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冠軍配方|2014年大師杯總冠軍——盧軍

一直以來, 感覺自己跟酒有不解之緣。

記得六七歲的時候, 跟哥哥在家裡玩美猴王的遊戲, 喝了爸爸的半瓶黃酒, 睡了一天一夜, 哥哥被(can)嚴(zao)重(du)教(da)育。 上到小學, 夏天媽媽經常用暖水壺在外面打鮮啤酒回來, 我也跟著喝, 感覺非常棒。 初中、高中、大學直到後來工作, 也在懵懵懂懂之中喝了很多啤酒和白酒。

現在看來, 大部分中國人自己在家是不喝酒的, 要麼不喝, 要麼出去組局人多的時候使勁喝。 而我很早就喜歡一個人在家喝酒, 冬天白酒二兩, 夏天啤酒一瓶, 多了也不想喝, 不喝卻會感覺這頓飯少了點什麼, 心裡空空的。

最健康的飲酒方式應該莫過於此了(其實想想, 中國市面上的啤酒和白酒都很難喝, 不是漲肚就是刺激口腔喉嚨難以下嚥)。 直到有一天, 我對酒的認知出現了重大轉折, 應該說是喝了將近30年酒終於喝明白了。

2012年, 當時我還在醫院工作, 有一位患者特喜歡喝酒, 他正嘗試在家釀制白酒。 當時我也沒有多想, 幫他在淘寶買了些工具和原料, 他出院後在一次聚會中, 我嘗到了他做的白酒, 糧食發酵伴著曲香, 入口綿軟, 一點也沒有刺激感。 當時就決定:我也要釀!

三杯清醒, 四杯必醉, 醒來渾身舒爽——這也是我“三杯不倒”網名的由來。

之後我就開始跟著這位老師傅學習在家釀白酒。

2013年5月, 老師傅說開始在家釀啤酒了, 當時我也沒在意, 只是想啤酒怎麼還能在家釀呢?出酒了, 幾個朋友過去嘗了下, 我的天呐!啤酒怎麼會這麼好喝?這是啤酒嗎?怎麼跟我過去喝的啤酒根本不是一個味道!琥珀的顏色,

水果的香氣和口感, 感覺特別像飲料!我也要釀啤酒, 這是天大的正事。

然後老師傅又扔給我一本書, 是高岩寫的《喝自己釀的啤酒》, 我如饑似渴地看完一遍, 立刻購買工具原料, 當時就一個念頭——讓自己和家人, 還有朋友喝到真正的啤酒。

大概是六七月份開始了第一桶的釀造, 發酵中期待的心情就像初戀, 緊張而忐忑。 酒出來了, 找了幾個朋友一喝, 大家都說好喝。 後面就開啟了入魔般瘋狂的釀造, 一有空就釀酒, 一天24小時裡有12小時在想關於釀啤酒的事, 喝到我釀的酒的朋友也越來越多, 我在努力傳播給所有認識的人。

2014年6月, 我到上海參加思南公館啤酒節, 真是大開眼界!喝到了非常多的好酒, 還遇到了高大師本人, 聊起了該年的大師杯將開始“由團體冠軍所在協會舉辦下屆比賽”的規定。

這次經歷也突破了一些做酒的瓶頸,啤酒節後回到河北有兩個月沒有釀酒,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把酒釀的更好。8月份開始釀制我老婆特別喜歡的一款酒,就是”楚留香IPA”,這款酒是上海精釀啤酒協會李光頭老師的配方,根據我自己的設備、原料和感覺,略作修改開始釀造。

2014年10月北京大師杯開始,就順便報名參加了,很幸運拿到了當年的總冠軍。我還參加了其他三個組的比賽,基本以一己之力為河北拿到了團體第二名,由我發起並成立了河北協會,並開啟了由地方釀造協會舉辦大師杯的先例。

2015年8月,在協會兄弟們的共同努力下,在秦皇島成功舉辦了大師杯的比賽,並且由河北邢臺的耿宏煒蟬聯了該屆比賽的總冠軍。

以前別人介紹我時,總說我是第三屆“大師杯”中國家釀大賽總冠軍,現在我更喜歡別人介紹我是河北家釀啤酒協會會長。冠軍更多的是榮譽,而會長更多的是責任。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可以把家釀啤酒推廣到更多的人群中去,推廣到更遠的地方去。

釀酒很簡單,但釀好酒卻很難,需要不斷地去學習、去領悟、去突破瓶頸。如果簡單告訴釀造新手建議,那就是“多釀,多喝,多交流”,中國家庭釀酒師越來越多地出現,才是中國精釀崛起的希望。

回首:

2014年6月參加上海首屆家釀大賽,思南公館啤酒節;

2014年9月組織河北家釀啤酒愛好者第一次聚會;

2014年10月榮獲第三屆“大師杯”中國家釀啤酒大獎賽總冠軍;

2014年12月發起組織建立河北家釀啤酒協會,首次亮相北京家釀啤酒節;

2015年3月,辭去醫院工作,遠赴上海追逐啤酒夢想;

2015年5月,組織了上海第二屆全國家釀大賽並擔任評委;

2015年8月,組織河北協會舉辦第四屆秦皇島“大師杯”;

2015年10月加入酒花兒,互聯網+啤酒,開闊了眼界和對精釀啤酒的新的認知;

2015年11月,發起組織了河北首屆家釀啤酒交流賽;

2016年6月,參與組織上海國際精釀啤酒大賽並擔任評委;

2016年全程參與“大師杯”五場分站賽及總決賽並擔任評委;

2016年9月參加BJCP大陸首次線下品酒考試,並順利通過認證;

2016年10月在宿州光途酒廠工作;

2017年5月,通過和Speidel合作,自己的第一款瓶裝啤酒上市;

所有關於啤酒的夢想都在一步一步實現。

楚留香IPA 配方(20L):

澳麥 6.5kg

結晶麥芽 0.25kg

卡斯卡特 15g 前投

努格特 10g 30分

西楚 12g 20分

奇努克 10g 15分

西楚 30g 5分

西楚 50g 幹投

酵母 US05

初始糖度 15P

重點糖度 3P

酒精度 6%

發酵溫度 15--18℃

作者介紹:

盧軍(三杯不倒),BJCP裁判

河北家釀啤酒協會會長

這次經歷也突破了一些做酒的瓶頸,啤酒節後回到河北有兩個月沒有釀酒,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把酒釀的更好。8月份開始釀制我老婆特別喜歡的一款酒,就是”楚留香IPA”,這款酒是上海精釀啤酒協會李光頭老師的配方,根據我自己的設備、原料和感覺,略作修改開始釀造。

2014年10月北京大師杯開始,就順便報名參加了,很幸運拿到了當年的總冠軍。我還參加了其他三個組的比賽,基本以一己之力為河北拿到了團體第二名,由我發起並成立了河北協會,並開啟了由地方釀造協會舉辦大師杯的先例。

2015年8月,在協會兄弟們的共同努力下,在秦皇島成功舉辦了大師杯的比賽,並且由河北邢臺的耿宏煒蟬聯了該屆比賽的總冠軍。

以前別人介紹我時,總說我是第三屆“大師杯”中國家釀大賽總冠軍,現在我更喜歡別人介紹我是河北家釀啤酒協會會長。冠軍更多的是榮譽,而會長更多的是責任。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可以把家釀啤酒推廣到更多的人群中去,推廣到更遠的地方去。

釀酒很簡單,但釀好酒卻很難,需要不斷地去學習、去領悟、去突破瓶頸。如果簡單告訴釀造新手建議,那就是“多釀,多喝,多交流”,中國家庭釀酒師越來越多地出現,才是中國精釀崛起的希望。

回首:

2014年6月參加上海首屆家釀大賽,思南公館啤酒節;

2014年9月組織河北家釀啤酒愛好者第一次聚會;

2014年10月榮獲第三屆“大師杯”中國家釀啤酒大獎賽總冠軍;

2014年12月發起組織建立河北家釀啤酒協會,首次亮相北京家釀啤酒節;

2015年3月,辭去醫院工作,遠赴上海追逐啤酒夢想;

2015年5月,組織了上海第二屆全國家釀大賽並擔任評委;

2015年8月,組織河北協會舉辦第四屆秦皇島“大師杯”;

2015年10月加入酒花兒,互聯網+啤酒,開闊了眼界和對精釀啤酒的新的認知;

2015年11月,發起組織了河北首屆家釀啤酒交流賽;

2016年6月,參與組織上海國際精釀啤酒大賽並擔任評委;

2016年全程參與“大師杯”五場分站賽及總決賽並擔任評委;

2016年9月參加BJCP大陸首次線下品酒考試,並順利通過認證;

2016年10月在宿州光途酒廠工作;

2017年5月,通過和Speidel合作,自己的第一款瓶裝啤酒上市;

所有關於啤酒的夢想都在一步一步實現。

楚留香IPA 配方(20L):

澳麥 6.5kg

結晶麥芽 0.25kg

卡斯卡特 15g 前投

努格特 10g 30分

西楚 12g 20分

奇努克 10g 15分

西楚 30g 5分

西楚 50g 幹投

酵母 US05

初始糖度 15P

重點糖度 3P

酒精度 6%

發酵溫度 15--18℃

作者介紹:

盧軍(三杯不倒),BJCP裁判

河北家釀啤酒協會會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