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華人壽轉型遇陣痛 定增案一年未落地

時代週報記者 胡秋實 發自上海

3月13日, 天茂集團發佈公告, 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2017年前兩月總保費收入與2016年同期相比, 大幅下滑近4成。 而國華人壽保費規模下滑與保費結構調整不無關聯, 國華人壽萬能險、投連險均出現斷崖式下跌。

除了業績下跌, 天茂集團定增案進一步予以規範。 對於存在中短存續期產品季度規模保費收入占當季總規模保費收入比例高於50%或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占當季規模保費收入比例低於30%等情形險企, 保監會一年內不予批准其新設分支機搆。

保監會表示, 通過分支機搆市場准入監管手段,

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控制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 倒逼相關公司主動轉型, 加快業務結構調整進度, 嚴格落實“保險業姓保”要求, 引導公司積極發展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業務。

據統計, 進入2017年, 前海人壽、恒大人壽、華夏人壽1月萬能險占比分別降至0、35%、32%。 而富德生命人壽、安邦人壽、天安人壽保戶投資款新增繳費占比也呈現大幅下降趨勢, 分別為29%、1%、27%。

另外, 由於2016年年初出現大額虧損, 以至於三季度末國華人壽依舊未能扭虧。 2016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 保險業務收入178.98億元, 淨利潤0.56億元。 淨利潤資料顯示, 一季度、二季度分別為-3.98億元、1.09億元。

相比往年, 2013-2015年, 國華人壽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35億元、1.42億元、1.65億元。 由於2016年四季度報告尚未公佈,

尚不知曉2016年全年淨利潤。

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 國華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28.73%, 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14.32%。 風險評級方面, 保監會對國華人壽2016年前兩季度風評均為B。

保監會詢問定增

由於保險業近年來在資本市場動作頻繁, 被保監會、證監會高度重視, 天茂集團定增案似乎也因此受到影響。 因證監會的詳細詢問, 國華人壽眾多資料資訊均進行了公開披露。

早在2016年3月11日, 天茂集團發佈定增案, 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95.00億元;其中用於收購安盛天平47.68億元, 對國華人壽增資43.86億元, 償還銀行貸款3.46億元。 劉益謙擬認購不低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總數10%的股份。

同年7月8日, 天茂集團調整定增方案, 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8.4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計畫用於對國華人壽進行增資。

去年9月, 中國證監會受理天茂集團的定增方案;11月18日, 保監會就定增案的修改進行詢問;而後再次詢問便是今年3月。

2017年3月11日, 天茂集團發佈公告《關於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檔口頭回饋意見的回復》, 該公告中提到, 2016年國華人壽中短存續期產品規模保費收入為35.56億元, 根據2016年末國華人壽的資產情況計算, 2016年度中短存續期產品基準額為42.77億元;未超過基準額。

截至2017年2月末, 國華人壽中短存續期產品規模保費收入為92.74億元, 同樣未超過基準額;進入2017年以來, 國華人壽不存在將終身壽險、年金保險、護理保險設計成中短存續期產品的情況。

而關於2016年12月保監會要求, “中短存續期產品季度規模保費收入占當季總規模保費收入比例不得高於50%,

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占當季規模保費收入比例不得低於30%”。 國華人壽目前尚未滿足。

天茂集團表示, 截至2月末中短期保費規模占比57%, 超過標準的50%;但2017年3月以後已沒有中短存續期產品在售, 根據國華人壽目前的業務結構及日均保費收入判斷, 預計至2017年一季度末, 國華人壽中短存續期產品的規模保費占比將降至監管要求以內。

另外, 證監會還質疑國華人壽是否存在二級市場短線炒作股票的嫌疑, 天茂集團在公告中表示, 截至2月28日, 國華人壽期末持倉股票的平均持有期超過490天, 不存在短期炒作股票的行為”。 並在公告中詳細列明資產投資標的和占比。

其中,

權益類資產300.46億元, 占比29.14%, 接近監管30%的上限。 公告中提到, 國華人壽主要通過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規模占比小, 因此股票市場的波動影響不大。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 除轉載外, 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協議授權, 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 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