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企改革先行一步,廣東國資委的加減法

[摘要] 廣東省最後拿出的辦法是搭建省屬國有資產產權交易平臺。 向曉梅表示, 資產評估體系搭建起來後, 只要是在平臺上公開透明的依法進行資產評估, 民間資本和國有企業進行混改就沒有太大問題

時代週報記者 楊凱奇 發自北京、廣州

在不久前結束的全國兩會上, 國企改革也再次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而在地方層面的國企改革中, 廣東的經驗尤為值得借鑒。

廣東省國資委主任李成在首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也毫不諱言廣東省屬國企所取得的成績:“廣東的國企一直以來是一個中堅力量,

而且廣東的國有資產總量一直在全國來講, 都是在前列的。 去年我們省屬企業的總資產是6.7萬億元, 我們利潤是1500億元, 上交稅是1400億元。 ”

一名接近廣東省國資委的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廣東省推動國企國資改革的要義在於“一企一策”, 針對每個企業的特點和發展階段制定方針, “特別是混改, 絕不一混了之”。 同時, 廣東以推動省屬企業上市和加速國有資產證券化率等多種方式, 加快股權多元結構的建立。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在廣東代表團駐地接受了時代週報記者的專訪。 她曾多次到廣東省屬國企進行調研, 感觸良多:“廣東的國有企業改革走得早、走得快、走得比較規範,

應該說在市場化水準、資產證券化率等方面也已經處在全國前列。 ”她認為, 國務院國資委現在提出的一些改革辦法, 已經提前在南粵大地風行。

地方國資委減負

“廣東的經驗是, 用國有資本經營, 推動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 ”向曉梅介紹, 廣東先期已搭建好國資委—國有資產投資公司、運營公司—二、三級國企三層架構, 國有資本通過省屬國有資產投資、運營公司進行運作, 經營權下放到二、三級子公司。

在下放經營權後, 廣東省國資委主要的權力集中在對主要領導人的任免、主要決策的報告制度以及向國企派駐外部董事上。 對這些監管權力, 廣東省國資委力圖加強運用。 向曉梅表示:“國資委一直在推動監事會制度,

推動外部董事, 主要就是讓國企的投資、決策避免內部人控制。 ”

卸下一部分“重擔”的廣東省國資委專心監管工作及推動省屬國企上市。 “所以在國企上市、兼併重組方面都有比較大的成效。 最重要的是推動國有企業做大做強。 ”向曉梅表示。

向曉梅認為, 從管資本的角度出發進行兼併重組, 才具有意義。 “從控制的領域上看, 國企在收縮。 國企重組的意義在於整合資源, 在自己保有的領域裡做大做強, 而且是做資本經營, 通過資產的經營管理來實現國資的保值增值, 而不是親手去抓具體的企業。 ”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 2015年底廣東省召開的“國資國企深化改革推進會”提出, 到2017年, 國企上市公司數量要比2014年新增7-8家,

並力爭在2017年實現食品類、能源類、工程類等2-3家省屬企業整體上市。 今年是兩大目標實現的收官年, 廣東國企改革的動作值得期待。

市場化手段破題混改

向曉梅介紹, 在改革之初, 廣東省國資委亦對國有資產流失有所顧慮。 “後來我們形成共識,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 而是為了建立法人治理結構, 改變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壟斷地位, 使得公司機制更有活力, 讓企業更有競爭力。 於是就堅定地去推行混改。 ”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佳都科技對參與國企混改很有興趣。 但對於民營企業, 與國企進行混改的障礙在於規則還不夠清晰。 比如在什麼樣的模式下可以進行混改,

還沒有明確的規定。 這造成之前民資和國企之間的一些糾紛。

“最開始的困難是, 如何進行資產評估才合理合規, 既不影響混改效果, 又能防止流失, ”向曉梅透露, “就是要確定一套規則, 如果規則不制定好, 民間資本會害怕進來:它也擔心被國資吃掉。 ”

廣東省最後拿出的辦法是搭建省屬國有資產產權交易平臺。 向曉梅表示, 資產評估體系搭建起來後, 只要是在平臺上公開透明地依法進行資產評估, 民間資本和國有企業進行混改就沒有太大問題。 一條原則是:混改以後這個項目要做大做強, 意味著項目在混改後是要增值的, 這也力保國有資產流失問題不會產生。

時代週報記者從廣東省國資委產權管理處獲悉, 為確保資產評估的專業性,廣東省國資委組建了5大類、共311人的專家團隊,其中包括評估類、財務審計類、法律類、工程技術類、經濟管理類等。為防範國有資產流失,廣東省國資委還規定,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國有股東要派出產權代表,即時跟蹤任職企業經營、財務指標的變動,及時做出分析判斷,妥善處理存在的經營、財務風險。有重大事項應及時報告國有股東,如因未履職或未正確履職,造成企業資產損失的,將會受到法律追究。

據瞭解,廣東省目前已建立了三大平臺:產權交易集團要素平臺、恒建公司資本運營平臺、粵海控股資本運營平臺,通過這三大平臺來進行投資運營和股權運作,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實現改革由“管資產”到“管資本”的關鍵性轉變。

國資委也要承擔監管職責。混改後的國企董事會裡,董事長依然由國資委任免,薪酬由國資委決定,要向國資委負責。國資委會向國企派駐監事,進行監管,並引進專業人士作為外部董事。加上堅持党的領導,國企的黨委書記有很大的話語權,通過國資委的垂直領導,維護國企的性質。

“已經有一些案例表明,國企在混改後效益得到提升,例如廣新公司。”向曉梅表示,事實上,在廣東的一些競爭性國企中,國資已經不占控股地位。

與民企平等競合

廣東的國企改革為何能走在全國前列?先行先試,讓廣東有了先發優勢。早在2014年,廣東省就出臺了《關於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並確定50家體制機制創新試點企業,從此在國企體制機制改革上先人一步。兩年後,這批企業逐漸顯現發展活力。

向曉梅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先”的契機,早在第一輪國企改革時就已種下。“我們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那一輪改革就比較徹底。那時的主要對象不是大型國企,而是在鄉鎮,集體經濟。改完之後,國資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是那麼高,改革的負擔也就沒有那麼重。”

向曉梅認為,廣東的另一大優勢是擁有十分活躍的民營經濟,也是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廣東的國企必須跟民企充分競爭,倒逼國企更深入地改革。另外廣東是開放型經濟大省,面臨的國際競爭也比較強,國企是站在國際競爭的舞臺上。”

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出格力、TCL等一系列具有明顯市場化特徵的國企。廣東省國企改革的操刀者,對於民營企業的競爭並未採取提防和限制的措施,而是主動迎合競爭。

“我們現在給國企最大的任務,是讓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它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企業走出去、創新驅動發展當中起引領作用。因為這些道路有很多風險性,投資週期比較長,一下子就讓民間資本介入比較困難。這是國企的社會責任。”向曉梅表示。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為確保資產評估的專業性,廣東省國資委組建了5大類、共311人的專家團隊,其中包括評估類、財務審計類、法律類、工程技術類、經濟管理類等。為防範國有資產流失,廣東省國資委還規定,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國有股東要派出產權代表,即時跟蹤任職企業經營、財務指標的變動,及時做出分析判斷,妥善處理存在的經營、財務風險。有重大事項應及時報告國有股東,如因未履職或未正確履職,造成企業資產損失的,將會受到法律追究。

據瞭解,廣東省目前已建立了三大平臺:產權交易集團要素平臺、恒建公司資本運營平臺、粵海控股資本運營平臺,通過這三大平臺來進行投資運營和股權運作,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實現改革由“管資產”到“管資本”的關鍵性轉變。

國資委也要承擔監管職責。混改後的國企董事會裡,董事長依然由國資委任免,薪酬由國資委決定,要向國資委負責。國資委會向國企派駐監事,進行監管,並引進專業人士作為外部董事。加上堅持党的領導,國企的黨委書記有很大的話語權,通過國資委的垂直領導,維護國企的性質。

“已經有一些案例表明,國企在混改後效益得到提升,例如廣新公司。”向曉梅表示,事實上,在廣東的一些競爭性國企中,國資已經不占控股地位。

與民企平等競合

廣東的國企改革為何能走在全國前列?先行先試,讓廣東有了先發優勢。早在2014年,廣東省就出臺了《關於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並確定50家體制機制創新試點企業,從此在國企體制機制改革上先人一步。兩年後,這批企業逐漸顯現發展活力。

向曉梅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先”的契機,早在第一輪國企改革時就已種下。“我們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那一輪改革就比較徹底。那時的主要對象不是大型國企,而是在鄉鎮,集體經濟。改完之後,國資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是那麼高,改革的負擔也就沒有那麼重。”

向曉梅認為,廣東的另一大優勢是擁有十分活躍的民營經濟,也是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廣東的國企必須跟民企充分競爭,倒逼國企更深入地改革。另外廣東是開放型經濟大省,面臨的國際競爭也比較強,國企是站在國際競爭的舞臺上。”

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出格力、TCL等一系列具有明顯市場化特徵的國企。廣東省國企改革的操刀者,對於民營企業的競爭並未採取提防和限制的措施,而是主動迎合競爭。

“我們現在給國企最大的任務,是讓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它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企業走出去、創新驅動發展當中起引領作用。因為這些道路有很多風險性,投資週期比較長,一下子就讓民間資本介入比較困難。這是國企的社會責任。”向曉梅表示。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