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廣發證券——建築材料行業:水泥供給側影響到底有多大?

本周水泥價格繼續上漲,今年1季度以來水泥和玻璃價格表現出現一定背離(2016年年末到年初,全國玻璃均價上漲27%,全國水泥均價上漲31%),玻璃價格今年以來表現為下跌(跌幅約2%),水泥價格今年上漲了約1%;而且從微觀層面來看,水泥和玻璃企業的感受也不一樣,水泥企業感受到庫存低、出貨緊俏、漲價有底氣,而玻璃企業感受到價格較弱、下游經銷商和加工廠拿貨一般,為什麼出現這種偏離?我們知道水泥的下游需求主要是房地產和基建,玻璃的下游需求主要是房地產(房地產占大頭)和汽車,是基建需求大幅超預期嗎?從我們微觀跟蹤來看,主要偏離還是來自水泥的供給端。

水泥和玻璃供給角度來看,最大的不一樣來自於水泥可以即開即停,水泥行業每年企業間協同停產已成為常態(自2011年以來)。 我們統計的最近5年水泥停產情況/計畫。

對於2017年的停產計畫,目前的實際執行效果如何呢?我們先檢驗一下企業協同最成熟的區域——江浙皖地區,從過去幾年情況來看,1季度停產已是常態,由於2017年3月份資料尚未出來,為了資料可比,我們選取最近幾年的1-2月份熟料資料,結論:(1)2016年熟料“去產量”很明顯,考慮到新產能釋放,2013年熟料“去產量”也較明顯;(2)2014、2015、2017年雖然也協同,但是從資料來看效果並不明顯;這裡面的邏輯,我們認為,在企業盈利很低、後面需求回升的背景下,協同容易成功(比如2013、2016年初),在企業利潤較高、後面需求回落的背景下,協同容易失敗(比如2014、2015年)。

我們再來看2017年1季度發生了什麼導致行業超預期,上面部分我們分析了江浙皖2017年初的效果並不好,但是這裡面另外一個因素發生了重大變化——北方15省的錯峰生產,我們統計了頭一年12月-當年2月熟料產量資料,可以看到2014年末第一次錯峰生產時,北方15省熟料“去產量”比較明顯,不過考慮到當時需求環境不好、產能過剩度較高,當時的“去產量”並沒有帶來供需環境好轉,而2016年底由於環保核查力度大,北方十五省“去產量”力度大幅加大(可以比較兩個資料,2013年12月-2014年2月北方十五省熟料產量9629萬噸,2016年12月-2017年2月產量只有3875萬噸),使得全國1季度供需資料出現了失衡,出現了目前水泥行業的現象。

通過分析過去經驗,幾個結論:(1)雖然水泥行業最近幾年企業都呼籲協同去產量,但是實際效果並不一定好;(2)在企業盈利很低、後面需求回升的背景下,協同容易成功,在企業利潤較高、後面需求回落的背景下,協同容易失敗,這個可以用博弈模型分析出來;當然如果是政策強制,“去產量”也容易見效;(3)由於水泥區域性明顯,區域“去產量”見效,會帶來該區域盈利好轉(比如2013年長三角盈利好轉,但是同時期華北、東北、新疆等區域很差)。

對當下的投資建議,今年水泥的比較優勢是在“供給端”,當然從過去“去產量”經驗來看,需求保持平穩或者回升是“去產量”的重要前提,目前時點往後看,趨勢向好概率最大的品種來自“去產量”執行力度最強或產能利用率最高的區域,維持前面觀點,水泥看好結構機會,繼續看好京津冀區域的冀東水泥/金隅股份(A+H)和甘青地區的祁連山。

本周出臺地產調控政策,對於週期成長股兔寶寶和三棵樹我們上周週報也進行詳細分析,中長線看好,短期估值會有階段性波動。 目前,繼續看好康欣新材和國企改革標的亞泰集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