是股價的硬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