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房價高漲造成資源配置扭曲?5月房地產業價格舉報量環比增34.2%

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編輯 陳星

在全國商品房銷售增速放緩之際, 房地產行業的價格違規現象卻有“抬頭”之勢。

6月16日, 國家發改委發佈的12358價格監管平臺5月分析報告顯示, 5月地產行業價格舉報、投訴、諮詢2602件, 相比上月增長34.2%, 單月增幅位居各行業之首。

在房地產行業價格違規的背後, 房地產發展現狀對宏觀經濟也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6月17日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提及, 2016年四季度起, 名義GDP出現快速反彈, 累計同比增速達到8%, 2017年一季度, 更是上升到11.8%。

該報告認為, 從歷史上看, 經濟上行區間都是價格水準首先上升,

然後帶動實際GDP上升, 這主要是因為名義價格的上升增加了企業的現金流, 資產負債表進一步穩固, 促進投資和消費, 提升了總需求。

但是, 實際GDP增速並未達到名義GDP的增速, 2016年後三個季度維持在6.7%, 2017年一季度小幅反彈至6.9%。

上述報告認為, 2017年名義價格上升沒有帶來實際GDP的復蘇, 這意味著傳統的宏觀傳導途徑受阻, 名義變數與實際變數的差距反而預示著經濟存在短期見頂的可能性。 報告認為, 當前中國經濟最主要的問題是短期國內宏觀經濟傳導不暢和長期生產率下滑。

對於宏觀經濟傳導不暢的原因, 報告認為既有高杠杆率因素, 也有資金“脫實入虛”、房價高漲造成資源配置扭曲的因素。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實體經濟收益率下滑的背景下,

大量投機性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 助長了房價攀升。 ”

報告認為, 隨著房價持續快速上漲, 房地產貸款迅速增加, 形成資源錯配;一方面, 信貸向房地產傾斜加劇資金脫離實體經濟的程度, 另一方面居民債務快速增加也對消費進一步形成制約。

當前, 部分熱點城市商品房限購政策多次收緊, 調控力度加大。 但在劉元春看來, 以限購限貸為主的調控政策, 在控制房價上難逃“治亂迴圈”, 限購限貸政策短期內可使房價下降, 但是長期作用有限。

“從根本上解決中國房地產調控中存在的問題, 要在土地和財稅等基礎性問題上破題, 短期內要協調土地供應增長速度和城市人口增長的關係,

維持房地產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還要規範房地產市場融資, 合理引導房地產杠杆率, 限制購房杠杆率應作為防範資產泡沫和信貸風險的基本工具, 而不是作為調控房價的基本工具。 ”劉元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