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摔跤”熱到“找尋”熱:螢屏父愛話題呼喚“爸爸回歸”

新華社上海6月18日電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近日在中國的票房突破12億元, 網上討論“摔跤爸爸”的熱潮此起彼伏。 有趣的是, 與“摔跤爸爸”前後銜接上映的迪士尼影片《加勒比海盜5》《銀河護衛隊2》也或多或少觸及了“找尋爸爸”的情節。 這些圍繞父愛展開的銀幕作品, 儘管沒有國產片, 但卻意外引發了國內觀眾對父愛話題的新思考, 對“爸爸回歸”的心靈呼喚。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 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著名作家朱自清當年對父親的記憶, 曾是人們表達對父親依戀心理的一個縮影。 但畢竟時過境遷,

朱自清時代的情感, 在今天的中國又有幾多變遷。

一些影評人提出, 《摔跤吧!爸爸》影片中的印度父親形象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父親形象有很多相似之處。 那種威嚴的訓導方式, 讓中國觀眾很容易產生共鳴。

“外國文獻對於中國父親的認知, 大多仍停留在受強烈儒學傳統文化浸染的嚴父形象。 ”上海紐約大學教師李萱表示, 20世紀以來, 隨著男性主導的經濟基礎和傳統文化模式被打破, 中國社會日趨豐富的價值觀念正在重塑“父親角色”。

專家認為, 改革開放後, 新環境下男女社會地位更趨接近, 家庭內部的代際關係也從“以家長為中心”轉向“以孩子為中心”。 父親在家庭內部的權威性有所“褪色”。

李萱在調查研究中發現,

中國父親與子女的相處模式中, 肢體上的親密互動明顯增多。 “不過, 中國爸爸們仍會習慣性地顧及男性社會權威、家庭模範形象, 再加上中國傳統以來間接表達習慣等多方面因素, 父親對於孩子情感傳遞仍不足。 ”

有關“父愛”的另一項延伸討論是圍繞電視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展開的。 一些男演員在“真人秀”節目中展現了自己與子女的溫情關係, 相比女演員在家庭和社會上的母親形象, 父親們更能引發觀眾點贊。

“爸爸, 你說你愛我!”“我愛啊。 ”“大點聲, 讓全世界都聽見!”這類節目中兒子對父親任性直率的要求, 也真實地反映出當前國內家庭教育中的“父愛缺位”。

兒童教育專家認為, 父親儘早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是非常必要的。

早期參與育兒有助於父親角色在家庭關係中的長期良好發展。 這意味著面對新生命, 父親的承受度和角色轉換往往比母親滯後。

近年來一些針對“父愛”的網上調查還發現, 一方面中國家庭中, 由母親照顧孩子的比例, 仍遠遠高於父親。 還有網友直接諷喻:“孩子他爸”才是“最沒用的母嬰產品”。

專家解讀, 一方面現代社會男性職場壓力與日俱增, 客觀上他們與其他家庭成員、包括孩子們的直接溝通時間仍在逐步減少, 爸爸變成了一個早出晚歸, 只會看手機、玩電腦的“空擺設”;另一方面, 受到整個社會思潮和環境影響, 傳統男性更趨陽剛的一面, 也正在走向中性, 甚至陰柔, 少了“摔跤爸爸”的那種滿滿威嚴。 目前這兩種趨勢性的現象都還無法直接促使“父親角色”為家庭育兒提供更大更有效的幫助,

值得引起深思。

電影院裡的“摔跤爸爸”熱和“找尋爸爸”熱, 也從一個側面帶熱了社會話題, 呼喚日常生活中父愛的回歸, 也呼喚出現更多與父愛相映襯的“爸爸類”文藝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